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資訊
作 者 資 料
作 者 網 站
我 要 收 藏
打 包 下 載
發 表 主 題
轉 寄 此 文
 >> 塔內植物園[ 善良 ]善狼散步-第一站[王貫英紀念圖書館]

善狼散步-第一站[王貫英紀念圖書館]

(這篇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8929 次) 時間:2004/03/24 09:41pm 來源:linx


在網路找資料,無意中看到王貫英,我不禁想起中學時偶爾會在街頭看到踩著拖車的這位老翁.王先生的故事除了捐書行善之外,就是那份理想主義的堅持.

我們且從王先生的故事出發,慢慢的散步,看在我們身邊的小故事.猜猜看第二站是哪裡?

●拾荒老人王貫英
●原篇名:激發每一分光與熱,留下生命的典範
○摘自《中時電子報•社論》1998.12.17
拾荒興學老人王貫英去世了。他未曾留下什麼,除了數萬冊的書,破
敗而寂寞的、不成其為家的家,以及可預見的、繁華的紀念活動。然
而,一切已與他無關。當時代的巨輪往前走,這些外在的形式也終將
消逝。王貫英的生命最後留下的只是一種典範,來告訴後人,即使再
卑微渺小,生命也可以這樣活著,在每一時每一刻,活出一種力量。
一如他自己說的:「激發自己的每一分光與熱」。

王貫英只是山東鄉下的孩子,在大時代的流離中,他服過役,坐過牢
,一九五○年來台後還曾被送入遊民收容所,自此開始其拾荒生涯。
藉由每天拾荒所得,他節食縮衣,開始購書贈送給中學,設立獎學金
,甚至將贈書的範圍擴及到大學、國外學校機構。一九八四年,台灣
處於解嚴前夕的風雨中,他更贈送十萬美金給美國孔子基金會興建孔
廟,直到一九九○年,因跌傷,始結束拾荒生涯,但彷彿完成命定的
使命一般,他的贈書行動與窩居在地下室的貫英圖書館仍在持續著,
直到走入最後的終站。

放在消費社會的現代台灣,滿街的書報與消費雜誌,人們將很難理解
王貫英對文字與書籍的敬重來自何處。然而,在貧窮而落後的中國,
由於民間受教育的可能性很低,識字往往是知識取得與生命轉變的唯
一機會,因此讀書變得無比珍貴。而書,即是知識的來源。王貫英秉
持這樣的理念,將書作為轉變社會,改造人心的力量。它因而帶有一
種古老的文化意義,是中國傳統對知識的敬重與愛惜。這是他觀念中
的特殊之處。

在他的贈書與藏書中,也充分體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念。包括了二
十五史、現代史、以及文化歷史著作,都是收藏的重點;而捐贈十萬
美金給美國孔子基金會,更是其文化理想的體現。我們實在很難想像
,自拾荒中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少量所得,要如何到達十萬美金之譜
?然而,王貫英卻用自己的實踐,證明滴水穿石的力量,並且基於文
化理想,毫不猶豫的捐贈出去。這樣的行為來自拾荒老人,又將愧煞
多少不知文化為何物的暴發戶啊!這正是他所樹立的生命典範。

然而,在現代消費社會的台灣,他的行為與文化理想,早已與時代節
拍不合,而愈發寂寞了。剛剛開館的幾年,還有許多人來借書,但隨
著時代愈加世俗化、消費化,那些理論與史學的專著、文化理想的哲
書,已少有人問津,圖書館就常常只見王貫英自己落寞的身影,他開
始喟歎年輕一代讀書風氣的變化,更傷感於世道人心的變遷。他只能
將藏書更大量的贈與出去,以求有更多接近讀者的機會。這種堅定的
理想實踐,雖與世俗消費有一定的距離,但世間理想,本無必然成為
流行,它常常是理想主義者為貫徹生命所做的最後堅持。

王貫英的寂寞與信念,何嘗不是印證著生命本身的價值,應當超乎世
俗之上,而成就為理想主義者的典範!

事實上,王貫英的去世之所以令人有一種難言的懷念,即在於他所代
表的理想主義性格正在台灣消逝。經濟發達後的台灣,圖書本身已形
成消費的商品,它與以往追求知識與經典,尋找生命價值歸宿的目的
,已大相逕庭。大量的資訊被印刷而出,為消費而存在的圖書更成為
出版的主流。然而,大量複製的資訊、偽知識也相對成為現代社會的
另一種特性。當「書」不再是知識與價值的體現,而是消費行為時,
王貫英的堅持彷彿是一種提醒,他重新告訴我們,書仍應回歸為知識
的追尋、文化理想的實踐。

更值得我們懷念的毋寧是他的人格。以大陸山東鄉下成長的孩子,卻
在台灣社會付出一生;以一介拾荒者,卻成就數十萬冊書的捐贈,以
一個平民百姓,卻成就文化的堅持,終其一生,未改其志。在政治上
充滿各種爭權奪利的口水、經濟上充斥著五鬼搬運的金融弊案的此刻
,我們再看看王貫英,更加能體會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生命典範。它
彷彿在訴說著,即使是平凡的、卑微的生命,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只
要有夢,有實踐,它就是一種美,它就是一種典範。

是的,王貫英沒有留下什麼,除了書和生命的典範,但這樣就已足夠
。 



打包下載〕   〔引用此文〕   〔發表評論〕   〔轉寄此文〕   〔關閉視窗
此文章相關評論:
此文章有18個相關評論如下:(點這兒論壇方式查看)

五技鼠 發表於: 2004/03/25 11:08am
貓兄真是一個奇怪的兄  <IMG alt="" hspace=8 src="http://www.mykith.net/image/em/comp_1.gif" align=baseline border=0>
 頂部
linx 發表於: 2004/03/25 04:03pm
散步是從植物園出發,旁邊的廈門街中華路二段就是王先生住處,而[王貫英紀念圖書館]就是原來的古亭分館,在汀州路二段.

