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4/11/19 01:59pm
2015年鹿子孵種記錄 103年11月19日中午收到小橫笛君寄來的種子52片 立馬種入6個飲料杯 杯口10公分 杯深17公分 北底打幾個洩水孔 有一個水盤 有一個蓋 在孵芽期及小苗階段會蓋上蓋子保濕 放在明亮的廊下 中午時的陽光會照射30分鐘 家裡真的喬不到又明亮又不會照到太陽又方便照顧的戶外地點 不過秋冬季也沒幾天有陽光 一天會噴水幾回保濕 介質用苔蘚層 在野外春季時長得很茂盛的一大片苔蘚 在盛夏時乾枯了 這些鏟下當介質 基本上根部都還抓著土 種子飄落在介質上 不覆土 有的落在土表 有的落在土縫 一切都是它的運氣[UploadFile=7_1416376711.jpg][UploadFile=8_1416376729.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4/12/16 08:38am
第20天12月9日挖開3盆取出23顆種子放在夾鍊袋中噴濕保濕催芽 夾鍊袋中只有種子沒有其他介質 種子完全噴濕後多餘的水倒掉封口密封保濕 倒水時留意種子隨水流出必須回收 每隔3天再噴水一次替種子洗澡也沖洗掉不確定的物質 所以袋中的濕度是90%至100% 袋子放在戶外不會日光直射的亮處 種子要成苗必先出芽 放夾鍊袋中催芽就是就是在監看出芽這個關口 第27天12月16日發現首芽 這個種子會馬上移入盆中 在前面提到的飲料杯中的苔蘚層因多次淋水已沉積移位趨穩定狀態 會用筷子挖個小洞 種子移入後覆2mm的土粉 保濕會用噴霧的方式 杯口一樣加蓋保濕直到小苗高高站起 慢慢可以容忍陽光直射 關於用苔蘚層孵種應該要大量淋水讓土層崩陷成穩定狀態再播種 這次播種有些種子深埋土層下我看他是沒機會了[UploadFile=01_1418690249.jpg][UploadFile=02_1418690270.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4/12/22 06:16pm
第31天12月19日第2顆芽發現 這顆種在紅土杯中 這批種子會種在各式各樣的介質中 我也想找出方便取得又堪用的介質 當然像粗沙細沙等見面就打槍的介質是不會用的 這個紅土看起來像粗沙狀 捏下去會粉碎成粉末 有點像顆粒土 排水性很優 在野外腎蕨和桔梗蘭會長在上面 試看看合不合[UploadFile=11_1419243468.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4/12/22 06:19pm
第32天12月20日封口袋中的種子改放在盒中的水草上催芽 盒是透明膠盒底部有洩水孔有水盤有蓋保濕 水草是粉屑狀充分澆水後整平 種子整齊的排列水草上方便檢視是否出芽 一出芽會馬上植盆中[UploadFile=12_1419243565.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4/12/22 06:20pm
第34天12月22日第3顆芽發現 這顆種在蕨林土+鎚爛的老檳榔+蕨根的組合盆中 腎蕨林下的土 基本上是黏質土 因為豐富的有機質所以成團粒狀 看起來很優良 但是要跑很遠才拿的到 所以要開發其他的土 老檳榔 棄養的檳榔樹下會發現自然落下的檳榔熟果 鎚爛後撕碎 性狀像椰纖 主要用在組合盆中當作粗骨材改良排水 蕨根 可能是山蘇的根 細細的很堅韌 已存放很久所以這次把它用掉 我不覺得它有甚麼重要的作用 比例上土比檳榔約30比70 沒有檳榔這個粗骨材這個盆會嚴重積水 所以一直塞入檳榔來改善排水 再三澆水來確認疏水性 不行就重新翻盆再次拌合介質 我覺得這個介質組合可能會成功 特地買了一個盆 寬24.5深20公分 規劃這個盆要種10顆 這個盆是這次孵種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盆 其他的盆並不指望能否成功 這個盆不種伴生植物 因為小小的移位很方便 其他有更大的盆種滿腎蕨待命中 不過介質都是方便取得的介質 [UploadFile=13_1419243621.jpg][UploadFile=14_1419243633.jpg]
-- 作者: JuanFe
-- 發表時間: 2014/12/23 01:15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張淑申[/u]在 [i]2014/12/22 06:20pm[/i] 發表的內容:[/b] 老檳榔 棄養的檳榔樹下會發現自然落下的檳榔熟果 鎚爛後撕碎 性狀像椰纖 主要用在組合盆中當作粗骨材改良排水 [/quote] 真是好方法,我都沒想到,這樣就可以省下椰纖維的錢了。 如果要碳化它的話就是把它放到炭火上烤胡。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4/12/23 08:45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JuanFe[/u]在 [i]2014/12/23 01:15am[/i] 發表的內容:[/b] 真是好方法,我都沒想到,這樣就可以省下椰纖維的錢了。 如果要碳化它的話就是把它放到炭火上烤胡。 [/quote] 老檳榔樹在山腳很常見 這些落果是完全沒人要的東西 鎚爛後不要撕碎拌入土中對改善疏水通氣好用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4/12/25 10:42am
