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阿保在 2006/08/05 05:42pm 第 2 次編輯]
-- 作者: maxusa 一花莖至少來花五至七朵
-- 作者: maxusa 植株模樣
-- 作者: W健 既像白毛,敢問其差異性為何?
-- 作者: maxusa
個人淺見如下: 當然許多物種會有產地差異,但是萼片與花莖長度往往是檢索的重要依據;不過還是要進行解剖以及DNA鑑定後將會更為準確。 小小卓見,請各位大大參考指正。
-- 作者: maxusa 注意看它的花絮柄非常長,達七公分以上。(每一著花花絮柄皆如此)
-- 作者: goat
[這篇文章最後由goat在 2005/04/12 11:17am 第 3 次編輯]
-- 作者: SOAVI 請教一下maxusa大大這棵大略採集地點(北, 中, 南部)及海拔(1500-2000m, 1000-1500m...) 因為跟小弟約三年前看過的很接近想確認一下 光一個小小的台灣島就有新種不斷被發現, 很難想像如蠻荒如新幾內亞還有多少未被命名的捲瓣蘭. 手上無法辨認或未命明的本島產捲瓣蘭就好幾個品種. 應該陸陸續續還會有人發表新種才是. 令人期待.
-- 作者: adam
貼一張舊圖, 去年冬天在中部山區約1800m 拍的, 當時被認為是白毛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maxusa在 2005/04/12 03:26pm 第 1 次編輯] 花型和士官長大大曾經貼的類似,不過倒是和yodnom大大其中一株不知名豆蘭的花相似,可惜花梗長度又相去甚遠〈yodnom大大的不知名豆蘭花絮柄極短〉。 會暫定為新種豆蘭實是基於大膽假設的立場,當然也有可能仍是白毛或是白毛的變種,這就必須解剖花的細部構造後再做定論了。
-- 作者: SOAVI 謝謝您提供的資料
-- 作者: goat
[這篇文章最後由goat在 2005/04/12 11:18a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SOAVI 其實不只南部, 台灣中部也有相同的品種分布. 若能實際看到植株, 則根本不會與白毛捲瓣有任何聯想. 姑且不論花本身有相似部分, 因為不論葉子的質地與色澤, 球莖形狀, 甚至生長習性上與南北兩地所產的白毛差異實在頗大. 個人的見解與maxusa兄相同, 認為它應為一新種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maxusa在 2005/04/12 03:27pm 第 1 次編輯] SOAVI兄見多識廣,令人讚佩,的確,本種蘭花台灣中南部山區皆有分佈,之所以會對它產生存疑,其中一個因素在於發現它的地方的旁鄰樹上,有著許多傳統模式的白毛捲瓣蘭,兩者數量相當,然而最重要的在於,當本種豆蘭盛開之際,隔鄰的白毛捲瓣蘭卻絲毫沒有一點動靜,連花苞都不見半朵,因此基於小心假設的立場,暫時將本種豆蘭歸為不明種。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maxusa在 2004/04/27 03:14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maxusa在 2004/04/27 03:18pm 第 1 次編輯] 不過仔細看唇瓣的彎曲狀,以及蕊柱先端的細長臂,這點卻極似白毛。
-- 作者: maxusa 側萼片長度約10公釐,和白毛差不多
-- 作者: maxusa 蕊柱約2.5公釐,先端明顯有兩條細長的臂狀突(arm)
-- 作者: maxusa
唇瓣約4公釐,稍大於白毛的2-2.5公釐
-- 作者: maxusa 上萼片近4公釐
-- 作者: maxusa 花瓣約2.5公釐
-- 作者: maxusa 假球莖間距也類似白毛,約1-2.5公分,花序柄上生兩苞片(圖中只照到一片),這也和白毛一樣。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maxusa在 2004/04/27 03:33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maxusa在 2005/04/12 03:28pm 第 1 次編輯] 當中唯一的遺憾是無法細看它的花粉塊與柱頭,這個就需要專業的顯微攝影來觀察了,以上小小卓見,請各位大大參考指正。
-- 作者: ARAIN 感謝maxusa的用力說明類似白毛捲辦的sp豆豆,趕快回去看家裡的豆蘭是不是有動靜哩? :em04:
-- 作者: 阿保
恩恩........我不是撥個位冷水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maxusa在 2004/04/27 06:31pm 第 1 次編輯] 另外也謝謝阿保大大的冷水,我想一開始僅以外觀來判定此棵豆蘭是稍微有點草率,在經過簡易解剖後,也的確和白毛有許多相似處(當然也有不同處),可是最終的定論可能得靠染色體比對才能真正的確定身分。 於此我想再度贅述一下個人小小的看法與心得,我在判別蘭花上始終遵循著三步曲,一是外觀判斷、二是花部解剖,如果前述二項都無法確定種別時,再靠比對染色體來做最終的確認。因此大膽假設一直是我在求知過程中的必經步驟,但是對於此篇文章標題似乎稍稍武斷了些的疏失,僅向阿保版大及諸位大大致歉。
-- 作者: 阿保
NONO
-- 作者: Dendrobium
有一段時間沒有上塔內討論了,
-- 作者: goat
哇!哇,沒想到引出這麼多高手,分類是一竅不通,還是交給專家吧!