我只是就我所搜尋的拿來拋磚引玉而已.也歡迎大家把值得散步的故事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頂部
linx 發表於: 2004/03/25 04:35pm
王貫英老先生晚年住在[愛愛院],在這所位在大理街的安養院,我們可以發現台灣的人道主義者,施乾和其日籍夫人清水照子的感人故事.清水照子在民國90年底去逝了.其事跡與人道精神,讓我深深感動.

引台灣教會公報社的文章:
-------
第9版 愛的故事

愛愛傳奇

在慈濟出現之前,台灣早已有令全世界動容的偉大良心事業。

◎吳理真

 社會救濟事業,多半是由宗教團體發起。廿世紀最偉大的仁愛典範之一的德蕾莎修女,以及慈濟的創始人證嚴法師,都是某宗教的修行人,她們實踐大愛的動力,多來自於信仰的體會。但是距今七十七年前,台灣就有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在沒有任何宗教背景的支持下,憑個人的力量建立了「愛愛寮」,收容流落街頭的乞丐,教導他們生活技能。淡水人施乾,一位理想主義者,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奇特的存在。而他的日籍妻子在他身故後承其遺志,繼續經營愛愛寮(後來改為收容孤苦無依老人的愛愛院),多年來已成為傳頌台灣、日本的「愛的傳奇」。

偉大的社會良心─施乾

 施乾,一八九九年出生於淡水,家族薄有資產。他以相當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台北工業學校,進入台灣總督府商工課任職。在日本統治台灣初期,以台灣人的身分進入總督府任職,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他原本可以當個衣食無慮的公務員,結交權貴擺派頭的紳士。但是他卻選擇了一條非常不一樣的道路。

 在一次奉派調查艋舺地區貧戶之時,施乾發現當地乞丐甚多,甚至好幾代都靠乞食維生,情況相當悲慘。古道熱腸的他決心要從根本來改善這些人的生活,著手開始把乞丐找來教導讀書識字、學習生活技能。一九二三年,施乾辭去人人羨慕、待遇優渥的公職,變賣家產,在今天的大理街搭建房舍,設立了「愛愛寮」。

 據說當時施乾時常拖著拖車,到處尋找乞丐、鴉片癮者、精神病患和痲瘋病患等被社會遺棄的人,帶到「愛愛寮」來收容。愛愛寮像個大家庭,施乾及妻兒都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也像個學校,幫助乞丐重建生活。他對這些人很關心,也很嚴厲,急切地希望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讓他們成為社會有用的人。他的女兒回憶起爸爸時,常以「雷公性」來形容他的脾氣,熱情而急躁的性情可見一斑。

 親身與乞丐一起生活,關心他們,也觀察他們。施乾寫成《乞食的社會生活》、《乞食撲滅論》等書,大聲疾呼請社會大眾關心注意,一起來讓社會不再有乞丐存在。他認為產生乞丐的原因,一方面是社會經濟競爭造成有人被犧牲,一方面是個人不願向上或沒有機會向上。於是他教導乞丐生活技能、學習識字,並收容被社會遺棄、沒有辦法照顧自己的可憐人,並呼籲政府也要出來做。

 施乾的事蹟在當時相當轟動,總督府多次表揚,連日本天皇都在一九二九年「御下賜金」。但是這些支持,並不足以讓愛愛寮無後顧之憂。

 「愛愛寮」的經費,最早是靠施家的家產(施乾勸說他父親賣掉一棟洋房讓他辦愛愛院),以及一些支持者的認捐,加上院民種菜、養豬及做手工的收入,勉強維持。有時也有官方的補貼或其他公益團體的撥款相助。直到現在,愛愛院都沒有一筆基金、或是固定的產業收入。維持這個人道主義的理想事業,其實相當艱苦。

日本小姐成了台灣乞丐母

 一九三四年,喪偶的施乾在京都再婚,對象是當地富商清水家的長女、廿四歲的清水照子。兩人的婚姻,使這位高等女學校畢業的日本名門閨秀,成了「台灣乞丐母」。

 照子女士婚後來到陌生的台灣,身心所受的衝擊都相當大,何況又要面對奇特的乞丐寮生活。她努力適應,關心這些被社會所棄的人,不畏其身上的怪味與爛瘡,為他們洗澡、清潔,餵他們吃飯,很快贏得院民的信任與感激。

 一九三七年台灣進入「戰時體制」後,物質匱乏,愛愛寮這樣的慈善事業更加困難維持,施乾先生必須時常出外募款、籌錢,或協助公家的事情,照子女士就得負起照顧全院的責任。

 就在戰爭結束前的一九四四年,積勞成疾的施乾去世了,年僅四十五歲,留下六名子女,照子女士必須辛苦地維持一家人與愛愛院百多位院民的生活。

 戰後接收台灣的國民政府,對愛愛寮沒有興趣,任其自生自滅。照子女士考慮回日本,然而不忍心看一百多個院民重新成為乞丐,最後終於決心歸化為台灣人,繼續施乾的志業。

 如今,照子女士高齡九十,身體健康,仍關心愛愛院的事務。她的事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報導,日本、台灣多年來也有不少要褒獎她的計劃,但是她對所有的褒獎向來都婉謝。對講究公關行銷的現代慈善事業而言,受獎對提高知名度、爭取支持是很有幫助的,尤其對愛愛院這樣缺乏龐大財力的機構。但是照子女士基於日本女性的謙卑,及基督徒「左手所做的事不讓右手知道」的精神,始終堅持著不接受表揚。這樣的態度,如同施乾當年創辦愛愛寮類似,都是濁世清流、非常難得的行徑。

