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1940703_1120398279.jpg] 今天在野外拍到的,巢是用芒草花築成的!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2940703_1120398389.jpg] 蛋體外表是橙紅色的,長約 15mm !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3940703_1120398513.jpg] 蛋體外貌!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4940703_1120398592.jpg] 完整的四顆蛋!
-- 作者: 海王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umf[/u]在 [i]2005/07/03 09:51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君爸
對啊,為何將它帶回家啊,你可以觀察看看是何種鳥的啊。
-- 作者: 蟲之友 是褐頭鹪鶯這類的鳥....n.n
-- 作者: Amin 錯誤示範..... : (
-- 作者: gardis
這樣不好吧,沒事幹嘛綁架人家的小孩?
-- 作者: 匯豐養蛇人 蛋在孵化時需規律翻動,且幼雛剛出生時非常柔弱!食物是個問題!溫度也是個問題!因此養成率很低!.......畢竟這不是像小雞小鴨般,有專業代孵,及破殻後能自行進食!因此強烈建議鳥友们.........別輕易嘗試自行孵化!.........以免造孽!.........
-- 作者: 東港
殺手~~4個小生命 :em16:
-- 作者: chumf
可能是一時興起,就把蛋帶回來了! 但這不是我的重點,我的重點是如何把牠們孵化、養大! 另外,東港兄,您就能鐵口直斷,我一定是4個小生命的殺手?
-- 作者: swimming
唉∼∼∼
-- 作者: chumf
[quote][b]下面引用由[u]swimming[/u]在 [i]2005/07/05 03:47pm[/i] 發表的內容:[/b] 鳥巢被我摘回來二天了,放回去親鳥還會繼續孵蛋嗎?
-- 作者: 君爸
就是要看看是哪一種鳥的鳥蛋,才能判斷給怎樣的意見。
-- 作者: friday
連巢帶卵都摘回來....@@!? 個人覺得是... 網路或許是收集資料方便的地方 小弟個人意見...請勿見怪...
-- 作者: swimming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umf[/u]在 [i]2005/07/05 03:57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海王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umf[/u]在 [i]2005/07/05 03:45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Amin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umf[/u]在 [i]2005/07/05 03:45pm[/i] 發表的內容:[/b] [/quote] 能給你建設性的意見,不是教你如何孵蛋.因為我們都知道活不了了.沒有專門的孵蛋機,也沒有十姐妹等代孵的鳥兒.就算你一時興起,偷一個蛋玩玩也就算了,整窩拿...唉! 給你最好的建設性意見,是記取這次教訓.再也別掏鳥蛋玩. 就算孵化出來,雛鳥也相當難照顧.這方面我稍知道些,除非你很閒也很有耐心與愛心...即使如此,我也可以告訴你死亡率很高. 給你最好的建設性意見是先從一般寵物鳥(如小鸚鵡或文鳥)學習起如何養鳥. 千萬別隨意養野鳥,每種鳥有不同的鳥性食性等等. 我不責怪你,因為你在那時可能真的不知道你在犯錯誤... 希望這帖子能做為負面教材...雖然負面的,但也能其他塔友知道不該再犯這樣的錯誤.
-- 作者: 台南凱仔
[這篇文章最後由台南凱仔在 2005/07/06 00:16a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chumf
[quote][b]下面引用由[u]君爸[/u]在 [i]2005/07/05 04:03pm[/i] 發表的內容:[/b] 謝謝 君爸兄的指導! [quote][b]下面引用由[u]friday[/u]在 [i]2005/07/05 05:19pm[/i] 發表的內容:[/b] 網路或許是收集資料方便的地方 [/quote] 謝謝 friday 兄的指正! [quote][b]下面引用由[u]海王[/u]在 [i]2005/07/05 06:37pm[/i] 發表的內容:[/b] 我來斷一斷,基本上兩天了,蛋蛋早就失溫,孵的出來才有鬼........
