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12 04:22pm
[這篇文章最後由YCM在 2008/03/09 02:38pm 第 13 次編輯]
以下文章為本人收集中外網站彙整而得,內容僅供參考(養成與否需視個人種植環境及方法而定),若有不是之處煩請各位指教,謝謝! 鹿角蕨的英文名字為Staghorn ferns,以其葉片形狀如麋鹿之角而得名,分類學上屬於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之鹿角蕨屬。platycerium (拉丁字義鹿角的) 屬植物,全屬共有18種,以其原生地可區分如下: 澳洲原生- Platycerium bifurcatum ; P. willinckii ; P. veitchii ; P. hillii 亞洲原生- P. superbum ; P. wandae ; P. grande ; P. holttumii ; P. wallichii ; P. ridleyii; P. coronarium ; 非洲原生- P. alcicorne ; P. stemmaria ; P. elephantotis ; P. ellisii ; P. madagascariens ; P. quadridichotomum ;美洲原生- P. andinum。鹿角蕨生長緩慢,肥料需求很少,在生長過程中,可在栽培介質上施用少許緩效性的肥料或有機肥,或在澆水時補充N—P—K均衡的液體肥料。根系環境的酸鹼值以pH 5.5—6.5最為理想。鹿角蕨的根系喜透氣良好,澆水過多及排水不良,易導致植株腐爛;進入冬季的生長停頓期尤應減少澆水。若介質或植株表面長青苔,即表示水分過多了。水分太多,通常是栽培鹿角蕨失敗的主要原因。另外,因水苔不易透水,澆水應注意要澆透,否則水僅從表面流失,而根系無法吸到生長所需的水分。 P. alcicorne 圓盾鹿角蕨、南美鹿角蕨 原產非洲東部、馬達加斯加、毛裡求斯。此品種產於非洲東部及馬達加斯加島,產於非洲者葉偏黃綠色,顯的臘質近乎無毛。馬達加斯加個體者,葉偏深綠色,較多分岔而展開,葉較多毛。營養葉近圓形,上方無齒裂,無上揚且包覆著植材,孢子葉上揚挺直相當漂亮,有如麋鹿的角。株高和株幅均為85cm,分裂的營養球葉狀至腎狀,長15cm~40cm,中綠或深綠色,孢子葉灰綠色,長60cm,直立,分裂2~3回。屬多芽型,容易增生不定芽,繁殖相當快速,可耐寒至5℃。 P. andinum 美洲鹿角蕨又叫安第斯鹿角蕨 原產秘魯、玻利維亞。孢子葉表面密全株披短毛,容易辨認。呈白色狀,葉長達3m,十分壯觀。 P.andinum 不喜歡充分的太陽、高濕度。屬多芽型,可增生不定芽用來繁殖,全株密生短毛,生殖葉可長達2公尺,孢子囊斑位於第二分叉處,呈暗褐色。 P. bifurcatum 二岐鹿角蕨、普通鹿角蕨 原產新幾內亞爪哇至澳大利亞東部。株高90cm,株幅80cm。營養葉圓形至心臟形或腎形,長12cm~45cm,中綠至深綠色,然後褐色,直立,上部邊緣全為波狀或淺裂。孢子葉灰綠色,長90cm,直立,伸展或下垂,分裂成2~3回,呈帶狀,細裂片表面密生細毛,葉背著生孢子囊群。營養葉淺裂,孢子葉向上成長,而於老葉下垂。屬多芽型分芽繁殖率高,生育強健,廣被栽培。可耐寒至近0℃。 P. coronarium 皇冠鹿角蕨、冠狀鹿角蕨 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海拔0-500m)。全株淡綠色,營養葉盾狀,長、寬各為50cm,孢子葉下垂,長達4m。是一棵壯觀的蕨。 P. coronarium 應該接受許多水,但必須被保留相當乾燥在冬天。屬多芽型,亦會長不定芽。盾狀葉厚高大且頂端分裂形如皇冠。生殖葉長而扭曲,可達3m, 孢子囊斑位於湯瓢形的小裂片上。低溫限度為15℃。 孢子囊斑著生於一突出之葉盤,此葉盤通常生於近第一分岔處。 P. grande 壯麗鹿角蕨、大鹿角蕨 原產菲律賓、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株高1.8m,株幅1.2m,屬大型附生蕨,營養葉青銅色或綠色,高1m,圓形至心臟形或腎形,向上邊緣具深的裂片,像紙,伸展或俯臥,扁平至分枝,形似“王冠”。孢子葉灰綠色,高1.8m,下垂,楔形,革質,分叉或帶狀細裂片。20年生母株才能產生孢子。屬單芽型,僅能靠孢子繁殖。與澳洲產P. superbum類似,盾狀葉高大,上緣有深裂;生殖葉呈相等之兩片,各具孢子囊斑。低溫限度為15℃。 P. elephantotis 象耳鹿角蕨, 以前以 P. angolense 著名又稱安哥拉鹿角蕨又名非洲鹿角蕨是非洲種類(赤道兩側)。 