你的杖你的杆安慰我

 照子女士在戰後困頓的局面中,找到支撐她的一股重要力量:她認識了耶穌基督。

 信主以後,她熱心參加聚會,並向院民傳福音。每天在愛愛院裡,也有小型的聚會。在愛愛院,常可聽到她以不甚標準的北京話慢慢地說:「耶穌愛你!神祝福你!」

 國民政府把愛愛寮改名為愛愛院,並安排愛愛院收容孤苦無依的老人,這些老人多是戰後隨中國政府來台灣的平民,沒有家人,也沒有榮民身分的福利,許多是纏綿病榻、身心障礙者,而且因長期處於社會邊緣,有些對人充滿敵意。幫助乞丐起碼可以從有些努力改進自己條件者身上獲得成就感,但是照顧這些「南腔北調人」,往往付出關心之後,不但得不到感激,還會被抱怨指責一番,照子女士及其家人這些年來的付出,其中的辛苦實在不是外人所能了解的!

 照子女士因為有了虔誠的信仰,更懂得「愛」的意義,順服上帝的旨意,日日實踐「愛」而活得精神奕奕。她深知安穩在主懷中的滋味,將一切交託給上帝,始終保持單純善良的天性,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曾失落信心。而基督教的教導,也讓她更加謙卑、克己。

 施乾雖然不是基督徒,但是從他的行徑看得出日本的基督教思想家賀川豐彥的影子。照子女士成為基督徒,宗教信仰成為支撐她繼續愛愛院工作的力量。而他們的四女兒施香,則成了一位牧師娘。「愛愛」傳奇,有上帝奇妙的作為。

讓愛愛的精神繼續傳承

 國民政府來台灣之後,愛愛寮的名稱幾經變動,現在改稱為「台北市私立愛愛院」,多年來由施照子女士擔任院長,最近已正式成立財團法人。

 隨著社會變遷,愛愛院收容的對象從乞丐變成孤苦無依的老人,其中大半是戰後來台、沒有榮民身分的外省人。除了部分政府補助款之外,愛愛院仍然要靠外界的捐款才能維持。

 目前愛愛院的業務包括:安老所、養護所,還有自費安養中心。收容人數約兩百人。

 愛愛寮的設立比慈濟要早半個世紀以上,其用心之偉大並不下於慈濟。但是愛愛寮從施乾的時代開始,就沒有想過要做「媒體公關」,或是自我宣傳。最早愛愛寮的事蹟廣為人知,據說是因為日本名作家菊池寬在艋舺看不到乞丐、大為困惑,一打聽才知道施乾的愛愛寮,於是回日本寫文章宣傳此事,才引起日本天皇的注意。但是即使如此,之後愛愛寮還是不懂得做宣傳。因為缺乏強有力的經濟支持,多年來,愛愛院在經營上時常面臨困境。

 為了讓施乾的人道主義在新世紀的台灣繼續發揚光大,為了讓愛愛寮的傳奇不致成為絕響,盼望您出一點力,一起來續成。

 頂部
五技鼠 發表於: 2004/03/25 06:03pm
真是感人的故事.

耕心周刊 還有許多的精選文章也錯耶!
http://www.pctpress.com.tw/ks_file/ks_nice.htm
 頂部
五技鼠 發表於: 2004/03/26 06:13am
貓叔啊!

現在連社服團體都很重視行銷耶!  
http://tbg.org.tw/%7E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44&topic=132&show=0

如果時空交錯,當 施乾遇上 小銘兄不知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  
 頂部
linx 發表於: 2004/03/26 08:46am

下面引用由五技鼠2004/03/25 06:03pm 發表的內容:
真是感人的故事.
耕心周刊 還有許多的精選文章也錯耶!
http://www.pctpress.com.tw/ks_file/ks_nice.htm


感謝鼠兄的提供,耕心週刊的文章的確很棒,我最喜歡[你的努力有落空嗎?]
http://www.pctpress.com.tw/ks_file/ks_nice_165.htm
這篇,另外,半邊井這篇也許可以當下次散步的目標:-)

散步去了:-)
 頂部
五技鼠 發表於: 2004/03/26 06:43pm
沙米思  
http://www.pctpress.com.tw/ks_file/ks_nice_213.htm
 頂部
linx 發表於: 2004/03/28 05:20pm
第三站是過橋之後的永和.這個故事嚴格講,和善良沒什麼關係,不過我覺得其實驗與開創精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當然,故事中的植物針灸是否有效,我也不能確認.把這個故事拿出來當善狼散步的提材,無非是讓大家知道,就在我們身邊,有這許多的人正為其理想走出其自己的路.

這就是永和市國中路的蕭貴文先生的故事.