-- 作者: Amin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umf[/u]在 [i]2005/07/06 05:24pm[/i] 發表的內容:[/b] 您似乎還是很樂觀...祈禱吧!也不想看到孵出來而笑話您,畢竟是生命.... 不同鳥種的雛鳥所需要的飼料不同,先確定是何種鳥再說.基本上人工填餵雛鳥都是以濕飼料為主. 坦白說還是很悲觀.... 但所能做的只能隨時關注您的帖子..無論孵出沒孵出,給個結果知道吧
-- 作者: 海王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umf[/u]在 [i]2005/07/06 05:24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chumf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7/05 08:39pm[/i] 發表的內容:[/b] 謝謝 Amin 提供飼養雛鳥應當注意的事項, [quote][b]下面引用由[u]台南凱仔[/u]在 [i]2005/07/06 00:13am[/i] 發表的內容:[/b] [quote][b]下面引用由[u]海王[/u]在 [i]2005/07/06 10:15pm[/i] 發表的內容:[/b] 不失溫,也難免失去溼度,又不是煎蛋.
-- 作者: chumf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7/06 10:14pm[/i] 發表的內容:[/b] 說實在的,我現在沒有悲觀的權利,正如您所說『畢竟是生命....』,
-- 作者: 海王 我有過一次經驗,因為同事的好奇撿回了鳥蛋,剛好朋友家有孵蛋機(接近孵化,在機器裡待兩天就孵化了),但是孵出來後,真的是會令人傻眼,雖然是斑鳩,但那小鳥的嘴巴,張開約只有0.3公分大小吧,用鳥用奶粉餵養,也想辦法弄了一堆工具,針筒啦,餵食器啦,通通難用,而且餵食密度之高再再讓人難以忍受,勉強餵了兩天,突然死亡,經朋友解剖後發現其消化不佳,而且腸道有問題,有過這種可怕的經驗後,很怕別人再犯相同的錯,先前對您有些不禮貌,實在是覺得您太衝動了些,真是很難啦,您再努力看看吧,祝福那些鳥蛋吧
-- 作者: 君爸
我想 chumf 是真的犯了無心之過,也想盡力彌補,
-- 作者: Amin To chumf : 我沒有太多孵蛋的經驗,或許該多請教那些繁殖寵物鳥的玩家經驗.不知道不同鳥種的孵化經驗能否給予參照價值.趕緊去詢問他們吧 我只有些養雛鳥的經驗...等孵出來再說吧 不過真的希望再也別這樣做了...真的是個錯誤示範 老天保佑...
-- 作者: Amin
[quote][b]下面引用由[u]海王[/u]在 [i]2005/07/07 00:44am[/i] 發表的內容:[/b] 斑鳩雛仔在野鳥內已經算是比較容易養的,但剛孵化來的還是高難度....
-- 作者: chumf
[這篇文章最後由chumf在 2005/07/09 00:12am 第 2 次編輯] 近日看了書,說禽類胚胎發育溫度範圍為攝氏37~39.5度,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7/07 03:50pm[/i] 發表的內容:[/b] 書上說的濕度掌握原則為:『兩頭高,中間低』,即開始孵及快孵化時的溼度要高,孵化初期高濕度使胚胎受熱良好,孵化後期有益胚胎散熱,使蛋殼的碳酸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變成碳酸氫鈣,蛋殼會變脆,以利雛鳥啄殼!
-- 作者: Amin
[這篇文章最後由Amin在 2005/07/09 07:13am 第 1 次編輯] 在你那種簡陋的條件下..你如何翻蛋呢?你是如何能確定何時需要翻蛋呢?你能半夜起來檢查溫度嗎?你又是如何控制溫度與濕度? 我所知道很多孵蛋的親鳥會檢查巢內稻草或泥巴溫度,來調整它孵蛋的姿勢或翻蛋,藉此用以調整孵蛋所需的溫度.那是很精細繁瑣又辛苦的工作.你如何代替呢? 不同鳥種所需求的溫濕度條件都有所差異.前一陣子看此地商業養殖鴕鳥的,摸索其孵化條件,研究了許久才找出規律來.你又如何能確定你現在兩款鳥蛋所需要的孵化條件呢? 丟出這些問題是讓你反思你的行為.. 或許你該考慮買台孵蛋機,從孵小雞學起.以野鳥的生命安危做試驗來學習,是不太恰當.
-- 作者: chumf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7/09 06:39am[/i] 發表的內容:[/b] 另外翻蛋的問題,我目前沒辦法做到像書上說的每3~4小時要翻一次,我是有時間(約4-小時)就翻,深夜也會盡量做到,但是睡過頭就沒辦法了!
