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新聞與新知報導評論與轉譯
塔內植物園[ 生物與生命科學 ] [返回] → 瀏覽:公視 我們的島  第 257 集 ...  本文章為精華文章 標記論壇所有內容為已讀取 

 目前論壇總在線 96 人,本主題共有 1 人瀏覽。其中註冊會員 0 人,訪客 1 人。  [關閉詳細名單]
快註冊呀!訪客
發表一篇新主題 回覆文章 開啟一個新投票 ◆此文章被閱讀 4893 次◆  瀏覽上一篇主題  重新整理本主題  樹狀顯示文章 瀏覽下一篇主題
 * 文章主題: 公視 我們的島  第 257 集 新十大建設?   本文章有問題,傳送短訊息報告給版主  加到我的最愛&關注本文章  顯示可列印的版本  把本文章加到我的最愛   
荒桃小親 




資料: 此會員目前不在線上 Male 雙子座
威望: 0
魅力: 魅力: 2716
經驗: 經驗: 1720
來自: 桃園縣 Taiwan
發文: 147
精華: 0
在線: 90 時 07 分 43 秒
註冊: 2002/12/13
Message 查看 搜尋 通訊錄 複製 引用 回覆文章回覆 [樓 主]
 每週一晚間 10:00 ~ 11:00 首播, 週二中午12:00 ~ 13:00 重播 第 257 集 新十大建設? 記者:陳佳珣、張岱屏     一群環保媽媽們,來到立法院前抗議,控訴「五年五千億,新十大建設」中的「蘇花高速公路」與「四大人工湖」將毒害我們的母親─台灣。沉寂四年的環境運動開始甦醒,環保團體將展開一波又一波的抗議行動…. ■雲林大湖  
   雲林縣民進黨籍立委蘇治芬認為「雲林大湖是選舉的產物」,是陳總統在競選期間下鄉,由縣政府所提出來的計劃。雲林鳥會常務理事張子見則認為「雲林大湖是選舉綁樁的工具」,他更點名幕後的推手是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張子見表示,雲林大湖原本是規劃為中部科學園區的遊憩使用,因為欠缺經費而冷凍在縣政府,張景森幾趟雲林之行,便把它包裝成平地水庫的方式來列入新十大建設。總經費321億元的雲林大湖,如果是一張必須兌現的選舉支票,究竟誰是付費者?誰才是受益人呢?  
  雲林大湖對水利署來說是個意外的插曲。雲林縣的水利建設,除了已經完成的集集攔河堰,水利署正進行湖山水庫、麥寮人工湖與烏塗淨水廠的規劃,再加上雲林大湖,這些水利建設彼此存在著競合關係。就供水的角度,水利署認為麥寮人工湖比雲林大湖的效益還要高。如果是要補注地下水,環保團體指出雲林大湖所在地,是濁水溪沖積扇的扇央,以專業的角度,沖積扇扇頂的林內鄉烏塗地區才是補注地下水的首選。  
  四大人工湖中,『桃園大湖』、「雲林大湖」、「台南大湖」都還沒有做環境影響評估,就已經在新十大建設中,用五年五千億包裹表決的方式一次通過。新十大建設能為台灣未來許下美好藍圖?還是政府選舉宣傳的短線操作?。 ■高屏大湖  
   高屏大湖就是吉洋人工湖,它是美濃水庫的替代方案,高雄教師會李根政認為,吉洋人工湖是為了砂石利益,水利署長陳伸賢強調,水資源是主要考量,砂石只是附屬的資源。  
  李根政表示,這一帶地下水位高,高屏大湖湖深平均十二公尺,等於六百公頃的地下水挖出來曬太陽,也等於是使用地下水。他認為在枯水期時會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影響附近使用地下水的民眾。水利署表示,高屏大湖對地下水補注量大於抽取量,並不會影響地下水位。但是,在二到五年之後,人工湖就會因為泥沙阻塞孔隙,對地下水補注功能也逐年遞減,高屏大湖並沒有清淤的計劃,未來地下水補注情形為何?地表地下水聯合使用未來能維持每天34萬噸的供水量嗎?  
  丁澈士老師接受屏東縣政府與水利署的委託,在林邊溪的台糖土地,進行萬隆人工湖的規劃,每天可供水16萬噸、補注地下水24萬噸,總經費35億元,而且還有擴充的空間。高屏大湖總經費256億元,每天供給34萬噸的水。高屏大湖與萬隆人工湖兩者一比較,哪個效益高其實是一目瞭然。但是,這個經濟實惠的水資源開發案,基層水利人員卻沒有提供給高層作為決策的參考。  
   在立法院公聽會上,水利署長表示,有些計劃是上位決定,水利署要負責供水。如果水利單位都是配合經濟建設不斷找水,那麼台灣水資源如何談永續?  
■蘇花高速公路  
   1990年行政院核定「改善交通全盤計劃」,規劃未來需完成「環島高速公路網」,首先規劃的是「北宜高速公路」,北宜高預定在民國九十四年底通往蘇澳;接下來就是「蘇花高速公路」,未來從台北到花蓮,預估由目前的六小時縮短為兩小時,一時之間「北宜高」與「蘇花高」儼然成為促進東部發展的代名詞。  
  去年七月花蓮縣長補選,陳水扁總統開出支票,宣佈蘇花高將於年底動工,粗糙的決策過程引起地方的疑慮,在各方反彈聲浪下,行政院長游錫堃在去年十二月底宣佈緩建蘇花高。時隔四月,「蘇花高」卻被包裹在新十大建設中繼續推動。  
   不論執政者是藍是綠,從十多年前的「環島高速公路網」到現在的「第三波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等同於地方發展的神話,始終是難以動搖。最令學者與環保團體憂心的是,耗資九百多億,將徹底改變東部生態的高速公路建設,竟然沒有經過政策環境影響評估,甚至開發案本身也僅僅通過環境影響說明書,而沒有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實質審查的程序。  
   淡大運研所教授張勝雄指出,全島路網的政策形成僅僅是根基於「交通建設=地方發展」、「一日生活圈」的粗略想像上,而各運輸系統的規劃缺乏整體性,甚至出現排擠的現象。例如:新十大建設中同時規劃「蘇花高」與「北迴線雙軌電氣化」、「增購搖擺式車廂」,將縮短台北-花蓮的鐵路時程在兩小時內,屆時高速公路的效益將大為降低,但卻造成國家財政的負荷。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亦表示,包括「蘇花高」在內的新十大建設,沒有嚴謹的成本效益分析與政策環評,卻要以特別法的方式一次通過五年的預算,違反預算法與環評法,更嚴重違反國家永續發展的原則。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為可怕。蘇花高決策過程的粗糙搖擺,突顯了由上而下、政策大於專業的決策模式,從過去到現在,無論誰來執政始終沒有改變,在永續發展的基礎上,如今環保團體成為唯一的在野陣營。  








發表文章時間2004/06/07 10:00am IP: 已設定保密[本文共 4136 位元組]  

 此主題只有一頁

快速回覆主題: 公視 我們的島  第 257 集 新十大建設?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 會員名稱: 沒有註冊? 密碼: 忘記密碼?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顯示您的簽名檔?
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快速引用第 樓層的回覆
 頂端 加到"我的最愛" 主題管理總固頂 取消總固頂 區固頂 取消區固頂 固頂 取消固頂
加重 取消加重 精華 取消精華 提升 鎖定 解鎖 刪除 刪除回覆 移動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