原產熱帶非洲的烏干達、扎伊爾、奈及利亞(海拔200-1500m)。孢子大,形似象耳;營養葉及孢子葉呈扇形或長橢圓型,兩者均不分岔。有淡紫色脈紋,孢子葉寬楔狀,又像波狀雞冠。營養葉也可長到3英呎高以上(約0.9-1公尺)。盾和肥沃葉狀體根本上是整個的。株高90cm,株幅80cm。營養葉直立,圓形至長圓形,中緣或深綠色,然後褐色,長90cm;孢子葉下垂,楔狀,淡灰綠色,長75cm,沿葉邊緣著生孢子囊。通常營養葉過冬後,春天褐化枯萎,於夏末再度成長,孢子葉於秋冬枯萎春天成長,生長期與營養葉相反錯開。屬多芽型,不定芽增生頗快,低溫限度為15℃。[ P. ellisii 愛麗絲鹿角蕨、腎葉鹿角蕨 原產馬達加斯加。營養葉腎狀,孢子葉直立生長,灰綠色,長50cm。盾是光滑的綠色, 成熟之後轉為栗子棕色。營養葉肉厚,圓形包覆並不分裂上揚。孢子葉直立,二分岔,孢子囊斑著生於分岔處佈滿於葉間,此時孢子葉寬大如長腎型。屬多芽型,易生不定芽。與非洲產的P. alcicorne十分類似,具圓形盾狀葉,主要區別為生殖葉較寬且於近頂端分成兩裂。低溫限度為15℃。 P. wandae 女皇鹿角蕨 原產新幾內亞北部。營養葉高聳直立,分岔而緊密,成株展開後可達6英呎以上(約可達2公尺),為鹿角蕨家族中體型最大者,是最大的platycerium ,壯觀非凡。具有一個大約冠狀營養葉,長1.5m,向上生長,裂片決裂,孢子葉下垂,灰綠色,長2m。 孢子葉自第一分岔後呈現一長一短之不對稱葉型,與holttumii近似,但上揚之短葉不再繼續分岔生長。多數 P. wandae 在芽附近有重大褶邊。屬單芽型,僅能以孢子繁殖,早期小苗成長速度頗慢,幼年期長。近成株其生長非常快速。世界最大之鹿角蕨。盾狀葉高聳直立,頂部分裂,寬可達2m;殖葉具兩裂片,小者上揚,大者下垂。本種在小株即可長出生殖葉。 低溫限度為10℃,但18℃以上才生長良好。 P. hillii 深綠鹿角蕨、硬葉鹿角蕨 原產澳大利亞西北部、新幾內亞。株高70cm,株幅60cm。營養葉圓形,深綠色,長40cm,向上裂片邊緣淺裂,並扁平俯臥至分枝。孢子葉革質,淡灰綠色,直立或弓形,寬楔形,不規則分叉或掌狀上部裂片,高75cm~80cm。營養葉圓形無齒裂,不上揚。孢子葉上揚生長,寬而大淺裂,每一分岔深度並無太大區別,是為與bifurcatum明顯不同處。屬多芽型,可分株。與P. bifurcatum類似,但生殖葉較寬、深綠、淺裂及下垂,盾狀葉圓形無齒裂或凹刻。低溫限度為10℃。 P. holttumii 何其美鹿角蕨 原產於馬來半島中部、緬甸、泰國及零星分布越南南部之大型種(海拔0-700m),營養葉高大,上緣深裂。孢子葉於第一分岔成一長一短之不對稱葉型,小者上揚,大者下垂,與wandae近似,兩裂片都可長孢子囊斑。 孢子葉的分岔較短,上揚之小葉片則繼續有短分岔生長,營養葉之近芽處並無鬚狀齒裂,是為與 wandae最大不同處。整體來說,葉片略顯生硬。它喜歡明亮的光、溫暖的溫度。P. holttumii 有二肥沃耳垂、一被上升的耳垂, 和一耳垂在下垂葉狀體。屬單芽型,只能以孢子繁殖,成長緩慢。與P. grande, P. superbum, P. wandae類似,盾狀葉高大,但近芽處之緣無鋸齒且生殖葉較短、分叉少呈栔形。 生殖葉兩片,每片各具一小的上揚葉片及大的下垂葉,兩者均具 孢子囊斑。低溫限度為15℃。 P. madagascariense 馬達加斯加鹿角蕨 原產馬達加斯加(海拔300-700m)。營養葉拱起深褶,有明顯淡藍色脈紋,形似峰巢,基部葉圓形,有一個小的革質,亮綠色、楔狀的孢子葉。屬多芽型,盾狀葉圓形,葉脈明顯隆起為最大特徵。生殖葉寬且上揚,頂端有淺裂,孢子囊斑生於殖葉之尖端。全株暗綠色,低溫限度為18℃。 P. quadridichotomum 四裂二叉鹿角蕨 原產馬達加斯加西部附生植株,營養葉高而具淺裂,於旱季枯萎。孢子葉下垂,葉緣略具波浪,葉表零星白色短毛,葉背則披褐色短毛。具有像鳥巢一樣,不規則長圓形的廢葉,營養葉圓形,直立,邊緣波狀或條裂;正常的孢子葉下垂而整齊,分裂呈帶狀,背面覆蓋淡黃色星狀毛,孢子囊著生於第一和第三裂片之間。一般於原產地,遇旱季全株乾枯,孢子葉捲縮來減少水分蒸散逸失,據聞休眠可達6個月以上。屬多芽型,可分株拆芽繁殖。盾狀葉高,上緣有淺裂,每年形成數片。生殖葉窄而下垂,葉緣波浪狀,葉表有淺色短毛,葉背則覆有濃密紅褐色短毛,孢子囊斑位於第二分叉處,呈暗褐色,此與P. andinum相似。低溫限度 為18℃。 P. ridleyi 猴腦鹿角蕨、馬來鹿角蕨 原產於馬來半島,婆羅洲北部及蘇門達臘島之中部。營養葉圓形包覆而不上揚,葉脈隆起。孢子葉短而上揚。屬單芽性,不長側芽,雖然只能以孢子繁殖,但幼年期短,成長數度快。生殖葉上舉形如鹿角,孢子囊群著生於湯瓢形的小裂片上。 