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熱帶雨林植物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20)
--- 熱帶雨林植物栽培專區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81)
---- [原生地] 什麼是 "熱帶雨林" ?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81&topic=21)


-- 作者: wendy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0:00am

[這篇文章最後由wendy在 2005/12/18 07:24pm 第 1 次編輯]


我想,來到這 “熱帶雨林版” 的看倌
對 “什麼是熱帶雨林?” 或許有些興趣
因此,來談談 “什麼是熱帶雨林” 吧  :em04:


-- 作者: wendy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0:02am

[這篇文章最後由wendy在 2005/06/15 00:07am 第 1 次編輯]


[color=#FF8C00][size=5]什麼是熱帶雨林?[/size][/color]

在地球早期,約一億年前吧,地球上大部分地方都是炎熱潮溼的,到處都是熱帶雨林。
但,今日的地球環境改變了,只有在赤道附近的地區,才有熱帶雨林的存在。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氣候變化最少的地方。這裏終年夏季,草木永遠常綠。
雨林裏的年平均雨量超過 2000 公厘,年均溫在攝氏 27 度左右,溼度保持在 80 % 左右,所以悶熱的氣候是那裏的唯一形容。


在這種氣候下,非常適合植物生長。在熱帶雨林裏的生物,大多是植物,而大樹又佔多數。這些高聳巨木把陽光遮住,使得林床幾乎無陽光照射,其他小型的植物難以在地面上生長。


熱帶雨林裏的樹,許多的種類分化成特殊的外表及形態。一般樹木的形態,在樹幹部細直,樹皮光滑,而在樹頂有多數的分枝及葉叢。在根部則常有特殊的分化莖基部以支撐樹木的重量,最常見的就是板根構造,這些構造可以在淺薄的雨林表土中支持樹身。


雨林裏的樹冠層,是整個雨林裏最熱鬧的地方,樹冠上常有漂亮令人目不睱給的花朵,也有許多植物以色澤鮮豔的葉子向陽光炫耀。這些通常不是原本大樹本身的花及葉,而是附生在這株大樹樹冠的一些附生植物。


這些植物由於雨林的林床缺乏光線,因此生長在樹幹高處。以暴露在空氣中的根部吸收水分。
這些植物,有我們常見的蘭花,也有大家愛好的鳳梨科植物,當然也有以特殊形狀葉片取勝的蕨類植物,而苔蘚類等低等植物也會附在大樹的樹表,使得樹皮的保水度增加。


這些大樹樹冠層的居民,它們的根部會在樹枝表皮形成一層層密密的網,這些交錯的根系,能抓住空氣中懸浮的微小塵埃,多年以後,這些微小塵埃就會堆積成一層厚厚的土覆在樹枝上。而這層土,又將為後面來的住戶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我們常見的榕樹,也是熱帶雨林的成員之一。榕樹懸在空中的氣生根,一旦接觸地面,就可伸入土中,時日一久,細細的氣生根就形成樹幹。


熱帶雨林裏,相較於溫帶林,單一面積的生物種類眾多。大家相互競爭陽光及土壤中的養分,而在競爭中,又是相互依存對方生長。


-- 作者: wendy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0:04am

[這篇文章最後由wendy在 2006/01/17 11:02pm 第 2 次編輯]


[color=#FF8C00][size=5]熱帶雨林 vs. 溫帶林[/size][/color]

熱帶雨林和溫帶林,是二種截然不同的林相


許多我們從電影上,或小說上看到的那種雜草叢生,處處荊棘的景象,是不會出現在熱帶雨林的。


在熱帶雨林裏,林床上很少有堆積厚厚的落葉或枯枝。生物死亡後,各種的腐食性動物、白蟻,或是真菌等微生物會快速地將死亡生物的屍體或殘骸快速分解,做為自己的養分,並且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更會加快物質分解的速度。而植物則盡其所能的吸收來自腐化落葉層的營養。在這種情形下,所分解的養分幾乎不會滲透到土壤裏,或在深層土壤儲存。