-- 作者: chumf
近日看書及上網查資料,我這四顆蛋可能是灰頭鷦鶯Yellow-bellied Prinia(Prinia flaviventris)的! http://e-info.org.tw/topic/bird/Prinia-flaviventris/Prinia-flaviventris.htm 成鳥叫聲
-- 作者: 東港
睡過頭就沒辦法了!
-- 作者: chumf
[quote][b]下面引用由[u]東港[/u]在 [i]2005/07/11 02:30pm[/i] 發表的內容:[/b] 沒錯!有時還是會睡過頭!
-- 作者: 海王
[quote][b]下面引用由[u]chumf[/u]在 [i]2005/07/11 05:56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B3BEB1_BBPB3BEB3_1121431661.jpg] [quote][b]下面引用由[u]海王[/u]在 [i]2005/07/11 06:41pm[/i] 發表的內容:[/b] 謝謝 海王兄 的鼓勵與加油! 將近日看書所得,台灣陸鳥之鳥巢形狀、每巢蛋數、蛋體顏色與斑紋等資料分批整理分享大家!
-- 作者: Amin 只能期望你盡力去彌補所犯下的錯誤了 三個小蛋(紅)困難度比較大,就算孵出來, 雛仔實在太小了..極度悲觀! 三個大蛋(藍)如果真是八哥,先買好活鱔魚(或泥鰍)連骨頭,用絞肉機打成肉泥.先放冰箱備用.另外去鳥店買小雞飼料.到時候加生蛋黃混合成泥去試試. 心理要有準備,八哥也是晚成熟性鳥.一但開始喂雛,你要犧牲你所以白天時間在旁看顧. 晚成熟性鳥不像早成熟性鳥(如雞,鶴等)一出生就長毛就能跑...晚熟鳥出生光禿禿,眼睛未睜開,需要親鳥相當費心照料.如果是八哥,算你運氣好..畢竟是比較熟悉的寵物鳥類,能找到比較多的資料.萬一是其他野鳥,你就麻煩了... 希望在這裡,你能跟塔友們承諾你再也不會有這樣的舉止行為了
-- 作者: swimming
chumf :
-- 作者: chumf
[quote][b]下面引用由[u]swimming[/u]在 [i]2005/07/22 09:40pm[/i] 發表的內容:[/b] 是三個星期了,還是沒有什麼動靜! 昨天拿手電筒照了一下蛋, 原先有點想把其中一個破殼來看看,
-- 作者: focus
應該是孵化失敗了,而非鳥蛋未受精,且也不可能二窩都如此,鳥爸爸功力應不會這麼差,蛋在孵化過程中,受到環境的變化,是會停止生長的,我想樓主也盡力,也該死心了。
-- 作者: Archaean
[這篇文章最後由Archaean在 2005/07/26 03:05pm 第 1 次編輯] 雖然樓主抱持的是一種「研究」的精神,所以帶回來了鳥蛋。有研究及好奇的精神當然好~不是嗎?不過我想拿一句,小時候常常貼在教室上的精神標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句話來提醒一下樓主。因為本身我也是在研究單位學習中,對於任何挑起我們研究興趣的東西,我們當然會有可能感受到強烈的求知慾在作祟;不過必須要知道的是,不論任何的研究都必須盡量先考慮其後果,尤其是當這件事情和生命非常有關係的時候,因為後果常常是不可挽回的。(所以複製人才會未演先轟動呀~遭到這麼多人的反對) 跳回來我們今天在塔內上演的這二場…算悲劇吧,畢盡小鳥最後都再見了(Q.Q)。真正正確的作法,樓主可以參考研究單位發表的文獻,學習一下裡面的做法,像動物園也會出這樣的文獻,這在幾年前我就已經看過他們為了園中天鵝媽媽突然蹺掉,只好為了小蛋蛋的生存做的代孵紀錄,都有出版在他們園內的刊物上。除非是像這種突發事件,或是瀕臨絕種的物種(鳥類)一般人為是不會去干涉其生產、飼育的。最安全、方便又有意義的方法是以觀察的方式,例如您可以在國家地理頻道雜誌等節目可以看到即使是數量稀少的猛禽類的繁殖,仍是以長期駐營觀察的方式進行研究的。不騙您的是,這並非只是為了做節目,這些頻道播放的這些節目都是以他們或與研究單位合資進行的正式研究計劃,都是有正式發表的。並且,想要進行這樣的研究,還必須具有(不敢說「強大」,但是至少要有一定的)動物學方面的背景,甚至為了觀察其食用的東西和環境,必須結合了植物學,生態學等方面的知識。而對於這篇文章的「鳥蛋」更還是要需要的是發育、胚胎學上的了解(不然,誰知道受精了嗎?什麼時候應該要孵化了?該用什麼樣的條件)。