低溫限度為18℃。 P. stemaria 三角葉鹿角蕨 原產非洲西部和馬達加斯加(海拔0-1000m )。營養葉寬而高大,無齒裂成波浪狀,孢子葉寬而葉被密生短毛,葉分岔兩次。孢子囊斑著生於第二分岔處。營養葉凸出和伸長成裂片;孢子葉淡灰綠色,長45cm,厚革質,具突出的肋,常分為2回,主分叉擴展較寬,有1個彎缺,背面復蓋密集的白色氈毛。相當容易增長。 屬多芽型,可用不定芽分株繁殖。盾狀葉寬而高,頂端波浪狀,夏天綠色秋天轉為棕色。生殖葉寬短而亮,葉背多毛,葉兩叉,每叉各再分叉一次;孢子囊斑著生 於分叉處,成熟時暗褐色。 P. superbum 巨大鹿角蕨、華麗鹿角蕨 原產澳大利亞西部(海拔0-750m)。植株非常大,株高2m,株幅1.5m。營養葉像一個王冠,灰色或灰綠色,高1.6m,上部邊緣具有深的裂片,分叉扁平展開。孢子葉淡友綠色,長2m、伸展乏下垂,可分叉成5裂,通常為妞曲呈細裂片。孢子葉於第一份岔處大角度的展開,於一左一右再繼續向下延伸分岔成長,於葉尖再行小分岔。孢子囊斑則位於第一份岔處著生。 屬單芽型,只能孢子繁殖。盾狀葉巨大高可達1.3m具深裂,生殖葉每年長2 - 4片葉,一左一右向下向外伸長,葉長1-2m 每葉具一橢圓至三角形之孢子囊斑 ,並於尖端分叉呈手指狀。低溫限度為15℃。 P. veitchii 立葉鹿角蕨 成株營養葉上方呈狹長之指狀分岔。孢子葉上揚生長,一般披毛不明,亦有全株披白毛個體者。孢子葉略為生硬,缺水時葉面向內捲縮,耐旱性佳,喜強光,容易栽培。屬多芽型,可分株繁殖。與P. bifurcatum類似,但全株有白毛,盾狀葉上部分叉呈指狀,生殖葉上舉,喜強光耐乾旱。低溫限度為15℃。 P. wallichii 印度鹿角蕨、沃爾切鹿角蕨 原產緬甸、印度北部及中國雲南省南部。營養葉最初圓形和杯狀,然後向上淺裂。營養葉高大而開展,並具深裂 。孢子葉,淺裂成不對稱分岔,呈傘型展開,葉面正反面均可見明顯短毛。屬單芽型,不生側芽。用孢子繁殖成長頗快。盾狀葉高大開展,上緣多圓形裂片,有時全部褐化。生殖葉寬大,下垂呈扇形,表面葉脈明顯,主裂片分叉處有孢子斑塊向外伸長。 低溫限度為15℃。 P. willinckii 爪哇鹿角蕨、重裂鹿角蕨、長葉鹿角蕨又稱銀葉鹿角蕨 原產爪哇。葉有二型:腐質植收集葉圓形或扇形,原為灰綠色,隨成長成熟變為乾褐色;孢子營養葉長且具懸垂性,形似鹿角,因此俗稱「鹿角羊齒」,全葉被有柔毛。營養葉高而具深的齒裂,頂端再淺裂分岔,孢子葉柄長,常往下生長,成株孢子葉往往可長達5英呎(約1.5公尺以上)。孢子葉被滿銀色短柔毛,開始直立,後向下生長,長70cm,非常窄,深裂呈長帶狀。屬多芽型,分株及孢子繁殖。成長快速。盾狀葉高且具深裂,頂部常乾死而只剩葉脈;生殖葉長而下垂,葉背多短毛。可耐寒至5℃。
-- 作者: 顆粒靜蟹
-- 發表時間: 2006/10/12 04:51pm
好文章推...... 謝謝YCM兄無私的奉獻 :em09:
-- 作者: nan2298
-- 發表時間: 2006/10/12 04:57pm
good
-- 作者: smalldaney
-- 發表時間: 2006/10/12 05:00pm
[這篇文章最後由smalldaney在 2006/10/13 02:27pm 第 6 次編輯]
大大@@!!! 我能給個建議 若是能搭配著圖的話 這篇應該會更加的完整 ~~~~~~~~~~~~~~~~~ [size=4] <p><font face="標楷體"><b>大大整理得好詳細喔!!! :em11: :em11: </b></font> </p> <p><font face="標楷體"><b>相信這會很適合像我這種剛被吸引的人 :em15: :em15: </b></font> </p> <p><font face="標楷體"><b>可以衡量自己所處的環境.. </b></font> </p> <p><font face="標楷體"><b>避免無辜的犧牲 :em17: </b></font></p> [/size]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12 05:2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smalldaney[/u]在 [i]2006/10/12 05:00pm[/i] 發表的內容:[/b] 大大@@!!! 我能給個建議 若是能搭配著圖的話 這篇應該會更加的完整 [/quote] 謝謝大大的建議,明日再po圖
-- 作者: 建築人
-- 發表時間: 2006/10/12 06:51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建築人在 2006/10/13 03:44pm 第 1 次編輯]
