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台灣原生蘭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51)
--- [求助]小花羊爾蘭之2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51&topic=1957)


-- 作者: u1783
-- 發表時間: 2007/12/20 08:13pm

不好意思.也許圖片該清楚一點.
麻煩各位大大.謝謝[UploadFile=A4pAAE11_1198152755.jpg][UploadFile=A4pAAE12_1198152776.jpg]


-- 作者: pumayeh
-- 發表時間: 2007/12/20 11:50pm

有可能是川上氏羊耳蒜,但具體身份,還需專家來說明∼


-- 作者: yodnom
-- 發表時間: 2007/12/21 00:47am

樹葉羊耳蒜(Liparis laurisilvatica)
它可能不是真正的小花羊耳蒜(Liparis cespitosa)


-- 作者: 三道
-- 發表時間: 2007/12/21 04:0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三道在 2007/12/21 06:04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yodnom[/u]在 [i]2007/12/21 00:47am[/i] 發表的內容:[/b]
樹葉羊耳蒜(Liparis laurisilvatica)
它可能不是真正的小花羊耳蒜(Liparis cespitosa)
[/quote]
還頭一次聽過呢!. :em11: .猜想樹葉這個名子大多是因為她的花瓣像樹葉吧?..疑??和伏石葦長在一起喔!.海拔不高。 :em11: ....不過..她的外表和他的"卵扒 '還真叫人懷疑。 :em14:
第2次編輯的原因是越看越像?除了生的位置外。偶的是雲霧帶樹冠層拍的有點糢糊是只有一隻手可用,做比例的是由身上隨意抓來的螞蝗。(吸飽狀態)黏在葉子上的。 :em01: [UploadFile=B7D3A4F9201414_1198231300.jpg][UploadFile=B7D3A4F9201417_1198231328.jpg][UploadFile=B7D3A4F9201424_1198231355.jpg]


-- 作者: u1783
-- 發表時間: 2007/12/22 08:43am

三道大大.我的是在雲霧帶
樹幹中層發現的.
基本上若照著檢索來看我懷疑事小花
不知您的意見如何?謝謝


-- 作者: 三道
-- 發表時間: 2007/12/22 01:0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u1783[/u]在 [i]2007/12/22 08:43am[/i] 發表的內容:[/b]
三道大大.我的是在雲霧帶
樹幹中層發現的.
基本上若照著檢索來看我懷疑事小花
不知您的意見如何?謝謝
[/quote]
賣叫偶大大~。因為基本上偶也不知道你這是什麼東西,偶的是啥嚜?偶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因為剛好您的有開花照片讓偶想起以前也有拍到同樣的東西,(那外表和比例簡直一模一個樣兒),就這麼單純。而~偶知道的伏石葦的海拔通常不高,這更加令偶懷疑偶看到的(因為沒見過花)是否是樓上的亞德兄所提到的樹葉羊耳蒜。同樣也困擾了很久。
另外..小花偶常見。川上氏也見過,但!.印象不深..也就是說你的(樹葉羊耳)和偶的因該是同樣的東西,差就差在海拔和環境不同咯~。 :em07:


-- 作者: 寮下
-- 發表時間: 2007/12/22 01:30pm

在中部某山區也看過,長在岩壁上與一葉蘭混生
原以為是小花羊耳蒜。


-- 作者: u1783
-- 發表時間: 2007/12/22 10:55pm

感謝各為回應.謝謝


-- 作者: yodnom
-- 發表時間: 2007/12/23 02:44am

[這篇文章最後由yodnom在 2007/12/23 02:57am 第 3 次編輯]

故事有點長。
依據楊智凱(2006)對台灣廣義羊耳蒜屬植物進行的深入研究,近年台灣蘭科相關文獻所稱之「小花羊耳蒜」([i]Liparis caespitosa[/i]),亦即u大所貼照片之物種,應重新訂正為[i]L. laurisivatica[/i]。
那台灣還有沒有[i]L. caesipitosa[/i]?
有。
L. caesipitosa早在1899年已由日人在台灣北部採得並由早田文藏正確鑑定出學名;但由於真正的L. caesipitosa在台灣並不多見,往後的研究者又將福山伯明發表的L. laurisivatica併入,導致這兩個物種長期以來的混淆。事實上,它們型態雖然接近,卻仍然可以清楚分辨。
L. caesipitosa的長相,可參考林維明先生在其圖鑑上報導之「小小羊耳蒜」與「桶後溪羊耳蒜」。

我們對於中文名稱的決定一直沒有明確的規範。在這兩物種學名釐清後,基於「小花羊耳蒜」繼續使用在任一物種上可能造成的混亂情況,或許可考慮以現有其他中名取而代之。
小弟於前文稱L. laurisivatica為「樹葉羊耳蒜」,乃取其學名之義,同時亦為該物種最早出現的中名(早於「小花羊耳蒜」)。
至於L. caespitosa則建議參酌中國植物誌使用的名稱「叢生羊耳蒜」,此名亦由學名直譯而來,兩岸交流時也較為方便:P。

三道大哥貼的物種還要查證看看,有些角度看起來似乎有兩片葉子...可能還是L. nakaharai, L. kawakamii, L. nokoensis這個種群的成員。


-- 作者: pumayeh
-- 發表時間: 2007/12/23 11:16am

學術洗禮,謝謝Yodnom大的解說。
這些羊耳蒜外表又超像,卻又不太一樣,或許真要好好來研究了∼


-- 作者: 三道
-- 發表時間: 2007/12/23 11:26am

先Q~雅德  :em25: 翻了中國的植物內的叢花羊耳蒜。 :em11:  原來L.cespitosa 的分部是這麼廣。非洲  亞洲 太平洋熱帶地區。看來要做這種東東的分佈調查恐怕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待全盤了解時骨頭都可以拿來打鼓了。
:em01: [UploadFile=F1000027_1198380402.jpg]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