第36天12月24日第4,5,6顆芽發現 立馬植入蕨林土盆中 現在植入方式有些改變-- 用筷子刺出一個1.5公分的孔穴 種子放進去不再覆蓋土或其他介質 這樣可以繼續穫得光線 孔穴的環境也很容易保濕 原先直接土植於盆中的26顆種子也挖出放在水草盒中催芽 我認為在這個環境中可以得到光線和水份更好的對待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4/12/27 08:23am
第39天12月27日第7,8,9,顆芽發現 立馬植入蕨林土盆中 植入方式又變了-- 考量新生芽的著根問題 這次種子置放土面上 澆上一層泥漿 以噴水壺噴水洗出種子上的泥 所以現在種子能見到光線而新生芽根埋在泥漿中 土壤中的黏粒泡水就能變成泥漿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1/05 09:10am
第48天1月5日出苗數達19芽 有4籽翻盆時失蹤有4子沒有種仁所以母本數降為44,目前出芽率43%,小苗成活率95%. 進度最前面的是首芽,子葉站起來了,有8芽拉弓狀態有9芽還在初生芽狀態 蕨林土盆共植7芽有一芽芽端爛了,這種土是否保水性太強??因為每一盆都是重水伺候 在山區產業道路路邊找到一堆枯枝落葉爛掉轉化成的腐葉土,搬回家後網籃篩過使用,粗料放盆下疏水,細料放盆上方便幼芽著根,這種質料很像是培養土,天然的培養土,疏鬆透氣質輕,心中又寄予濃濃的期待.[UploadFile=01_1420420232.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1/12 07:26am
第49天1月6日出苗數達22芽,出芽率正好是22/44=50% 第52天1月9日出苗數達23芽,出芽率23/44=52%,出芽變緩了,由第27天至52天這個25天的區間或可視為密集出芽區間. 種在苔蘚土盆中的一顆新芽芽點爛了,原因不明,同盆其他兩小苗長勢正常,小苗存活率21/23.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1/18 07:32pm
第59天1月16日出苗數達29芽,出芽率是29/44=66% 小苗存活率27/29. 後期出芽的種子都種在腐葉土中,植入後15天子葉能挺立站起,更早期出芽的種子是種在山紅土或蕨林土上,很多都維持在拉弓狀態,終於,挖開檢查根系發育情形,果然,根系發育很貧乏,除了苔蘚土維持觀察外,其餘介質都改用腐葉土因為檯面上腐葉土表現最好,而苔蘚土還懷抱一些期待幻想.[UploadFile=0116_1421580716.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1/25 08:33pm
第66天1月23日出苗數達30芽,出芽率是30/44=68% 小苗存活率28/30. 都尚未看見真葉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1/31 06:42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張淑申在 2015/02/01 08:32am 第 1 次編輯]
第74天1月31日確認2株已長出真葉 這2株應是第3,4芽 初始是種在蕨林土因成長緩慢又改種在腐葉土 圖為出芽第40天拍的真葉照 未再發現新出芽的種子 小苗存活率28/30. 現已不再用苔蘚土 所有小苗都改種在腐葉土 雖說小苗不宜挖挖種種 不過我這些改種過的小苗都還活的好好的 腐葉土依據樹種來源及腐熟程度會有些差異 還在四處留意搜集中 但是對毒他作用榜上有名的樹種還是要謹慎保守一些 [UploadFile=0131_1422700909.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2/08 06:18pm
第11週2月8日小苗存活率28/30 準備了鹿子要長久居住的窩 270*330的桶 底部上方2公分的地方打個排水孔 底層1/3部份填充保麗龍碎片 主要是避免介質堵住排水孔同時節省一些介質 中層1/3倒入腐葉土過篩後的粗料 完全不會滯水 倒是會擔心著根不良 粗料上方植入腎蕨 同時倒入腐葉土過篩後的細料 頂層離盆頂有2公分方便澆水 有10株已先植於此生態盆 剩下的繼續留在小盆中養球 預計暑假過後再移入生態盆 現在已開始施用薄肥 花*5號3000倍每天餵一點 [UploadFile=020801_1423390654.jpg][UploadFile=020802_1423390665.jpg][UploadFile=020803_1423390678.jpg][UploadFile=020804_1423390691.jpg][UploadFile=020805_1423390704.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2/19 09:16am