感謝YCM 兄如此慷慨無私的獻出珍貴的文章寶藏
-- 作者: 高啥
-- 發表時間: 2006/10/12 09:21pm
[這篇文章最後由高啥在 2006/10/13 06:25pm 第 1 次編輯]
這一篇真是完整說明 ycm多謝分享 讓新手有機會多學習
-- 作者: 小中
-- 發表時間: 2006/10/12 09:25pm
嗯...讚!有圖會更加完美。市面上介紹鹿角蕨的資料太少了!
-- 作者: aqua543
-- 發表時間: 2006/10/12 11:37pm
我是鹿角新手! 此文真是受益匪淺, 肛溫蛤∼
-- 作者: arvin32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0:51am
感謝分享!!養鹿有一陣子了,但不是很懂,這篇文章真的很有幫助!謝謝啦!
-- 作者: arvin32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1:07am
請問一下各位大大!!如果低於低溫限制!鹿鹿們會死掉嗎!還是只會停止生長而已,謝謝!!
-- 作者: 陽光大地園丁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1:24am
YCM大.. 有心人..欽佩..
-- 作者: 鹿角蕨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8:33am
真讚..^ ^ 如果可以分個段落.閱讀會輕鬆些呢!
-- 作者: 菜鳥農友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8:47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鹿角蕨[/u]在 [i]2006/10/13 08:33am[/i] 發表的內容:[/b] 真讚..^ ^ 如果可以分個段落.閱讀會輕鬆些呢! [/quote] +1 好詳細喔 如果一層樓放一種介紹 配上圖讓我們認識 那真是經典級的阿
-- 作者: 蕨醒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9:01am
[這篇文章最後由蕨醒在 2008/05/17 06:43pm 第 1 次編輯]
看來有心種植鹿角蕨的人會越來越多 光是在板上發言聊天思呼太小看各位種植經驗豐富的前輩 看來需要請campbell版大新開一專刊分別連結至將來每一種鹿角蕨專題 該專題應詳細紀錄單一種鹿種植心得及討論議題.....(嚴禁打屁以節省版面...)對了昨天收尋到的訊息提供給各同號分享 國 立 宜 蘭 大 學已於中華民國94年10月開始以無菌孢子繁殖各種鹿 相信明年至後年將有大量孢子繁殖幼苗出籠 言至與此..... 想藉 YCM 大大版面發起認養各品種鹿專題以供新手種植參考 就由我開始 1. P. quadridichotomum------- 看來沒人響應再加上那顆主芽點去年底突然掛掉 只好放棄發表次主題的想法
-- 作者: 蕨醒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9:06am
對了 建築人大大及高啥大大好像將樓主名字寫錯了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13 12:4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rvin32[/u]在 [i]2006/10/13 01:07am[/i] 發表的內容:[/b] 請問一下各位大大!!如果低於低溫限制!鹿鹿們會死掉嗎!還是只會停止生長而已,謝謝!! [/quote] 不會死掉,但要小心澆灌
-- 作者: 黑松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2:01pm
wallichii那張圖片好像不對喔可能貼到holttumii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2:1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黑松[/u]在 [i]2006/10/13 02:01pm[/i] 發表的內容:[/b] wallichii那張圖片好像不對喔可能貼到holttumii [/quote] 謝謝黑松大的指教,薑還是老的辣,小弟已換圖ok! 小弟也期望各位大大能夠多指導本文,以讓此文章能更完整,好讓我等新手在入門種養時能更加上手,感激不盡!
