| 第三站是過橋之後的永和.這個故事嚴格講,和善良沒什麼關係,不過我覺得其實驗與開創精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當然,故事中的植物針灸是否有效,我也不能確認.把這個故事拿出來當善狼散步的提材,無非是讓大家知道,就在我們身邊,有這許多的人正為其理想走出其自己的路.
這就是永和市國中路的蕭貴文先生的故事.
--
文章引自:佛教城市 2003年11月14日
--
針灸讓果樹提前開花結果試驗成功獲專利
2003年11月14日
【台灣報導】穴道針灸不僅可用於為人體舒經活血,也可用來為果樹調節產期,讓果農收益提高,全體受益。國內有中醫師利用針灸原理,找到調節果樹開花結果時序的「穴位」,再搭配用藥下,成功地讓果實提早十天至一個半月成熟。這種植物生長促進與開花時序調整法,已在武陵農場等不同海拔高度的農場試驗成功,因而獲得專利肯定;未來,這項技術將可大幅應用在水蜜桃等高經濟價值水果,且消費者也將可提前享受到當令水果。
目前調節果樹產期的技術如強制落葉、打破休眠機制等,多依賴殺蟲劑等化學藥劑等手段,來傷害果樹、打亂生理期,以達到目的;新的植物生長促進法,則以純天然動植物提煉的藥劑,注入樹木「穴位」,讓樹體強健,從而縮短或提前產期 。
由中醫原理悟出可以據此促進植物生長的台北縣執業中醫蕭貴文強調,他在十五年前就認為,植物也應和人體一樣有穴位的想法,為了印証此一想法,多年來他尋尋覓覓,為的是找一果園進行此一中醫原理試驗,了解藥劑是否能在果樹穴位運行;七年前,他在武陵農場、桃園復興鄉拉拉山及台中石岡三個地區,分別展開實地試驗,檢驗中醫看診原理應用於木本植物的可行性。
蕭貴文與農場的技術人員不斷就此砌磋,在嘗試錯誤和再三調整用藥後,三年前,當初武陵農場提供蕭貴文實驗的三十幾棵水蜜桃樹,成功地搶在其他果樹前開花結果,並讓這些提早上市的武陵水蜜桃,成為當時市場上的搶手貨。
蕭貴文指出,植物生長促進法主要是在果樹的結果枝上,以針灸法或直接刻傷,再注入藥劑,以此達到促進果樹提前開花結果的目的。如果是為促進結果,就選擇施用在結果枝上,如果是為了促進生長,就施用在生長枝上;由於施打的藥劑係提煉的純天然藥劑,不會過度刺激果樹,便能有效減緩果樹衰老的速度。
蕭貴文的植物生產促進法已獲致專利。
-- 自由時報2004年3月28日
植物穴位針灸 蕭貴文第一人
記者何瑞玲╱專訪
植物也能針灸?有沒有搞錯?
沒錯,植物也能針灸,在蕭貴文的眼裡植物應該和人一樣,也有穴道;十五年前腦海閃過的好奇心,讓他在水蜜桃、蘋果等果樹實驗多年,終於成就理論,不僅幫助果樹提前一個半月開花,還能提高抗體減少病蟲害,去年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發明專利獲准,成了國內唯一能為植物針灸的植物中醫師。
蕭貴文說,一般培植水果大都採用農藥或荷爾蒙劑催生,或運用基因改造讓果實更加豐收,而不管採用那一種,都有引起致癌或影響健康的疑慮。
他運用中醫理論的看診原理,發明「木本植物之生長促進與開花時序之調整方法」,培植水果植物,利用從動植物提煉的藥引,透過針灸原理,任何時節都可以在果樹的樹幹找出穴位扎針,成功為果樹提前十天到一個半月開花,民國九十年二月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發明專利,去年五月公告獲准,擁有專利權到民國一百一十年。
在台北縣永和市國中路一○四巷開設脊椎矯正的蕭貴文,是一位脊椎、足體保健師,擁有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創設國際醫科交流大學醫科博士,也曾是中國遼寧中醫研究院客座教授及遼寧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擔任醫師,十五年前因腦海閃過的好奇心,讓他一頭栽入研究植物穴位針灸鑽研。
他說,那時已對中醫針灸頗有領悟,偶然機會下看到野薑花花辮因吸到不同顏料而跟著變色,認定植物也應該和人體一樣有穴位,也能透過針灸幫助成長。
帶著一身中醫論調,蕭貴文到武陵農場、台中石崗、桃園拉拉山找了當地農民一起實驗,人體的針灸是細針,而植物果樹用的針,是他從廢棄腳踏車上取材鋼圈的回收再利用,比人體的針還粗個三、四倍,經過反覆的實驗,不斷從挫折中折回原點再出發,七年前領悟出植物的穴位,開始在果樹上實驗。
帶著相機、勤做筆記,一頁一頁的相片及文字,記錄著蕭貴文反覆論證的過程,其間他數度想放棄,但不死心的執念直到四年前終於實驗成功,被他拿來實驗的農民都佩服他的毅力。
蕭貴文植物針灸幫助提前開花結果的論調,向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時,讓審查委員會也感到棘手,因為這是前無古人的技術,誰能認證、如何認證,智產局還透過台中、嘉義農改場的技術協助,才在審查兩年多後核准這項發明專利。
蕭貴文說,一棵果樹大概要扎上廿到卅根針,運用提煉自動植物的生長劑藥引協助,不僅能促進成長,還能提前開花、提前收成,更能促進果樹增強抗體,減少病蟲害,最適合運用在高附加價植的經濟果樹,協助農友收益、提升競爭力。
幫植物針灸,針的位置可以是主樹幹,也可能是分枝。蕭貴文說,針該扎那裡才有效,就是他研究多年獲得專利的訣竅所在,他也曾實驗過,在同一棵樹上不同樹枝扎針或不扎針,結果有扎針的樹枝提前開花結果,沒有扎針的果樹則和一般成長時節一樣,植物針灸的效果在同一棵樹上明顯可見。
現在蕭貴文的植物針灸,讓原本三月才會結苞的武陵農場水蜜桃,已是滿園花景,他並計畫回宜蘭故鄉成立示範農場,向全國農會舉辦說明會,發表這項專利,進而推廣到全世界。
他說,這項專利不僅適用在水蜜桃等高經濟價值果樹上,連花卉等植物也適合;他並不排斥技術轉移或合作,但愛台灣的理念讓他堅持要對方同意根留台灣,他才願意合作。
台灣加入WTO後,農業環境更加競爭,蕭貴文認為這項專利,有助農民提升競爭力;他說,果樹如果能提前一個半月開花,就能提前收成、上市,價格至少能提高三、四倍,能為台灣農業開創更具競爭力的環境。
一般植物營養的成分都是由根部吸收,經由微管束向植物的枝幹傳送,而木本植物的開花結果,也有一定的季節,因此產季都固定,而人工種植的植物,多採用農藥等化學藥劑控制外界異物侵入,或施以荷爾蒙劑促進生長,如此將使植物的免疫力相對降低,並使種植的土壤營養成分消耗過快,而減少土壤使用時間。
蕭貴文認為,增加木本植物生育與養分的方式,並維持土壤有效營養成分,至今仍然沒有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尤其台灣加入WTO後,農產品開放進口,對台灣本土農業影響鉅大,而他的研究是在不違反大自然原則下,運用從動植物提煉的藥引扎針,讓植物的生長營養成分轉化為生育營養成分,進而幫助提前開花,並改變植物體質,是「利益眾生」的作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