[這篇文章最後由張淑申在 2015/02/19 11:01am 第 1 次編輯]
2月19日第90天3足月彙整報告 出芽率是32/44=73% 這2天又有2株新芽冒出 小苗存活率27/32 進度最好的是長一片真葉 有9株 這個腐葉土正確說其實是腐熟或半腐熟的枯枝落葉 感覺就像木屑 看來不算好用 應該要尋找其他配方 不長真葉其中一個原因是根系受損發育不良 因為介質不對搬家換介質所以傷到根 傷到根了後勢也不樂觀 薄肥也不再密集施用 2星期澆一次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3/02 08:39am
2月28日第99天又有一籽發芽 出芽率是33/44=75% 小苗存活率27/33 陸續又有小苗長出真葉 終於有一株長出2片真葉 這株並不是先發芽或先長真葉的那一群 這株只是發芽比較慢 不過成長速度最快 葉子長的好表示根系長的好 根系的發育又和介質息息相關 所以重點還是在介質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3/22 03:11pm
3月19日第120天 大部份都長出真葉 可是大部份葉子是黃白色的 不正常 是因為這種天然木屑不好用還是因為曾經澆過化肥? 已經不再用純天然木屑 現在用新的新介質是路邊水窪坑中的沉積土 是沙質土中拌有大量的腐質成份 顏色是濃棕色 因為上面長了很多的野草幼苗 可能堪用吧 那些原先種在杯中的黃白小苗都改種在這種土中 一樣準備了一個盆也植入腎蕨 移植過程中發現這些黃白小苗都沒啥根 曾經移入10株到270*330的生態盆 也不是每株都長的很好 只有3株算很強健 上層這些介質由何處而來已不太確定 真是浪費了這段過程的時間 [UploadFile=tn_DSCN7626_1427008295.jpg][UploadFile=tn_DSCN7631_1427008310.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6/03 11:28am
小苗6足月盤點 存活的剩10株 有2株較為健壯現為3葉長在生態盆中 這批苗中就指望他們兄弟倆了 生態盆位於房屋南側 現在接近夏至之時自中午起有半天直接日照 由於腎蕨生長很茂盛可稍為遮陽所以不打算移動盆子 其實是春夏秋冬都不想移動盆子 [UploadFile=tn_DSCN8227_1433302054.jpg][UploadFile=tn_DSCN8228_1433302064.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09/20 10:30pm
第9月 1棵小鹿醒了 葉尖剛出土面的時間是9月14日 這桶放在避日處曾施肥又常澆水 腎蕨長得非常茂盛 [UploadFile=tn_DSCN8344_1442759402.jpg][UploadFile=tn_DSCN8346_1442759415.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10/12 06:20pm
到今天已發現4隻小鹿醒了 3隻在生態腎蕨桶 另一隻在另一個小盆 生態腎蕨桶的植料是天然腐葉土之類的物質.確定不會板結也對這桶寄予厚望.現在的做法是在這桶有機肥重重的下.希望在最短的時間把球養大開花結果.有機肥是台肥2號有機質肥料.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12/09 04:30pm
12個月後.1年前的種子發芽了 這是一直待在密閉孵芽盒中的種子 介質是水草.保濕了12個月也沒爛掉 放在面南的廊下 冬天的午後陽光會直射[UploadFile=tn_DSCN9150_1449649819.jpg][UploadFile=tn_DSCN9151_1449649833.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5/12/09 04:36pm
第12個月 有5株小鹿存活 有一株雙葉4株單葉 有2株葉片偏小 可能某天就悄悄的消失了[UploadFile=tn_DSCN9153_1449650144.jpg][UploadFile=tn_DSCN9155_1449650157.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6/01/10 10:42am
1050110 第13個月 水草盒中又有一仔發芽 這盒中殘留6仔已有2仔發芽 可以證明鹿子種子的壽命在一年以上 水草盒存放位置在面南的廊下 冬天時也會被陽光掃到 不過盒中常時保濕 乾儲或濕儲會不會有差別影響?? 腎蕨仿生態盆中一年足歲鹿子有7棵 其中有2片葉以上的有3棵 只要這3棵能順利成長 這盆在1-2年後也能成為開枝散葉的生產基地[UploadFile=tn_DSCN9256_1452393780.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6/02/17 05:17pm