-- 作者: 蕨醒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2:42pm
YCM大大 您引用的照片有幾張是花痴大大的 您必須徵詢過對方同意才可發表 我 們知道您是出於好意想要 讓大家多認識 但是避免造成他人不悅 還請您更換 至於國外網站照片是否可轉載...我尚未很清楚 有請其他大大 說明之 對了 我的大頭貼要更換了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3:4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蕨醒[/u]在 [i]2006/10/13 02:42pm[/i] 發表的內容:[/b] YCM大大 您引用的照片有幾張是花痴大大的 您必須徵詢過對方同意才可發表 我 們知道您是出於好意想要 讓大家多認識 ... [/quote] 蕨醒大所言甚是,感謝蕨醒大的提醒,本文所有的圖片及言論皆是從各中外網站上所下載的,若是有侵犯或冒用個人所有權,煩請見諒,本人僅將其彙編,若真的要以自己的照片及研究言論才能上線,那本篇就毫無內容可言了! 在此也感謝花痴大的圖片,讓本文可以更加完整! ps:本文中的圖片及言論若有涉及侵權之嫌,版主覺不委的話煩將本文刪除,在此本人對塔內所造成的麻煩深感歉意,感恩!
-- 作者: latte
-- 發表時間: 2006/10/13 08:11pm
受益良多......感謝YCM大大無私的分享....辛苦您囉~~~~
-- 作者: arthur74
-- 發表時間: 2006/10/13 11:17pm
這篇真是太精彩了 大感謝!!!
-- 作者: 小中
-- 發表時間: 2006/10/14 02:12am
我想蕨醒 大是以比較理性的態度來作提醒,讓YCM大有學習的機會,但不管是否有無違規,我還是要跟YCM大說聲『辛苦你了!謝謝!』讓新手的我充實了不少!
-- 作者: 菜鳥農友
-- 發表時間: 2006/10/14 08:29am
真的好實用,可以圖文對照 每天都來看他一次 剛在網路上也看到一篇不錯的,可惜就沒圖可以看http://www.tfda.org.tw/magzine/contenta.phtml?book_id=122&content_id=5423&ai_session=8d7013c054bfd01ca86dbb456d2709a6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16 03:4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菜鳥農友[/u]在 [i]2006/10/14 08:29am[/i] 發表的內容:[/b] 真的好實用,可以圖文對照 每天都來看他一次 剛在網路上也看到一篇不錯的,可惜就沒圖可以看[quote][b]下面引用由[u]latte[/u]在 [i]2006/10/13 08:11pm[/i] 發表的內容:[/b] 受益良多......感謝YCM大大無私的分享....辛苦您囉~~~~ [/quote] [quote][b]下面引用由[u]arthur74[/u]在 [i]2006/10/13 11:17pm[/i] 發表的內容:[/b] 這篇真是太精彩了 大感謝!!! [/quote] 就怕被人嫌棄!感謝各位大大的賞光,小弟日後手上若還有相關資訊會再傳上來,讓大家一起交流討論,感恩!