因此,雨林的表土層很少有枯葉形成的腐植層。所以,熱帶雨林雖然植物茂盛,種類繁多,但它的土壤卻不如一般人想像的肥沃。
所以,熱帶雨林的植物沒有深長或佔地廣闊的根群,因為這些植物只需要由覆在表土上的腐葉就可獲得充足的養分,並且一些植物靠葉片就可以獲得足夠的水份。

欲知溫帶林,請參閱:[url=http://www.tbg.idv.tw/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81&topic=18&show=0]北美溫帶林簡述[/url]


-- 作者: wendy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0:06am

[color=#FF8C00][size=5]熱帶雨林對地球生態系的影響[/size][/color]

從營養循環的角度來看,熱帶雨林就像個巨大的吸塵器,把所有的水份及養份都迅速吸進去。而它複雜的生態系統,則經年變動不大。


根據查到的資料,雨林物裏的氮存量是全球的 1/3,而在溫帶林的存量則只有一小部份。而地球生態系的鎂存量有一半在雨林裏,而溫帶林只有 1/6。因此,熱帶雨林的樹木經砍伐、燃燒後,對地球生態系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

由於熱帶雨林的表土層很薄,若沒有樹木生長其上,在熱帶地區高降雨量的氣候下,所積貯的養份會在短短的一二個生長季內給完全沖刷掉。
之後,嚴重的沖蝕作用會把暴露的土壤給硬化,完全不透水,變成大家熟知的紅土層,這種情形易發生在大面積開墾的地區。

當這情形發生時,原先農夫的收成降低,森林的再生能力消失,即使森林可以再生,但,生物的種類也絕對比不上原來森林的生態,這就是熱帶雨林濫砍的悲劇。

(資料來源…Anthony Huxley 的 Green Inheritance: the World Wildlife Fund Book of Plants)


-- 作者: pruns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0:16am

受教囉....
用心...的wendy
祝福囉.....


-- 作者: kaolin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2:53am

[這篇文章最後由kaolin在 2005/06/15 02:55a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wendy[/u]在 [i]2005/06/15 00:04am[/i] 發表的內容:[/b]
熱帶雨林 vs. 溫帶林
熱帶雨林和溫帶林,是二種截然不同的林相
許多我們從電影上,或小說上看到的那種雜草叢生,處處荊棘的景象,是不會出現在熱帶雨林的。
在熱帶雨林裏,林床上很少有堆積厚厚的落葉或枯枝。生 ...
[/quote]
看了本篇真是惠我良多 !
以前雨林植物都種不好,原來是植材介質不對,感恩哦 !


-- 作者: tsjiang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8:21am

wendy真用心,
找資料,還幫忙翻譯,應該獎勵與鼓勵!!


-- 作者: rbsvm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8:34am

熱帶雨林主要分佈在南北緯10度之間的河盆、海島及丘陵,其中以南美洲亞馬遜河盆地及非洲剛果盆地部分的面積最廣,在東南亞則較為分散。

熱帶雨林分布,還可細分為濕潤雨林、季風雨林、山地雨林等。

全球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印度、薩伊、新幾內亞、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祕魯、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和委內瑞拉及巴西等國。其中以巴西境內亞馬遜河流域一帶的雨林為最大。

南美亞馬遜河流域堪稱熱帶雨林的代表。亞馬遜河流域橫跨赤道南北,是世界最大的河流,雖然表面覆蓋林木,大部分地區是貧瘠的,只有4%經常為水淹沒的沼澤區域始有沃土生育。亞馬遜河不僅是一條河流,它其實是集合了1100條支流交織而成的一片森林。

熱帶雨林裡的河川便是通道,而赤道正好經過亞馬遜河口。赤道以北的地區,雨季在三月至七月,赤道以南的則在十月至翌年一月。因此河水會此漲彼落,先北後南。河水廣及河岸兩側,浸沒離岸80-100公里內的植物,形成淹沒森林。淹沒森林的部分樹木因根部缺氧而暫時窒息,宛如乾枯枝椏一般,水退之後,始長出嫩葉而復甦。
[UploadFile=untitled20WinCE_1118795689.bmp]