-- 作者: Dendrobium
阿保版主貼出的”還在鑑定的豆”,看來與maxusa兄貼的
-- 作者: 阿保
恩....
-- 作者: ad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maxusa[/u]在 [i]2004/04/28 03:28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maxusa 說來慚愧,對於Bullbophyllum electrinum(中名:長軸捲瓣蘭or毛萼捲瓣蘭)我亦所知有限。不過goat大大所摘錄的「太魯閣國家公園蘭科植物群落調查」中對此豆蘭的描述應該已經非常完整,再比對蘇教授手繪之線描圖,和阿保版主所貼之圖在某些特徵上亦有相當接近之處,可惜阿保版主未能將較詳細的植株資料公佈,以致無法進一步確定是否真的就是Bullbophyllum electrinum,不過等阿保版主麻煩完研究人員後應該就會有較明確的答案了。
-- 作者: 野乙女
大自然的婚禮很難講,我的綠花寶石開出的花,經野生蘭業者看過後說不是綠花,植株可以說一模一樣,花的顏色差一些微,其餘皆同。不想那麼多嘍,當她是變種的,
-- 作者: bassget
這棵是否與您貼的一樣
-- 作者: bassget
正面.......
-- 作者: maxusa
對於這個蘭花的探討,讓我不覺然想起蜥蜴中正蜥科中的台灣草蜥與蓬萊草蜥,兩者差異微乎其微,但就某些特徵而言卻是實實在在的兩個不同種。
-- 作者: goat
[這篇文章最後由goat在 2005/04/12 11:20a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maxusa goat大大這棵太勁爆了,側萼片竟然如此之長,還真是頭一回見到,希奇希奇!
-- 作者: goat
[quote][b]下面引用由[u]maxusa[/u]在 [i]2004/05/19 02:17am[/i] 發表的內容:[/b] 可能拍照角度的關係吧!實際尺寸蠻小的,或者因為養分都被這朵搶走了,因為同花梗另一朵尺寸還不到這朵的一半..若不論尺寸的話,其實跟白毛非常接近
-- 作者: maxusa
攝影角度不至於影響這麼大,我想右邊那株肯定會吸星大法,養分全摟走了說。
-- 作者: maxusa 千呼萬喚,白毛終於開花
-- 作者: maxusa 側照
-- 作者: maxusa 特寫1
-- 作者: maxusa 特寫2
-- 作者: maxusa 總共來花8梗,5梗為2朵花、2梗為3朵花,只有這梗來花4朵
-- 作者: maxusa 植株1
-- 作者: maxusa 植株2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maxusa在 2004/05/26 02:52am 第 3 次編輯]
-- 作者: maxusa 白毛與疑似白毛比較──上萼片,兩者皆在3至4mm之間,但疑似白毛者形體較為尖三角,白毛則為橢圓形
-- 作者: maxusa 白毛與疑似白毛比較──花瓣,兩者皆在2至3mm之間,但是白毛花瓣密生之鬚毛較短,疑似白毛者則非常長
-- 作者: maxusa 白毛與疑似白毛比較──唇瓣,白毛僅2至2.5mm左右,疑似白毛者可達4mm,這是差異較大的地方之一
-- 作者: maxusa 白毛與疑似白毛比較──柱頭,疑似白毛者柱頭臂狀體較大且厚實,反之白毛則非常纖細短小,這也是差異較大之處
-- 作者: maxusa 縱觀上述比對,白毛與疑似白毛者仍有部分型體上之差異,尤其是分類上最為重要的唇瓣、花柱與萼片,基於實事求是的前提,個人咸信此兩種若在穩定的差異下,應為不同的兩種豆蘭。 當然這是小弟土法煉鋼的不成熟比對方式,是否真如小弟判斷,還有賴專業人士以染色體或DNA辨別法加以辨察。 也或許這兩個豆蘭間的疑問只是小弟庸人自擾罷了,但是放眼台灣,佔地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島上崇山峻嶺,生態物種極其豐富多變,當中還有許許多多未為人知的物種,也因此小弟總是抱著謙卑學習的心情去看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對於本篇疑似新種豆蘭的發表,小弟僅是將自身的疑惑提出供大家探討,如果有所謬誤,還請諸位先進原宥指正。
-- 作者: ARAIN 這是goat兄那兒炸來的!跟maxusa大大所貼的疑似新種豆蘭滿相近的 :em25:
-- 作者: wecan
[quote][b]下面引用由[u]ARAIN[/u]在 [i]2004/05/26 09:50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Dendrobium
看了maxusa 兄精彩的花朵解剖比較說明,個人也傾向認為,
-- 作者: 塔內