-- 作者: 白堊紀
-- 發表時間: 2006/10/16 08:03pm
真是太棒了! 感謝 YCM 大 的分享喔!!!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18 03:28pm
鹿角蕨的繁殖方式有三種,分別為孢子繁殖、分芽繁殖及組織培養。 自然下蕨類多用孢子繁殖,以孢子播種也是鹿角蕨最基本及常用的繁殖方法。鹿角蕨從孢子播種至長到成株須5—10年,雖然漫長,但因是經過有性增殖,所以有機會篩選到性狀特別的植株。 孢子繁殖 選用泥炭和磚屑經高溫消毒後,裝進播種淺盆中,壓平。首先要從生殖葉剪下成熟的孢子斑塊,置於白紙上,讓孢子自孢子囊中開裂散出形成棕色的粉末。將其收集,並以紗網過篩,均勻撒入盆內,從盆底浸水後,盆口蓋上玻璃,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播種盆置放在室溫21℃~25℃的環境下,一般播後到孢子體長出新葉需60~70天。所以,在孢子體發育過程中,噴水的水質必須清潔,噴水壓力要適當,以免盆土表面受到污染和沖刷。為了不影響孢子發芽和生長發育應儘快撒播於濕潤之泥炭土:真珠石:水苔(1:1:1)之介質上,上面覆以透明之玻璃或塑膠布,保持高濕度,並註明名稱及播種日期。若一切順利,孢子約在播種後三週至三個月間,長出綠色扁平,高約1cm,心形的原葉體(prothallium),原葉體上藏精器的精子藉水分游至藏卵器與卵子相結合,然後長出幼苗,稱為孢子體sporophyte)。此小孢子體一旦形成,即可移至他處繼續培養,在濕潤的環境中,培養過程有時也會形成小植株。配子體可陸續產生孢子體達2—3年。小孢子體在成長過程,須逐漸打開透明覆蓋,降低濕度,使植株健化以適應外在的環境,馴化過程為孢子播種成功與否之關鍵,須費時數週。幼株通常先植於塑膠盆,待長至相當大小再上板。近年來,國內外研究單位和生產企業已用組織培養法批量繁殖鹿角蕨新品種。 分芽 對會產生側芽的種類,分芽全年均可進行,以6~7月最為適宜,成活率高,生長恢復快。是簡易且快速的繁殖方式。具體方法是:預先準備好盆缽,常用特製的木製或鐵製籃架,有盆壁上加工孔徑為5cm,帶孔的瓦盆、塑膠盆,有蛇木板或枯木樹叉等。然後用新鮮棕櫚皮,將盆壁和籃架空隙填好,不宜過厚,以利排水和營養葉的生長發育。籃架中放進消毒過的腐葉土、泥炭土和培養土等量的混合土。同時,選擇生長健壯的鹿角蕨母株是將足夠大小之側芽,以利刃沿盾狀營養葉的底部向四周輕輕切開將其連介質切下,帶上吸根栽進盆、籃中,並蓋上苔蘚保濕再迅即栽植;原來割除之介質缺口再以水苔填滿固定,經培養一段時間即可復原。為促進長出側芽,在盾狀葉打孔貫穿蛇木板,可使根長到表面而形成小苗。如貼植於枯木或板面,需用細鐵絲或棕繩綁扎,放半陰處養護,經常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當營養葉中長出新的孢子葉後才能鬆綁。 組織培養技術 以癒傷組織誘導或孢子無菌播種之方式大量增殖,但鹿角蕨的銷售對象多為趣味栽培者,極少商業大量栽培,因此僅有少數業者以此方式進行繁殖。
-- 作者: 陽光大地園丁
-- 發表時間: 2006/10/18 07:05pm
http://www.tfda.org.tw/magzine/contenta.phtml?book_id=122&content_id=5423&ai_session=0c875ac77894f33d2aa6bd905c6e503d 整篇.更完整..--轉載霧煞煞一文.由arthur74提供
-- 作者: abort
-- 發表時間: 2006/10/18 08:44pm
顶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19 09:27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陽光大地園丁[/u]在 [i]2006/10/18 07:05pm[/i] 發表的內容:[/b] http://www.tfda.org.tw/magzine/contenta.phtml?book_id=122&content_id=5423&ai_session=0c875ac77894f33d2aa6bd905c6e503d 整篇.更完整..--轉載霧煞煞一文.由arthur74提供 [/quote] 此網站的內容我也有運用,在此我也要感謝那位作者哦!只是我比較雞婆,東湊西湊的把它整合到這篇, 陽光兄也是有心人哦!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20 05:35pm
[這篇文章最後由YCM在 2008/03/09 02:39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蕨醒
-- 發表時間: 2006/10/21 11:32am
一般而言鹿角蕨生長順序會左右交替 但是會隨環境及營養葉後方植材區溼度及該植株成熟度而稍作調配 (就以植材區暱稱鹿角蕨老舊根系及收集葉腐化區) YCM大大您的P.grande因已達成熟期要開始長孢子葉了 再加上第一片營養葉長完後您水分給予充分形成溼度較高之植材區 讓植株誤認環境適當故選擇生長左邊孢子葉 後來因為左邊缺營養葉以致於溼度上下起伏不定 植株決定應該再補營養葉以維持濕度變化 當再長營養葉時剛好輪到右邊所以就.... 不過沒關悉依以往經驗下一次長的營養葉一定在邊 (有人會說 : 騙笑也...我就不信) 容我再說明下去.... 應為此時溼度依然起伏不定(除非您時常澆水....但小心爛根) 所以植株依然會判定應以補充營養葉來保持植材區溼度及養份獲得 想當然而YCM大大您的P.grande再過不久將是一隻可觀的巨獸 以上敘述如有與其他大大種植心得不符歡迎您提出補充 謝謝