-- 作者: rbsvm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8:56am

來此一年了,還搞不清楚熱帶雨林之正確定義,趕緊跑到亞馬照了一張照片。

但台灣的熱帶雨林分布在東南部海拔900公尺以下、東北部海拔700公尺以下,以及蘭嶼、綠島等地區,在這個區域裡的植物群大部分是常綠闊葉樹所組成,偶爾也可發現一些落葉樹散生其間,還有少見的板根以及幹生花植物在此孕育。

還有熱帶雨林正以平均每秒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的面積不斷消失。

但在此,應先多認識些熱帶雨林內的植物,尤其適合居家摘種的先入門喔。先看看蘭嶼的植物:
http://www.sinica.edu.tw/~dlproj/refdoc/slide.html


-- 作者: 鹿角蕨
-- 發表時間: 2005/06/15 12:56pm

OrZ.......佩服佩服! 感覺灌頂般...好棒啊! 給版主拍拍手兼磕頭...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2:16pm

rbsvmPO的那一段些部分是有問題的
熱帶雨林並不包含季風林,熱帶季風林是和雨林有這不同的林向及生態模式,還有亞馬遜河的生態系雖然最為美國的科學家所研究,但是以其作為熱帶雨林的代表卻很奇怪,原因是亞馬遜河平原是以前原只是海灣,靠著安弟斯山夜以繼日的被沖刷所帶來的堆積逐漸形成,最後雨林是形成了,但是陸上的生物(包括植物和動物)都是種類異常的稀少,倒是水面之下的種類很多(還多的驚人),這和周遭幾個其他生態系如巴西大西洋東南雨林或是安弟斯山東坡的雨林中物種及林向相比無異是以卵擊石,亞馬遜河比較特殊的大概只有河岸的水没林而已,其他就不知道要看啥.
另外如果將熱帶雨林就=貧瘠,這移到亞洲是說不通的,因為亞洲符合這條件的就只有婆羅洲,其他蘇門達臘,馬來半島和爪哇土壤還異常肥沃(不然一個這般大的島要如何只靠稻米養活1億多人),東南亞雨林的樹也是最高,高達80公呎的大樹並不難發現,反之在亞馬遜河盆地的數目大概只有30至40就算很高了,剛果雨林的高度只比東南亞龍腦香巨木林矮一些,但也比亞馬遜河雨林高的多,不過說在多,大多數一切的一切只能存在記憶中了,目前砍閥做其他經濟樹種的當地政府才是最大的雨林威脅,看有沒有人要發起拒用椰子油的活動,這是唯一可以挽救的方式
很多時候當看到一篇報導時,需要有判斷的能力,以偏概全的會有很多誤差,感謝溫蒂還花這樣多時間整理


-- 作者: rbsvm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4:59pm

so 本站熱帶雨林植物的種類有哪些?該如何分門別類?
     可用一百字左右說明(定義)出大概的原則嗎?(老人家記憶不好)


-- 作者: 法仔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6:0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rbsvm[/u]在 [i]2005/06/15 04:59pm[/i] 發表的內容:[/b]
so 本站熱帶雨林植物的種類有哪些?該如何分門別類?
     可用一百字左右說明(定義)出大概的原則嗎?(老人家記憶不好)
[/quote]
可以參考食蟲版或是多肉版呀!~~而且重要的是栽培方式或是環境佈置
能讓新手一目了然.版主也比較不會這麼累!~


法~~


-- 作者: charlot
-- 發表時間: 2005/06/15 07:2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rbsvm[/u]在 [i]2005/06/15 04:59pm[/i] 發表的內容:[/b]
so 本站熱帶雨林植物的種類有哪些?該如何分門別類?
     可用一百字左右說明(定義)出大概的原則嗎?(老人家記憶不好)
[/quote]
:em17: jerry熱帶雨林蘊藏的生物早已是未知數,況且現在連樹冠層都還是未知的世界,你問這問題連雨林研究最高的機構密蘇里植物園都很難回答,然後你還要求100字說明出"定義" :em11:
即使在目前已經發現的物種且登錄後又有更大面積的雨林毀滅,這樣加加減減,要如何分類呢?
許多的雨林植物多不是全部家族的都住雨林(或許新熱帶的比較容易歸類,因為都是一脈相連的演化再細分),像是舊熱帶的植物很多都歷經多次地殼飄一合併再分裂,使得許多上古的生物與新演化的生物共存共榮,這樣很難說任由你找出個分類的定義,所以啦.......不過可以直接跟你說你熱愛的銀葉系空鳳就不算雨林生物了
ps你若算"老"人家,那很多人都算古稀之人了
要給超複雜的雨林植物歸類,這.....會比替上市場買菜的阿姨和媽媽們的性格分類還難歐 :em07:


-- 作者: rbsvm
-- 發表時間: 2005/06/16 08:56am

[這篇文章最後由wendy在 2006/01/17 11:05pm 第 1 次編輯]


再po些學者對熱帶雨林之論述,請先進們指教:

   熱帶雨林(tropical rainforest)一詞係德國人Schimper於1898年在他的代表作:植物地理學(Plant Geography)內首創der tropische regenwald而沿用迄今。他當時解釋此種森林屬於常濕性熱帶所有,缺乏或稍具季節性缺水。1903年,他再引伸指出,屬於乾地上的熱帶雨林,是具有常綠、喜濕本質,至少有30公尺高,富有粗幹的藤本及草質和木質著生植物(陳益明,]994)。

後續...........


-- 作者: rbsvm
-- 發表時間: 2005/06/16 08:57am

一、熱帶雨林概述
   熱帶雨林的分佈一般僅侷限於赤道兩側南北回歸線之間,及南北緯5~10。左右的熱帶高溫多濕地區,但一些特別地區可伸展至15-25。左右,除了歐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佈(賴明洲,1999)。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植物和動物種類最多的地方,其特徵是大量的降雨和濕熱的氣候;且季節性氣溫變化很小,氣溫與海拔高度關係較大。其年均溫為24 ~30。C,但不低於21。C或高於32。C。年平均雨量通常超過2000公釐,且不低於1500公釐。因潮濕的氣候,故日平均溫差大於年平均溫差。(周鶴樹,1989)
   所謂熱帶(tropics)指的是南北回歸線問,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地區。海拔高於1000公尺,屬於山地帶(montanezone),介於1000公尺及300~500公尺問生長之森林,則通稱為山麓林(hillforest),至於300~500公尺以下之森林,則屬於低地林(lowlandforest),是熱帶雨林精華所在,物種歧異度高。因為植物生存受到土壤及空氣濕度影響,較雨來得大,因而,也有許多學者喜歡用tropical moist forest代替tropical rain forest,代表狹義的熱帶雨林,而廣義的熱帶雨林,則包含了有季節性氣候的某些濱岸林(RiparianForest)。(張佑銘,2000)
   相對的,在冷涼潮濕氣候環境下,也有溫帶雨林存在。由於各地雨量對森林形相影響程度不一,單從總雨量判定會有偏差,例如在拉丁美洲多數地區年雨量超過400公釐,而此雨量在亞洲甚少出現,在非洲更是未知,因此,如果以1500公釐作為雨林形成的要件,則顯然在拉丁美洲只能夠維持熱帶乾燥森林。所以,著名的熱帶生物歧異度學者Myers認為雨林的定義,雨量的季節性分配較總雨量為重要。(陳益明,1994)


-- 作者: rbsvm
-- 發表時間: 2005/06/16 08:58am

二、熱帶雨林植物形相(張佑銘,2000)
   熱帶雨林中樹木雖然高大,根卻入土不深,這是因為雨林的土壤絕大部份都非常貧瘠,樹木的根部只有在表土才能夠找到營養和水份;由於大多數的腐爛植物體如落葉、枯枝、倒木,就在表土被微生物分解而釋出養分,並馬上被具有特別強力吸收功能的樹根吸收,而很少回到土裡,遂形成了土壤雖貧瘠,而雨林卻繁茂的矛盾。
   雨林中的植物朝著陽光向上生長,森林形成明顯的層次,每層自成一個小型生物帶,動物可在其中居住和覓食。成熟的熱帶森林層次可達五個層次之多。最外面為為疏落的獨立樹木,叫做外露層,其平均高約40公尺;外露層之下為一般高樹樹冠所構成的頂層,其高度約為20至40公尺之間;這層茂密林冠之下,就是第三層,或稱中間層,層內是一些較小的樹木,樹冠並不接連,其高度約為5至20公尺;第四層由木本和草本灌木組成,其高度約為1至5公尺;最後是地面層的非木本植物和樹苗,這一層幾乎見不到陽光。