1050217 水草盒中1月又有4仔發芽 這盒中殘留6仔已有6仔發芽 發芽率百分百 到目前我對鹿子發芽的認知 1...發芽需要光線 埋在土裡可能是錯的 應該放在土表 2....應該常時保持環境的高濕度 未來如果再孵鹿子的話我的規劃做法 找個花盆裝上喜用的介質 介質上鋪一層水草 種子鋪水草上 完全噴濕後套袋或包保鮮膜保濕 花盆正中先埋入一飲料杯 另外以同樣的飲料杯培養腎蕨 這個腎蕨會在9月小鹿醒時改植入盆中 百合與腎蕨一向相處很愉快 腎蕨要之後才植入是因為這盆要套袋保濕 盆面必須平整[UploadFile=tn_DSCN9535_1455700663.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6/03/27 02:56pm
第15個月有2株長出直立莖[UploadFile=tn_DSCN9940_1459061778.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6/05/16 12:03pm
第17個月仍然是2株長出直立莖 一支是40公分 另一支是25公分 看起來長勢強勁 其他未長出直立莖的植株正顯現黃葉即將休眠[UploadFile=tn_DSCN0168_1463371431.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6/07/06 07:54am
105年7月6日 第19個月仍然是2株直立莖 一支是40公分 另一支是25公分 看起來長勢強勁 部份葉片因強烈的半日照有明顯的晒傷.不過我不想移位或遮掩[UploadFile=tn_DSCN0435_1467762860.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6/08/04 09:13pm
105年8月4日 第20個月 夏至過後直接日晒的時間變多了.危險級的紫外線把葉片嚴重烤焦.這2株還是耗在那裡.[UploadFile=tn_DSCN0760_1470316418.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6/08/16 12:16pm
105年8月16日 第20個月 有一枝乾掉了.希望只是因太陽太大休眠.另一枝隱身腎蕨中的還保有綠葉.[UploadFile=tn_DSCN0930_1471320948.jpg][UploadFile=tn_DSCN0932_1471320961.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6/11/04 08:54am
105年11月4日 前些時候只有一株醒來.連續幾天新冒出的芽都被小蝸牛吃掉.整桶移進屋簷下.停止了蝸牛的加害.[UploadFile=tn_DSCN1191_1478220876.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6/12/10 10:46am
105年12月10日 第24個月 剩3株進入第3個生長季.葉片蠻寬大的.這次應該會開花了.腎蕨長的非常茂盛.整個桶面塞滿滿腎蕨枝幹.鹿子只能從桶邊擠出一條生路.腎蕨枝幹曾大幅修剪以便讓鹿子晒到直接陽光.[UploadFile=tn_DSCN1370_1481338000.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7/01/09 01:49pm
106年1月9日 第25個月 剩3株進入第3個生長季.有一株明顯長出直立莖.這個生長季有可能開花結果.開始有得失心了.[UploadFile=tn_DSCN1884_1483940984.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7/02/16 06:10pm
106年2月16日 第26個月 有2株長出直立莖.[UploadFile=tn_DSCN2209_1487239813.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7/05/11 11:52am
106年5月11日 第29個月 有3株長出直立莖. 有一株應是來花苞了 目前盆擺放的地點中午至傍晚能直射陽光 這一盆差不多不施肥[UploadFile=tn_DSCN3131a_1494474742.jpg][UploadFile=tn_DSCN3129b_1494474753.jpg]
-- 作者: 張淑申
-- 發表時間: 2017/08/23 06:13pm
106年8月23日 第33個月 在6月時這盆2株較大的直立莖被太陽晒到乾枯就消失了.最小的一株在8月初也乾枯消失了.一個多禮拜前發現盆面出現一個大芽苞.完全沒概念那是啥東東.今天看這樣子才恍然大悟有一球醒了.本來這盆要放棄了.現在又可以再期待一年.不過明年5月這盆會移到避日的屋簷下.我這裡夏天的紫外線是危險等級的. 這盆因為要照顧腎蕨每天早上都會澆水.也許是它很快就醒球的原因.[UploadFile=lily_150348318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