-- 作者: 顆粒靜蟹
-- 發表時間: 2006/10/22 00:20am
提供一下個人看法 這棵P.grande以照片的左側那邊有受過重創 不是不長而是長不出或長一點點就枯萎掉 在鹿裡其實有點常見 尤其是山採株因為運送過程芽點碰傷或遭受感染 在他恢復過程受傷那邊就無法長出或長的不好而枯萎 過一段時間芽點恢復正常就可以對襯長出葉子 小弟粗淺的見解如有不對有勞大大指教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23 04:56pm
[這篇文章最後由YCM在 2008/03/09 02:40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蕨醒[/u]在 [i]2006/10/21 11:32am[/i] 發表的內容:[/b] 一般而言鹿角蕨生長順序會左右交替 但是會隨環境及營養葉後方植材區溼度及該植株成熟度而稍作調配 (就以植材區暱稱鹿角蕨老舊根系及收集葉腐化區) YCM大大您的P.grande因已達成熟期要開始長孢子葉了 ... [/quote] [quote][b]下面引用由[u]顆粒靜蟹[/u]在 [i]2006/10/22 00:20am[/i] 發表的內容:[/b] 提供一下個人看法 這棵P.grande以照片的左側那邊有受過重創 不是不長而是長不出或長一點點就枯萎掉 在鹿裡其實有點常見 尤其是山採株因為運送過程芽點碰傷或遭受感染 在他恢復過程受傷那邊就無法長出或長的不好而枯萎 過一段時間芽點恢復正常就可以對襯長出葉子 小弟粗淺的見解如有不對有勞大大指教 [/quote] 感謝蕨醒及顆粒兩位仁兄的解惑,小弟再po給老媽種的elliisii(當盆栽在照顧),各位大大煩請看看有什麼要改進的地方,謝謝!
-- 作者: 顆粒靜蟹
-- 發表時間: 2006/10/23 11:1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YCM[/u]在 [i]2006/10/23 04:56pm[/i] 發表的內容:[/b] 感謝蕨醒及顆粒兩位仁兄的解惑,小弟再po給老媽種的elliisii(當盆栽在照顧),各位大大煩請看看有什麼要改進的地方,謝謝! [/quote] 種的不錯呀 想問一下是純水苔嗎 建議放些蛇木屑水份 比較不會吃水太重無法透氣 樹皮也可以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6/10/24 11:56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顆粒靜蟹[/u]在 [i]2006/10/23 11:15pm[/i] 發表的內容:[/b] 種的不錯呀 想問一下是純水苔嗎 建議放些蛇木屑水份 比較不會吃水太重無法透氣 ... [/quote] 顆粒大:您真內行ㄟ,盆內底部約2/3是蛇木屑,上部1/3是純水苔(當初就是怕無法透氣),這樣可以嗎?相片是2個禮拜前的樣子,現在不知被媽媽養成如何了?因為我交待她此株可每天澆水!
-- 作者: lucky362212
-- 發表時間: 2006/10/24 12:41pm
這麼巧 那ㄍ是我們生化老師在作的 他覺得宜蘭地區氣候潮濕很適合鹿角蕨的生長 在大一時他就有要我們用無菌土撥種 我現在的成苗就是他之前給的孢子 小猴子 聽說他那邊有很多品種
-- 作者: 楊棗
-- 發表時間: 2006/10/26 00:42am
這篇雖然有點老了, 不過我覺得很棒耶,很有系統的引領我們敗家..... 不是啦...進入品味鹿的世界 這樣還不能搬到精華區嗎??
-- 作者: panda0403
-- 發表時間: 2006/10/27 03:32am
大大的資料好詳細阿.讓我這個養鹿新手獲益良多~謝謝啦
-- 作者: 小中
-- 發表時間: 2006/10/27 07:53pm
總覺得這篇沒列為精華版有點可惜!所以忍不住想推他一下∼加油!
-- 作者: 栽培新生命
-- 發表時間: 2006/11/03 06:37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栽培新生命在 2006/11/03 06:40pm 第 1 次編輯]
各位大大好 那我想請問一下....我從朋友那邊得到一株是他從母株分出的小.... 他是用盆栽....介質是用椰纖+乾草.... 可是我拿到的時候不小心讓他曬了一整個下午的太陽....營養葉有兩片....一片乾了1/2、一片乾了3/4了.... 請問這樣還有救嗎?! 而孢子葉有三片....只有一片有點軟掉另外兩片正常....應該還有救吧.... 我沒相機所以只能口述了.... 而關於澆水的部分....水是要噴在介質上還是噴在營養葉上呢?! 而小弟放置在窗戶邊邊和魚缸之間....所以白天會有些許陽光照射但不是直射....晚上有燈光照射....這樣光會不會太強呢?! 而因為在窗戶邊邊所以會有微風加上電風扇的風吹過....這樣會不會把小鹿角蕨給吹乾呢?! 麻煩各位大大囉....