--

文章引自:佛教城市 2003年11月14日

--

針灸讓果樹提前開花結果試驗成功獲專利

2003年11月14日  
【台灣報導】穴道針灸不僅可用於為人體舒經活血,也可用來為果樹調節產期,讓果農收益提高,全體受益。國內有中醫師利用針灸原理,找到調節果樹開花結果時序的「穴位」,再搭配用藥下,成功地讓果實提早十天至一個半月成熟。這種植物生長促進與開花時序調整法,已在武陵農場等不同海拔高度的農場試驗成功,因而獲得專利肯定;未來,這項技術將可大幅應用在水蜜桃等高經濟價值水果,且消費者也將可提前享受到當令水果。

目前調節果樹產期的技術如強制落葉、打破休眠機制等,多依賴殺蟲劑等化學藥劑等手段,來傷害果樹、打亂生理期,以達到目的;新的植物生長促進法,則以純天然動植物提煉的藥劑,注入樹木「穴位」,讓樹體強健,從而縮短或提前產期 。

由中醫原理悟出可以據此促進植物生長的台北縣執業中醫蕭貴文強調,他在十五年前就認為,植物也應和人體一樣有穴位的想法,為了印証此一想法,多年來他尋尋覓覓,為的是找一果園進行此一中醫原理試驗,了解藥劑是否能在果樹穴位運行;七年前,他在武陵農場、桃園復興鄉拉拉山及台中石岡三個地區,分別展開實地試驗,檢驗中醫看診原理應用於木本植物的可行性。

蕭貴文與農場的技術人員不斷就此砌磋,在嘗試錯誤和再三調整用藥後,三年前,當初武陵農場提供蕭貴文實驗的三十幾棵水蜜桃樹,成功地搶在其他果樹前開花結果,並讓這些提早上市的武陵水蜜桃,成為當時市場上的搶手貨。

蕭貴文指出,植物生長促進法主要是在果樹的結果枝上,以針灸法或直接刻傷,再注入藥劑,以此達到促進果樹提前開花結果的目的。如果是為促進結果,就選擇施用在結果枝上,如果是為了促進生長,就施用在生長枝上;由於施打的藥劑係提煉的純天然藥劑,不會過度刺激果樹,便能有效減緩果樹衰老的速度。

蕭貴文的植物生產促進法已獲致專利。

--
自由時報2004年3月28日

植物穴位針灸 蕭貴文第一人

 記者何瑞玲╱專訪

 植物也能針灸?有沒有搞錯?

 沒錯,植物也能針灸,在蕭貴文的眼裡植物應該和人一樣,也有穴道;十五年前腦海閃過的好奇心,讓他在水蜜桃、蘋果等果樹實驗多年,終於成就理論,不僅幫助果樹提前一個半月開花,還能提高抗體減少病蟲害,去年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發明專利獲准,成了國內唯一能為植物針灸的植物中醫師。

 蕭貴文說,一般培植水果大都採用農藥或荷爾蒙劑催生,或運用基因改造讓果實更加豐收,而不管採用那一種,都有引起致癌或影響健康的疑慮。

 他運用中醫理論的看診原理,發明「木本植物之生長促進與開花時序之調整方法」,培植水果植物,利用從動植物提煉的藥引,透過針灸原理,任何時節都可以在果樹的樹幹找出穴位扎針,成功為果樹提前十天到一個半月開花,民國九十年二月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發明專利,去年五月公告獲准,擁有專利權到民國一百一十年。

 在台北縣永和市國中路一○四巷開設脊椎矯正的蕭貴文,是一位脊椎、足體保健師,擁有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創設國際醫科交流大學醫科博士,也曾是中國遼寧中醫研究院客座教授及遼寧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擔任醫師,十五年前因腦海閃過的好奇心,讓他一頭栽入研究植物穴位針灸鑽研。

 他說,那時已對中醫針灸頗有領悟,偶然機會下看到野薑花花辮因吸到不同顏料而跟著變色,認定植物也應該和人體一樣有穴位,也能透過針灸幫助成長。

 帶著一身中醫論調,蕭貴文到武陵農場、台中石崗、桃園拉拉山找了當地農民一起實驗,人體的針灸是細針,而植物果樹用的針,是他從廢棄腳踏車上取材鋼圈的回收再利用,比人體的針還粗個三、四倍,經過反覆的實驗,不斷從挫折中折回原點再出發,七年前領悟出植物的穴位,開始在果樹上實驗。

 帶著相機、勤做筆記,一頁一頁的相片及文字,記錄著蕭貴文反覆論證的過程,其間他數度想放棄,但不死心的執念直到四年前終於實驗成功,被他拿來實驗的農民都佩服他的毅力。

 蕭貴文植物針灸幫助提前開花結果的論調,向智慧財產局申請專利時,讓審查委員會也感到棘手,因為這是前無古人的技術,誰能認證、如何認證,智產局還透過台中、嘉義農改場的技術協助,才在審查兩年多後核准這項發明專利。

 蕭貴文說,一棵果樹大概要扎上廿到卅根針,運用提煉自動植物的生長劑藥引協助,不僅能促進成長,還能提前開花、提前收成,更能促進果樹增強抗體,減少病蟲害,最適合運用在高附加價植的經濟果樹,協助農友收益、提升競爭力。

 幫植物針灸,針的位置可以是主樹幹,也可能是分枝。蕭貴文說,針該扎那裡才有效,就是他研究多年獲得專利的訣竅所在,他也曾實驗過,在同一棵樹上不同樹枝扎針或不扎針,結果有扎針的樹枝提前開花結果,沒有扎針的果樹則和一般成長時節一樣,植物針灸的效果在同一棵樹上明顯可見。

 現在蕭貴文的植物針灸,讓原本三月才會結苞的武陵農場水蜜桃,已是滿園花景,他並計畫回宜蘭故鄉成立示範農場,向全國農會舉辦說明會,發表這項專利,進而推廣到全世界。

 他說,這項專利不僅適用在水蜜桃等高經濟價值果樹上,連花卉等植物也適合;他並不排斥技術轉移或合作,但愛台灣的理念讓他堅持要對方同意根留台灣,他才願意合作。

 台灣加入WTO後,農業環境更加競爭,蕭貴文認為這項專利,有助農民提升競爭力;他說,果樹如果能提前一個半月開花,就能提前收成、上市,價格至少能提高三、四倍,能為台灣農業開創更具競爭力的環境。