[quote][b]下面引用由[u]maxusa[/u]在 [i]2004/05/26 01:56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maxusa在 2005/04/12 03:31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maxusa
[quote][b]下面引用由[u]Dendrobium[/u]在 [i]2004/05/26 05:46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maxusa
[quote][b]下面引用由[u]塔內[/u]在 [i]2004/05/26 08:11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goat
真是太精采了,maxusa大大的精神真是令人佩服
-- 作者: maxusa
[quote][b]下面引用由[u]goat[/u]在 [i]2004/05/27 08:55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阿保 看來大家的腳都養了 :P
-- 作者: 阿保 還有佩服maxusa 的精神
-- 作者: maxusa 多謝阿保版主的歐樂
-- 作者: maxusa
[這篇文章最後由maxusa在 2004/05/28 02:51am 第 1 次編輯] 閒閒沒事,再把這種不同花色的白毛解剖和疑似新種豆蘭比較一番,請大家參考。
-- 作者: maxusa 咖啡紅的花色,側萼片一如傳統白毛般在先端膨脹成囊
-- 作者: maxusa 側萼片,長度和疑似新種差不多,但是兩者先端卻大異其趣,疑似新種尖縮,白毛卻膨脹成囊袋狀
-- 作者: maxusa 上萼片大小也和疑似新種相近,但是兩種白毛的皆為橢圓形,疑似新種卻為明顯的三角形 圖中為同一上萼片,一是正面,一為反面成杓狀
-- 作者: maxusa 本圖為花瓣,被毛部分和上萼片一樣細短,但是疑似新種豆蘭在上萼片與花瓣部分的被毛卻長而捲曲,這點是白毛與疑似新種之間較大的差異之一。
-- 作者: maxusa 同樣的,白毛不管花色,唇瓣長度皆在2mm上下,然而疑似新種豆蘭唇瓣的長度可達4mm左右,這點也是較大差異之一
-- 作者: maxusa 還有同為較大差異之一的花柱,白毛不論花色差異,花柱柱頭的臂狀體皆較為纖細,疑似新種者卻非常壯碩,這一點和唇瓣在分類中相當重要,這也是小弟懷疑新種的最大原因之一
-- 作者: maxusa 拉拉雜雜扯了一大堆,希望諸位大大莫嫌無趣,實在是因小弟未找出答案前焦躁憂慮、寢食難安,若是傷了諸位賢拜的眼神與腦力,還請多多包涵為禱。
-- 作者: Dendrobium
maxusa兄一路來探討 "疑似新種豆蘭" 的實作努力, 自己深感佩服,
-- 作者: maxusa
Dendrobium大大太抬愛了,小弟純粹是興趣使然,獨樂樂不如眾樂,把心得和所有的愛好者分享是一種快樂。
-- 作者: goat
我覺得不太可能與紫紋混種,雖然花期一樣,產區也重疊,原因有二
-- 作者: goat 再一張拍不好的生態圖
-- 作者: maxusa
[quote][b]下面引用由[u]goat[/u]在 [i]2004/05/31 10:06am[/i] 發表的內容:[/b] 就小弟的觀察,在發現疑似新種的產區,白毛與紫紋的數量相當,但都多於疑似新種,這個說法並不代表絕對有雜交的可能性,不過把這三種處於一處,花期又重疊的豆蘭做番比較也還是挺有趣的啦。
-- 作者: maxusa 補上紫紋捲瓣蘭花圖以及解剖圖供大家參考
-- 作者: maxusa 花部較特寫畫面
-- 作者: maxusa 花型
-- 作者: maxusa 側萼片,長達13至14mm,皆長於白毛與疑似新種的10mm
-- 作者: maxusa 上萼片,接近5mm,亦大於白毛與疑似新種,但被毛狀況類似
-- 作者: maxusa 花瓣,2至3mm,大小與白毛及疑似新種接近,邊緣亦密生被毛
-- 作者: maxusa 唇瓣,約3至3.5mm,這個大小介於白毛與疑似新種之間
-- 作者: maxusa 花柱,大小和白毛與疑似新種接近,然柱頭部分的臂狀突則和白毛一般纖細,不如疑似新種的粗狀
-- 作者: maxusa 以上紫紋解剖,小弟覺得有部分地方是和白毛與疑似新種稍稍雷同,但究竟彼此間存在著一種什麼關係,小弟不敢妄加論斷,只是覺得同產地、同花期的三種植株會不會有所交集呢?這點似乎剖耐人尋味的。 以上沒有任何預設立場,僅供各位前輩先進參考。
-- 作者: felix Bulbophyllum albociliatum, (Tang S.Liu & H.Y.Su) K.Nakaj. 1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