因此在一項「研究」背後,需要的是很多的知識累積,現在不是盤古開天的時候了,很多事情,我們不需要像神農嚐百草,不用盲目的去「嚐試」。不知樓主能了解小的的心意嗎?話是越多看起來越又臭又長…希望樓主了解而言盡於此。 給其它的塔內朋友們: 不過,確實是希望類似的事件別再發生嚕…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6940726_1122385241.jpg] 謝謝 focus 及 Archaean 的關心與叮嚀!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7940726_1122385538.jpg] 感覺上蛋清的部分不是很多,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8940726_1122385740.jpg] 蛋黃與蛋清(白)完全看不出有任何血絲,
-- 作者: Amin
[quote][b]下面引用由[u]focus[/u]在 [i]2005/07/26 10:53am[/i] 發表的內容:[/b]
Focus兄的三點意見....我百分百贊同 我也承認chumf的求知精神是值得敬佩,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對 到現在為止,還沒看到他的允諾...這是比較感到遺憾的
-- 作者: Archaean
也認同Amin大的想法,除非是特定的野鳥,否則通常在原生地繁殖的野鳥授精機率都非常高。 只是推測一下下而已…。 如果Chumf大真有心要研究的話,也是好的事情,因為也有很多人士業餘也玩得很好,甚至比職的人好,不過也是要下苦心的~大大如果要「實驗」的話,還是請不嫌煩聽一下小弟拿大大們一直提的,還是請多三思…免得大家心情不好,實驗失敗,大大自已心情也鬱卒呀~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9940801_1123078155.jpg] [quote][b]下面引用由[u]Amin[/u]在 [i]2005/07/27 06:31am[/i] 發表的內容:[/b] Focus兄的三點意見....我百分百贊同 到現在為止,還沒看到他的允諾...這是比較感到遺憾的 謝謝 Amin 這段時間的督促與指導, 二來我現在可能沒有時間, 孵了近一個月,應該算是失敗了!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10940801_1123079039.jpg] 蛋體的鈍端照!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11940801_1123079145.jpg] 蛋體團體照!
-- 作者: chumf [UploadFile=12940801_1123079228.jpg] [quote][b]下面引用由[u]Archaean[/u]在 [i]2005/08/01 01:19pm[/i] 發表的內容:[/b] 只是推測一下下而已…。 如果Chumf大真有心要研究的話,也是好的事情,因為也有很多人士業餘也玩得很好,甚至比職的人好,不過也是要下苦心的~大大如果要「實驗」的話,還是請不嫌煩聽一下小弟拿大大們一直提的,還是請多三思…免得大家心情不好,實驗失敗,大大自已心情也鬱卒呀~ 『剛產下來就被取走了,因為裡面的構成是很脆弱的,所以連發育都還沒發育就停頓了(死了)。』 這三顆跟之前破的那顆一樣,完全看不出有發育(血絲)的痕跡!
-- 作者: Archaean
[這篇文章最後由Archaean在 2005/08/16 08:59pm 第 1 次編輯] 即使這些蛋有受精,遇到環境突然改變的話,很可能馬上就停止其發育的進行,如溫度的改變,鳥蛋遭受震盪等;都很容易就讓發育中的細胞活動停頓或是物理性的破壞。 我也想到,前面大大提到因為時間過久,鳥蛋已經壞掉、液體的蒸發所以血絲的「遺跡」也很容易就分解也是可能;我也推測一點,如果真的是向我上面推測的那樣的話,蛋早就死掉的話,有可能在您孵的這段時間,就已經足夠菌類進入並且開始消化內部的養份,不過目前可能還看不出來,因為在破開的蛋的照片上是沒看到很明顯的真菌或黴菌的跡象,當然可以的話,用顯微鏡觀察看看有沒有也是比較保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