 一般植物營養的成分都是由根部吸收,經由微管束向植物的枝幹傳送,而木本植物的開花結果,也有一定的季節,因此產季都固定,而人工種植的植物,多採用農藥等化學藥劑控制外界異物侵入,或施以荷爾蒙劑促進生長,如此將使植物的免疫力相對降低,並使種植的土壤營養成分消耗過快,而減少土壤使用時間。

 蕭貴文認為,增加木本植物生育與養分的方式,並維持土壤有效營養成分,至今仍然沒有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尤其台灣加入WTO後,農產品開放進口,對台灣本土農業影響鉅大,而他的研究是在不違反大自然原則下,運用從動植物提煉的藥引扎針,讓植物的生長營養成分轉化為生育營養成分,進而幫助提前開花,並改變植物體質,是「利益眾生」的作法。


 頂部
五技鼠 發表於: 2004/03/29 01:18am
了解  了解  

地一站 廈門街中華路二段王貫英紀念圖書館
第二站 大理街的愛愛安養院
第三站 永和市國中路的蕭貴文先生

那我們繼續散步吧!  
 頂部
linx 發表於: 2004/03/30 12:43pm
第四站是青田街的爬樹專家,蘇俊郎先生.我發現這也是很偶而的,一個報社攝影記者竟然會去美國學爬樹,並且意外的為台灣研究森林的領域開出一個新天地.

--

摘自荒野遊俠電子報2003/10/01

【爬樹人蘇俊郎】

.中國時報攝影組主任 退休
.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爬樹認證的專家
.荒野台北第12期解說員
 .思源花新組

荒野遊俠-蘇俊郎



【樹大是美--爬樹人蘇俊郎】   荒野記者.杜鵑採訪報導  9.25.2003

前些日子媒體報導,有一個男人花了百萬為了到美國取得爬樹執照,學爬樹要花錢而且有證照?

我非常好奇到底是怎麼樣的怪人會做這樣的事,是如何特殊的爬樹方式要花百萬,剛好蘇俊郎大哥與出版社約在荒野保護協會採訪,一定要去瞧個端詳。

"我是個很自覺的人"蘇大哥一開口就充滿禪意,我也準備好即將開始聽的精彩故事,蘇俊郎嘉義朴子人,自幼舉家搬到台北來,第一份工作在中國時報當攝影記者,那時他告訴自己要做就要做最好的,總有一天要當上中國時報攝影組最高的職位攝影組主任,他每天花3小時練英文,持續22年,每個部門堅持最多只待3年就要換部門,深怕一個職位待久了人會怠惰不求進步,35歲時要求自己保持體能,每天游1200公尺加上跑步6公里,持之以恆到現在,在攝影記者的位置讓他看盡人生百態,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他一直計畫在50歲以前他貢獻給公司,50歲以後要過自己要的生活,當然認真做事讓他也達到當初設定的職位,50歲那一年中國時報剛好有一個優退的計畫,早上進公司一看到這個優退計畫,他二話不說馬上申請,開始思索自己50歲後的生命要如何過。

"生命是很可貴的"看這外表結實眼睛深遂笑容燦爛,年紀看來只有30多歲實際上已經50歲的男子很堅定的說著。更能了解他是珍惜生命,甚至超越歲月的刻劃的,他到英國與捷克去尋找50歲後的人生,在英國南部的城鎮自由的流浪,偶然經過一家書店不經意的翻到一本書,一張照片吸引住他的眼光,一棵高大的樹屹立在兩山之間,樹上有一個爬樹的人,那幅景緻震懾住他,"就是這個,我找到了"如穫至寶的他一回國就上網找這tree climber經過5個月的E-mail往返,這爬樹老師被蘇俊郎的誠意打動,他趕緊飛到美國開始他的爬樹之旅。

"人的恐懼來自無知"蘇大哥回想第一次爬樹時的情形,當掛在20公尺的樹上進退兩難時,人類對高度的恐懼感開始對他襲來,這一摔下去可能已是百年身,但從小好強的他咬著牙撐著酸痛的肌肉,跟著老師登上樹端,那一刻的喜悅無以用言語形容,緊抱著樹身感覺樹的氣息,好像回到家回到童年的感覺,心裡告訴自己"我回家了!"他也記不得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樹的,只是每當晨跑經過大安森林公園時總會想抱抱樹,

那種親切舒暢的感覺很難解釋。跟著爬樹老師學會各種爬樹的技巧工具的運用,危險的判斷與自我的保護,"爬樹是一種修行"蘇大哥很深刻的說著,他最喜歡在漆黑的夜晚攀爬,一切都看不見,你必須用你的觸覺,本能來判斷,這時你會發現自己以前都沒發現的覺知,在漆黑的樹上自己的聽覺嗅覺觸覺竟如此敏銳,好像長了"第三隻眼"比實際的視覺還要清楚周遭,風的感覺鳥鳴蟲叫,大地與自己剎那間融為一體。

"tree climbing 有什麼功用?"被社會訓練要功用效能的我這麼問道,蘇大哥笑著說爬樹有協助研究生物的功能,很多生物是生存在樹冠層,目前人們研究生物的採集與觀察僅只10公尺以下的生物,像一些參天大樹因太高沒辦法爬上去觀察與採樣,如林務局每年會雇用山青爬到樹上採集樹種,但因為技術不足不是出了意外,就是太高而作罷,不然更誇張的是直接砍樹採種子,剛回國時第一次教的學生是台大生物所研究生,還記得有一個學生爬到樹上竟發現以前只能在圖鑑上看到的螞蟻,感動的大哭。除了學術上的研究外,在美國也用來當做兒童自我判斷與肢體發展的訓練,甚至有一次爬樹老師帶著肢體殘障的人爬上樹上,他們興奮的神情是他永遠也忘不了的。他們從來也沒想到自己能用這個角度看世界,是那麼立體與真實,看到蘇大哥感性的描述著,我想爬樹給了肢障朋友一雙翅膀飛到他們從來不敢奢望的世界。穿越身體的障礙也解開心靈的束縛。