三、熱帶雨林的普遍特徵
   熱帶雨林之氣候條件,月平均溫度約25。C左右,年雨量則在
1750~2500公釐之間,隨著不同地理區會有相當的變異,但森林普遍具有下列特徵:(周鶴樹,1989;陳益明,1994)
(一)樹木幾乎全部為常綠數種,大多數種類新舊葉交替同時持續進行,罕有無葉狀態。
(二)大多數樹木之葉為革質、深綠色,有相似的形狀及大小,可以樟科種類葉子為代表。葉尖形成「滴水葉尖」讓雨水順勢滑落,方便葉面水分迅速排除。
(三)許多樹種長有枝根或支柱根,例如:板根和氣根,增加高大樹木的穩定性。另有呼吸根,可以用來幫助根部在缺養的泥土中呼吸。
(四)擁有鮮豔花朵,以招攬動物或昆蟲。
(五)多數雨林樹幹長有花及果,稱為幹生花。
(六)藤本植物有攀緣性、纏繞性、不定根性、捲鬚性等四種。
(七)森林內有為數眾多的著生植物,這些植物依附樹幹、樹枝、甚至樹葉,包括顯花植物和羊齒植物。按照Schimper氏依著生植物的生活型態共同特性分為三大類:好陰性、好陽性與完全好乾性。
(八)在光度較佳的林床,草本植物較多;但在較暗的地點,則以腐生植物為主,靠著某些真菌幫忙,不需光和作用而生長。
(九)在遠離砍伐地、河岸等地,灌木層不發達,地表因缺乏光照,低矮植物不多。
(十)樹木高度可達60~90公尺,但平均多在50公尺以下,高度一般大於溫帶森林,但遜於加州紅木及澳洲尤加利樹。
(十一)在歐洲或北美洲森林,優勢樹種屬於少數幾種,甚或僅有單種,然而在熱帶雨林,每公頃內樹木直徑在10公分以上者,很少種數低於40種,有時會超過100種。
(十二)總體而言,雨林有歧異度甚高的植物相。

四、熱帶雨林的地理分佈
   Richard(1952)曾把熱帶雨林劃分為3個群系:印度-馬來西亞群系、非洲雨林群系和美洲雨林群系。印度-馬來西亞群系,實際上將之稱為亞洲或東南亞雨林群系更為確切,因印度雨林面積不大(賴明洲,1999),茲將分佈情形概述如下:
《一)美洲雨林區
   涵蓋23個中南美國家,約有6億7千8百萬公頃密閉森林,在南美洲大陸又可分為三個吹區域,最大者為亞馬遜(Amazonia),大部份仍保持完整狀態。次大者在安地斯(Andes)西部、赤道北方間斷延伸至墨西哥,此一地區雨林已遭嚴重破壞。最小一區是南緯14。及21。問的巴西太平洋沿岸狹窄地帶,尚有部份保留下來。
(二)印度-馬來西亞雨林區
   涵蓋16個國家,約有3億3千6百5十萬公頃。此一地區通常稱為東南亞。有二個核心區,一為婆羅洲-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及菲律賓,另外尚有妥達曼島(Andaman)、錫蘭及印度西南部。二為新幾內亞,包括物種歧異度較低的西部及東部森林,另外尚有澳洲大陸東部海岸部份地區。在馬來西亞,一般島愈大,物種愈多,但馬來西亞是多山的,大部份島嶼上真正雨林僅發生在相當狹窄地帶;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及菲律賓雨林,目前已大量流失,僅新幾內亞尚有大月完整者。(陳益明,1994)
(三)非洲雨林區
   涵蓋37國家,約有2億1千6百6十公頃密閉雨林。沿著南緯5。及北緯10。問大西洋沿岸分佈,另剛果盆地向東延伸到山區皆是,尚包括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海岸地帶,大部份雨林已遭破壞。(陳益明,1994)