-- 作者: 蕨醒
-- 發表時間: 2006/11/03 07:29pm
雖然鹿角蕨不用到向豬籠草一般悶 但也不可以吊以輕心 拿置室內光線充足處增加溼度但不要泡水 細心種一定沒事 祝您鹿角快快長大
-- 作者: Bifurcatum
-- 發表時間: 2006/11/05 07:36pm
是不是长青苔的鹿就没救了? 还是还有办法?
-- 作者: 栽培新生命
-- 發表時間: 2006/11/05 07:52pm
喔喔 原來是這樣阿.... 看來我還是盡量不要給他吹風好了 多謝蕨醒 大的指導喔!!!謝謝!!!!
-- 作者: campbell
-- 發表時間: 2007/01/17 10:49am
***** 版主模式 ***** 此文章是管理員從[ 蕨類植物 ]轉移過來的!
-- 作者: 蕨醒
-- 發表時間: 2008/05/17 06:38pm
奇怪照片怎麼都不見了 經過這樣久了 應該有照片可以更新了吧 有請YCM大大補圖更新 友站有人連結至此 無圖供索好像說不過去 有請大大做作業吧
-- 作者: weng
-- 發表時間: 2008/05/18 11:21am
這是讓我深陷"鹿"海的一篇好文章 :em17: 樓主應該貼自己的"大怪物"就夠了 :em01: 要不然也可以徵求各"角仙"的圖片 壯大陣容!! :em11: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8/05/19 09:00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蕨醒[/u]在 [i]2008/05/17 06:38pm[/i] 發表的內容:[/b] 奇怪照片怎麼都不見了 經過這樣久了 應該有照片可以更新了吧 有請YCM大大補圖更新 ... [/quote] 還不是你,昨天電話就說了,在這就不多說了 記得下來玩時先聯絡
-- 作者: YCM
-- 發表時間: 2008/05/19 09:05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weng[/u]在 [i]2008/05/18 11:21am[/i] 發表的內容:[/b] 這是讓我深陷"鹿"海的一篇好文章 樓主應該貼自己的"大怪物"就夠了 要不然也可以徵求各"角仙"的圖片 壯大陣容!! [/quote] weng大大:我因家庭及居家環境關係,已沒有玩鹿了,除了養死的,其餘的大都送朋友,有機會你再多貼圖給大家欣賞,祝你的鹿越來越美越來越大
-- 作者: 南部人
-- 發表時間: 2008/05/19 01:59pm
好可惜 養大物就是要有大地方
-- 作者: weng
-- 發表時間: 2008/05/19 08:0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YCM[/u]在 [i]2008/05/19 09:05am[/i] 發表的內容:[/b] weng大大:我因家庭及居家環境關係,已沒有玩鹿了,除了養死的,其餘的大都送朋友,有機會你再多貼圖給大家欣賞,祝你的鹿越來越美越來越大 [/quote] [quote][b]下面引用由[u]南部人[/u]在 [i]2008/05/19 01:59pm[/i] 發表的內容:[/b] 好可惜 養大物就是要有大地方 [/quote]"因家庭及居家環境關係...." 真像是我的寫照 :em10: :em10: 在可預見的未來 我應該無可避免也要面對地方不夠的窘境 :em16: 該怎麼走下去.... 真是費思量... :em19: :em19:
-- 作者: alo
-- 發表時間: 2008/05/20 12:52pm
我也是一樣,大既種了太久又捨不得送到人!
-- 作者: 林家花園
-- 發表時間: 2008/05/21 09:42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林家花園在 2008/05/21 09:59pm 第 1 次編輯]
YCM大大:建議是否可建立鹿角蕨圖鑑配合介紹會更清楚.... :em25: 日安
-- 作者: you5201234
-- 發表時間: 2008/05/21 11:01pm
養路真是一條不歸路..................中了鹿毒....想....抽身也難丫~中了3年多了~~~還是一直買....呵呵~~!!
-- 作者: alo
-- 發表時間: 2008/05/23 11:02am
放心鹿毒不傷身,只傷銀包!哈哈!
-- 作者: weng
-- 發表時間: 2008/05/23 01:12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lo[/u]在 [i]2008/05/23 11:02am[/i] 發表的內容:[/b] 放心鹿毒不傷身,只傷銀包!哈哈! [/quote] 瘦了荷包 :em19: 賺了賞心悅目 :em09: 也帶來無盡的擔心和憂慮 :em23: 合不合算要看個人喔!! :em02: :em01:
-- 作者: daniel543
-- 發表時間: 2008/06/03 11:36pm
對新手而言,若是有圖鑑或圖片可以對照,真的會比較清楚,像小弟而言,每次到了花市上,真的是瞎子摸鹿,痛苦不已。 若大大真的可以附上圖片,那就真的是佛心來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