"在樹的身上學會寬容與耐心"蘇大哥說他上次爬一棵2000年以上的大樹,在攀爬的過程覺得自己與樹在對話,這這樹朋友從耶穌還沒出生前就在這裡了,風吹日晒雨淋,一年復一年她還是一樣用她溫柔的姿態佇立在這裡,慈悲的接納各種生命的成長老去,春--夏---秋---冬,用她厚實的胸膛接納天地的風雨,他說抱著這千年古木的感覺是敬畏的,抱這的是千年歷史的胸懷,人實在渺小世界上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50歲以後的蘇俊郎選擇過真真切切的自己,用他的生命擁抱地球,用力呼吸,告訴自己, 活著----真好!!

後記:蘇大哥提到觀察一棵樹健康茁壯與否,就看她樹梢末端的樹葉是否油亮,讓我們想到蘇大哥加入荒野這棵大樹也是最近的事,有他這麼熱忱的參與,象徵著荒野這大樹將會長的又高又壯,庇蔭這土地上的生命!!!




 頂部
mingwangx 發表於: 2004/04/04 11:44am
遊俠,真是爬樹人蘇俊郎的最佳稱號。
喜愛自然,好探險,願意開發新式生活,不計代價與報酬,持續學習與成長。具備這些特色,冠上遊俠稱號,真是名實相符。
 頂部
linx 發表於: 2004/04/04 10:10pm
第五站我們要搭車到市立療養院,看一為盲醫蘇建銘先生.蘇先生對逆境的承受與轉變,幾乎已成了許多"逆境商數"AQ的文章主角了.

---

文章取自健康雜誌53期

盲醫師蘇建銘的故事-發現黑暗之光
一位因意外失明的年輕醫師,如何找回自己可走的路,而能繼續熱情擁抱生命﹖

康健雜誌53期 作者/林芝安

「卡、卡、卡,」走廊一端傳來柺杖敲打地面的聲音,雖然鐵門還沒打開,聽聲音就知道,今天的主角來了。

一般人眼中的醫師通常神色匆忙,經常在診間被病人及家屬圍繞著想多問一些病情,好不威風。然而卻有位精神科醫師,病人必須事先與他預約看診,時間一到,他俐落地拿起柺杖,敲著地板,沿著走廊獨自進入診療室看診。

這位很特別的醫師,蘇建銘,是台灣唯一具有公務員資格的盲醫師,目前任職於台北市立療養院。

「蘇醫師好!蘇醫師好!」因為蘇建銘看不見,醫護人員及病友們見到他時,會很主動很大聲地喊他,這種打招呼的方式令人感覺特別熱情。

意外奪走雙眼
蘇建銘並不是先天視障。14年前,他26歲,從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也已經考取醫師執照和高考資格,正值意氣風發的生命階段。沒想到一場意外,奪走他的雙眼,導致全盲。

「我記得那是一條寬只有10公尺的路,一台小型堆高機停在路旁,夾著有6公尺高的鋼板,我剛好經過,就這麼準,鋼板突然掉下來,直接擊中我的眼睛,一瞬間,只覺得怎麼天色暗掉了,想張開眼睛看到底怎麼回事,卻張不開,」蘇建銘語氣平順地回憶,當時他不知道眼球已經破碎,摸著流出來的粘稠液體,他知道那是血,卻不覺得痛。

禍不單行,蘇建銘緊急開刀住院期間,還引發腦膜炎,中樞神經受到感染,腦壓很高,意識不清,情況危急。

「幸好那時控制得當,否則現在我的腦子不會這麼清楚,」中等身材,說起話來力道十足的蘇建銘笑著說。

經過眼科、整形外科總共八小時動刀,蘇建銘坦承當時自己只知道眼睛受傷很嚴重,卻沒想過從此看不到了。

開完刀醒過來他的第一個動作是,在眼睛前面揮手,如果有黑影感覺,表示還有希望,可是他沒看到黑影。旁邊的人趕忙安慰他,說紗布包這麼厚,當然看不見。

接下來好幾個月,蘇建銘接受各方醫療建議,試過各種另類療法,仍然無效。

「要接受這結果需要一些時間,」說話時經常略為仰頭,彷彿看著遠方的蘇建銘坦承,就像從戴眼罩改成墨鏡,意義很不一樣。戴眼罩表示仍在治療中,還有變化的可能,戴墨鏡象徵治療結束,「剛開始我不想戴墨鏡。」

注意到死亡這件事
蘇建銘只花了幾個月,就接受全盲這個事實,但「接受跟能夠因此繼續過日子不太一樣,」需要更長的時間調整心態。

這其中,有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當他結束住院治療準備回家休養,他父親的朋友來接他,在車上,正巧播放阿彌陀佛誦經音樂,他一聽到,心立刻沉了下來。

「以前我對這種音樂的認知是出殯、送葬繞棺木時放的,不知道阿彌陀佛有很深遠的意義與內涵,那一刻,我聯想到死亡,」蘇建銘語調平緩。

當時他仍然習慣以視覺思考,腦中浮起「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句話。他想,是不是以後都看不到了?將來死的時候,也沒辦法再起身看看天邊的雲彩。

在黑暗的世界裡,蘇建銘開始從人生的終點,死亡,來思索事情。

「我從來沒有想要自殺,我注意到死亡的存在,意思是,假設出現奇蹟,我的眼睛好了,可是總有一天我還是得死啊,如果用生命結束這個點來看待一些事情,那麼我到底要怎麼活,這一生才沒有白過?」

一場意外帶給蘇建銘兩種心情,比較負面的部份是,他必須從零開始,重新學習生活基本能力。但同時,意外卻像是漫長旅途中的涼亭,可稍微佇足喘氣。

「難得有這個機會,檢視自己的生活,」蘇建銘認為這場意外,讓他有機會回頭整理過去20幾年到底怎麼過的?也花很多時間探索,人生什麼最重要?未來又該如何走才值得?