-- 作者: 法仔
-- 發表時間: 2005/06/16 09:13am

[這篇文章最後由法仔在 2005/06/16 09:22am 第 1 次編輯]

http://163.27.162.1/kkka/atnet2//print.asp?cat_id=19&forum_id=132&topic_id=3214
打好多喔!~~受益良多.....澳洲也有雨林嗎???
不過其實您貼個連結就好了....這樣複製貼上
您有問過原作者嗎???當然您如果是原作者就
還好啦!~~


法~~


-- 作者: rbsvm
-- 發表時間: 2005/06/16 09:14am

找個國內比較相近的...南仁山區亞熱帶低地雨林之樹種(范素瑋,1998)

植株密度每公 頃高達11025棵,總底面積為每公頃45.05平方公尺。
各樹種優勢情形,喬木類植物以紅花 八角、長尾栲、革葉冬青、江某、港口木荷、星刺栲、烏來冬青、錐果櫟、奧氏虎皮楠、銳脈木薑子、杏葉石櫟、銹葉野牡丹為前12優勢種。
在林下灌木植物 有:九節木、野牡丹、桃葉珊瑚、南仁五月茶。
森林主要為殼斗科 、八角茴香科、冬青科、樟科及茶科所組成。

當地森林林冠高度變化頗大,樹冠高度可從4公尺上升至18公尺,背風溪谷處最高,越往稜線樹冠高度越低。

各樹種在樣區內的分布狀況,可區分為下列之空間分布類型:
1.稜脊型:長尾栲、嶺南椆、唐杜鵑等。
2.山坡型:小葉樹杞、銳脈木薑子等。
3.溪谷型:水同木、交力坪鐵色等。
4.廣佈型:江某、奧氏虎皮楠、港口木荷等。


-- 作者: rbsvm
-- 發表時間: 2005/06/16 09:17am

公開之學術論著,註明引用處即可。

原檔案是ZIP檔案,解壓縮後為PDF檔案,經掃描成文字檔案後,
才能貼出來。


-- 作者: Jumpluff
-- 發表時間: 2005/06/17 01:24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法仔[/u]在 [i]2005/06/16 09:13am[/i] 發表的內容:[/b]
http://163.27.162.1/kkka/atnet2//print.asp?cat_id=19&forum_id=132&topic_id=3214
打好多喔!~~受益良多.....澳洲也有雨林嗎???
不過其實您貼個連結就好了....這樣複製貼上
您有問過原作者嗎???當然您 ...
[/quote]
法仔兄..
在澳洲北部的昆士蘭州Queensland.只有很少
小時候去過...記得有很多大得很恐怖的鹿角就是囉..


-- 作者: 法仔
-- 發表時間: 2005/06/17 09:38am

TO Jumpluff
        收到!~~原來是在昆士蘭....我沒去過.我最北只到過墨爾本
        記得那裡還很乾燥.......謝謝你的解答

 法~~


-- 作者: han-han
-- 發表時間: 2007/09/30 04:44pm

看完了
推上來一下吧~


-- 作者: cell
-- 發表時間: 2008/02/24 11:07pm

拜读!!


-- 作者: velloziana
-- 發表時間: 2008/05/03 00:46am

~疑?
這個討論不是要讓咱瞭解自個兒種的花花草草打哪而來的麼?
其實咱種的這許多蘭兒、鳳兒、草仔、豬仔,
主要都是來自雲霧林帶的居多不是麼?
像是最近流行的火鶴類就有許多來自雲霧林(如ANTHURIUM RAGALE)
也有些來自半乾林區,甚至看過同岩生TILLANDSIA 長在一處的,
反而真正的熱帶雨林區產出的似乎並不多......
嘉德也有許多產自半乾旱區
更多的水槽鳳梨是產自沙漠邊緣caatinga乃至沙灘上
所以若要狹義地為本版定調
豈不得另闢專區討論熱帶雲霧林區及熱帶季風林區等等....
所以區區以為
如此的討論應該是朝向有助於咱了解種植的植物所需的真實環境
(咱真的看過有國外的箭毒蛙玩家在發表的植栽飼養箱中栽植沙漠性的TILLANDSIA)
發掘事實,這應該才是這番討論的真義唄?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