有好幾年,蘇建銘沉浸在非常高理想化的哲學層次,他大量涉獵宗教、哲學書籍,甚至計劃與一些看得見的朋友,組一個團體,共同推展心靈提升的工作。對當時的他而言,如何重建生活能力不那麼急切,重要的是心靈提升。

這條路遠比蘇建銘想像得要困難,當旁人陸續告訴他行不通時,他才逐漸發現,原來真正的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學習怎麼過生活
蘇建銘從小書唸得好,又是長子,很受疼愛,生活上許多事都是家人打理妥當。等自己想到外面有番作為卻行不通時才發現,原來生活有很實際的層面。從前自己習慣依賴家人,很多事視為理所當然。

「失明或後天殘障者,會放大過去的優缺點,卻也是改變自己的良機,」蘇建銘不改精神科醫師本色,剖析自己,他開始有意識地檢視過去惡習。

譬如東西掉了,很自然手一伸,等著別人撿給他,以前如此,失明後更想當然爾,想打電話,也是等著別人遞話筒給他。「現在我更加警惕自己,意外給了我扭轉惡習的機會,」蘇建銘開朗笑著。

為了可以獨立生活,蘇建銘終於認清現實,願意去重建院學習如何走路、接受定向訓練(辨別東西南北方位)、如何打理生活起居。

好比他學做飯,聽到水啵啵啵的聲音,就知道水滾了,可以把菜丟下去煮。或者用電鍋,開關跳起來就表示可以吃了。

重新學習日常生活能力對他並不難,除了走路。尤其在台灣,無障礙空間設施很不理想,他剛開始練習走路時,經常走錯路、撞到頭或搞亂方向。

有一次他坐錯公車,下車時來到不熟悉的地方,還有一次搭公車時問乘客,結果別人講錯害他下錯站。

慣於理性分析的蘇建銘說,有兩種心情可以選擇,一個是很生氣,對方怎麼講錯了。可是當想起今天外出搭公車,目的是為了練習拿手杖走路,類似經驗以後還會發生,今天只是先碰到,經歷幾次以後就可以走得更好時,心情很自然振奮起來。

遇到挫折,蘇建銘會回頭找原初的目標,只要當下的挫折有助於通往目標方向,就一笑置之。他認為賦予挫折不同的意義,面對挫折的能力也會跟著提升。

「如果太依賴外界配合,一旦環境變化就不快樂,」蘇建銘以前習慣設定環境條件,譬如要有冷氣吹、眼睛要看得見才會快樂。一場意外讓他恍悟,唯有拿掉各種設定條件,才是真正的快樂,「我從絕望中找希望的能力也增加了。」

就像早期他一心想組團體推廣心靈提升工作,現在他知道,在每個挫敗中仍能有正向的情緒和行為,就是很好的心靈提升練習,單有觀念卻沒有自我經驗,「心靈提升就只是口號,宣傳品而已,」蘇建銘自我反省。

為自己鋪路
逐漸熟悉生活技能後,還有更現實的問題,工作。蘇建銘當時沒選擇一般視障者的路,當按摩師。

「我從沒想過可以回來當醫生,雖然家裡沒有給我經濟壓力,我對於學按摩也缺乏興趣,眼前真是視茫茫啊,」蘇建銘直截了當說。

其實他早具有醫師及高考資格,當年他出院回家後,就接到人事行政局通知分發,然而當醫院知道他的狀況,認為不太適合,就以「無故不報到」,試圖取消他的資格。

「這個理由不太好吧,」蘇建銘解釋,雖然十多年前台灣社會對於盲人接受度不高,公務員也有基本視力的限制。可是他已經通過考試,如果不分發,就是違法。

憑幾分道理,他決定訴願。

「我記得當時考試院長是一位偉人的後代,孔德成先生,我往上訴願幾次,後來他認為有道理,不能因此取消我的資格,同意分發,」蘇建銘回憶。

可是,同意分發不代表有醫院願意接受他,怎麼辦?

蘇建銘再度發揮從絕望中找希望的鬥志,他擬妥第二條路,走特殊教育。

他的爸媽弟妹都是師範畢業,從事教育工作,師長們也鼓勵他往特教發展,將來可從事盲人教育。蘇建銘買了一堆書打算自修,離隔年考試只剩下三、四個月,時間緊迫。

「現在回想,如果能拉大自己的格局訂目標,無形中會有助緣出現,」蘇建銘認為自己很幸運。

因為當他正苦於不知如何看書時,有一天在公車上聽到有人喊他,原來是鄰居。他很主動提及自己的計劃,這位鄰居恰好認識師大研究生,一拉線,幾個同學竟主動要幫他上課。蘇建銘錄了30多捲錄音帶,邊聽邊記在腦中,隔年一舉考上台灣師大與高雄師大特教研究所。

差不多同時,高雄一家醫院願意接受他,讓他在婦產科作醫療諮詢。

沒多久,台北市立療養院找他面談,「他有部份限制,我相信一定也有他的潛力,應該讓他發揮出來,」市療院長胡維恆說。

就這樣,蘇建銘來到以精神醫學為主的市療,一待就是五年多,他住在醫院宿舍,可說以院為家了。

永遠戴墨鏡的精神科醫師
成為一名真正的精神科醫師,蘇建銘也曾百轉千迴。當初連他的學長學妹都不認為他足以勝任,因為有三個問題有待克服。

如果精神患者要打人,來得及跑嗎?缺乏視覺,在治療診斷評估上會不會發生錯誤?即使這兩個問題可以解決,有病人願意讓他看嗎?

曾有位後天失明的美國精神科醫師Hartman David來台灣演講,提到有些人擔心精神科醫師眼睛看不到,會不會被病人打的疑慮。

「今天病人為什麼要打你,一定是他感覺受到威脅,所以防衛自己,他看到你是盲人,會有威脅感嗎?」蘇建銘牢牢記住這番話,他後來的經驗也印證如此。

他一開始在急性病房工作,之後待復健病房,都沒有碰過病人打人事件。反而病人主動過來攙扶他,「精神患者不認為我有能力加害他們,他們覺得我看不見,很可憐。」

第一個疑慮解決了,接著是如何突破診斷評估的限制。

他從最能被接受的諮商會談當起點,有另一位醫師與他搭配,負責開藥,慢慢從個別治療進而團體治療,成效不錯,又加入家族治療,累積相當的臨床經驗後,也看門診。現在他能開藥下處方,需要觀察病人表情的部份就問護士。

由於採取團隊治療模式,部份限制得以克服,「許多人給我很多幫助,像胡院長、楊連謙醫師和陳大申醫師,」蘇建銘以感激口吻說。

他從個別治療下手,與許多病人建立長期良好的信任關係,擔心沒人找他看病的第三個疑慮自然消除。

有些病人喜歡找他看診,因為他不會給人壓力,甚至像是看到希望。還有個病人說,別的醫師眼睛瞪著她,根本講不出話來,看到永遠戴墨鏡的蘇建銘專注聆聽,可以很放心說出內心的問題。

「蘇醫師很有耐性,即使超過會談時間他還是讓我滔滔不絕,靜靜地在旁邊傾聽,等我把情緒平緩下來,」一位病患描述。

他也經常利用假日,義務幫人做心理治療,如果對方堅持付費,「蘇醫師就建議我把錢捐給慈善機構,」病患陳小姐說。

失去視覺反而讓他的聽覺更敏銳。

採訪蘇建銘時,我只要一轉頭或站起來,他都知道。「我們以為沒有視覺就什麼也沒了,其實不是,只要專注聽對方聲音或語調,自然會知道,」當下,蘇建銘要我閉著眼睛體會,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

雖然蘇建銘看不見繽紛世界,他的生活卻很多元豐富。

除了醫療工作,他撥出部份心力投入後天失明團體的教育工作。他當志工,協助重症病患、臨終者及家屬的關懷服務。他參加宗教讚頌的合唱團,因為「唱歌不需要視力」。他雖然獨身,卻也關心學童教育。

以前他總是過分謹慎行事,這些年他體會到,人生很多事是不定的,如果都要有十足把握才去做,各方因緣條件說不定變了。

「生命非常寶貴,沒有太多事情是路等在那裡的,經常是走一步,路出現一點,再往前走一步,路又出現一點,」蘇建銘認為,在嘗試的過程中遇到挫折,就回頭找生命的大目標,目標愈堅定,對挫折會有更不同的看法,慢慢地,路自己會轉彎,柳暗花明。


 頂部
五技鼠 發表於: 2004/04/10 01:06am
這隻貓怎麼散步散到睡著了    
 頂部
anna3130 發表於: 2004/04/23 07:11pm
終於把這幾篇文章看完
謝謝你們的提供
 頂部
五技鼠 發表於: 2004/04/25 05:43am
謝謝 Anna,

人間處處有溫暖,只是我們平常沒有注意到罷了.
如果您發現好的文章,也歡迎您介紹給大家  
 頂部
五技鼠 發表於: 2004/06/13 10:28am
[這篇文章最後由五技鼠在 2004/06/13 10:30am 第 1 次編輯]

第六站 急診室

急診室這個地方,平常沒有人會想去,即使不情願的去了,也是來去匆匆,這樣子不好 <IMG alt="" hspace=8 src="http://www.mykith.net/image/em/icon_sad.gif" align=baseline border=0>
不過,急診室倒是一個體驗的好地方,散步到急診室,找一個角落,靜坐一下,應該不錯 <IMG alt="" hspace=8 src="http://www.mykith.net/image/em/icon_rolleyes.gif" align=baseline border=0>
 頂部
wonder 發表於: 2004/06/14 12:30pm

下面引用由五技鼠2004/06/13 10:28am 發表的內容:
第六站 急診室
急診室這個地方,平常沒有人會想去,即使不情願的去了,也是來去匆匆,這樣子不好 <IMG alt="" hspace=8 src="(www.mykith.net/image/em/icon_sad.gif)" align=baseline borde ...


而且
適合找對世事冷漠  對生命沒ㄌ熱情ㄉ人一起去
散步......真ㄉ事件好事   ㄏㄏ
 頂部
五技鼠 發表於: 2004/06/14 02:16pm

下面引用由wonder2004/06/14 12:30pm 發表的內容:
而且
適合找對世事冷漠  對生命沒ㄌ熱情ㄉ人一起去
散步......真ㄉ事件好事   ㄏㄏ


謝謝 Wonder 姊姊的建議  
我最近都找不到 linx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