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植物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3)
--- [ 台灣原生植物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45)
---- 關於「蒺藜」和「台灣蒺藜」的辨識問題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4267)


-- 作者: peterbhong
-- 發表時間: 2007/12/04 12:54pm

茲於另一篇文章曾張貼以下兩張實拍照片,並提出關於「蒺藜」和「台灣蒺藜」的辨識問題,今重新發表獨立的新文章如后,懇請各位高手、專家不吝指正。感謝您!

[UploadFile=jili_terrestris__1196743903.jpg][UploadFile=jili_terrestris__1196743914.jpg]


-- 作者: peterbhong
-- 發表時間: 2007/12/04 12:5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peterbhong在 2007/12/04 12:55pm 第 1 次編輯]

依據行政院農委會印行之《臺灣維管束植物》記載:「小葉長橢圓形,長於 1.5 cm,先端鈍至圓者,為台灣蒺藜;小葉卵狀披針形,短於 1.2 cm,先端銳至鈍者,為蒺藜。」

我拍這兩張為實際植株照片,還特地用尺量過,正常成熟的每片小葉均長於 2 cm,符合「小葉長於 1.5 cm」的條件,理論上應該是台灣蒺藜;但每片小葉先端明顯有尖突,不具「先端鈍至圓」的特徵,似乎又有矛盾,不該為台灣蒺藜。

原文摘要如后-

TRIBULUS 蒺藜屬

匍匐性多毛草本。羽狀複葉對生,其中一葉減縮而較小。花單生葉腋,黃色;萼片 5 ;花瓣 5 ;雄蕊 10 ,成 2 輪,外圈花絲較長。離果 5 稜,常具棘刺或疣突。台灣有2種。

T. taiwanense (台灣蒺藜) :
小葉長橢圓形,長於1.5 cm,先端鈍至圓

T. terrestris(蒺藜):
小葉卵狀披針形,短於1.2 cm,先端銳至鈍

台灣蒺藜:
匍匐性、多毛的大草本。複葉長達 7  cm;托葉4;小葉4 - 8對,歪基,先端鈍至圓,稀為銳尖,全緣,被貼伏長毛。果具多數芒刺,可附於動物毛皮。產於澎湖及中南部海濱沙地。

蒺藜:
長蔓性、多毛的草本。複葉長達 5  cm;托葉4;小葉 5 – 8 對,歪基,先端銳尖至鈍,明顯具緣毛,被貼伏毛。果的每一分果具2長2短的芒刺。產於澎湖及中南部海濱沙地。

原文網址: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vascular/3/book1/110.HTM

(請繼續看下篇文章)


-- 作者: peterbhong
-- 發表時間: 2007/12/04 12:55pm

另根據非常權威的《Flora of Taiwan》,該書 TRIBULUS(蒺藜屬)只列出 2 種植物,分別如下,並沒有列出所謂的台灣蒺藜(Tribulus taiwanense)。

Tribulus cistoides(大花蒺藜):
小葉 15-22 mm 長,先端尖或鈍,花瓣長 11-13 mm。

Tribulus terrestris(蒺藜):
小葉 4-12 mm 長,先端尖或鈍,花瓣長 3-5 mm。

兩者關於小葉形狀,都有一段用字完全相同的敘述-
acute or obtuse at apex(翻譯:先端尖或鈍)

原文網址:
http://tai2.ntu.edu.tw/udth/bin/fot1.exe/browse?bid=3&page=410
http://tai2.ntu.edu.tw/udth/bin/fot1.exe/browse?bid=3&page=411
http://tai2.ntu.edu.tw/udth/bin/fot1.exe/browse?bid=3&page=412
http://tai2.ntu.edu.tw/udth/bin/fot1.exe/browse?bid=3&page=413

(請繼續看下篇文章)


-- 作者: peterbhong
-- 發表時間: 2007/12/04 12:56pm

《臺灣維管束植物》中「台灣蒺藜」下面還有一段重要的敘述,如下-

Tribulus taiwanense T. C. Huang & T. H. Hsieh. in Taiwania 39: 63, fig. 4. 1994.
Tribulus  cistoides  auct. non  L.: T. C.  Huang in  Fl. Taiwan  2nd  ed.  3: 410 , pl.  214, photo 23. 1993.

意思應該是說:

台灣蒺藜(Tribulus taiwanense)和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是同一種植物。1994 年《植物科學期刊》(Taiwania)稱之為台灣蒺藜(Tribulus taiwanense),而 1993 年《Flora of Taiwan》稱之為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兩者只是名稱不同。

《臺灣維管束植物》記載 T. taiwanense(台灣蒺藜)小葉先端「鈍至圓」,《Flora of Taiwan》則記載其先端「尖或鈍」,似乎《臺灣維管束植物》有誤,應以《Flora of Taiwan》「尖或鈍」正確。

若以上這樣的理論可以成立,則這張照片的植物就完全符合《Flora of Taiwan》記載「Tribulus cistoides(大花蒺藜)小葉 15-22 mm 長,先端尖或鈍,花瓣長 11-13 mm。」的各項特徵,所以它是大花蒺藜,也是所謂的台灣蒺藜。

(請繼續看下篇文章)


-- 作者: peterbhong
-- 發表時間: 2007/12/04 12:57pm

另外,我這週末在台東海邊也有發現 T. terrestris(蒺藜),小葉卵狀披針形,短於1.2 cm,先端銳至鈍,明顯比照片中可能是「台灣蒺藜」的小葉短小一大截。原本我以為是濱海太陽曝曬加上乏人照顧,造成水分和養分不足的緣故;這幾天反覆翻了很多書籍,找了許多中文和原文資料,私下判斷兩種蒺藜或許都「現形」了!

不知道以上推論是否正確?請各位高手不吝幫忙解惑,感謝大家!

P.S.: 近日我會抽空到海邊拍攝小葉較短的「蒺藜」照片,提供大家鑑認。


-- 作者: 擬少華
-- 發表時間: 2007/12/04 06:39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擬少華在 2007/12/05 09:17pm 第 1 次編輯]

http://www.tbg.idv.tw/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45&topic=1736
真正的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  是東沙產的這種
臺灣並不產
他是染色體二倍的植物

至於臺灣產的是四倍體
目前是特有種
taiwania   1994年有一篇文章給您參考
http://tai2.ntu.edu.tw/udth/bin/taiwania.exe/dl?id=236


-- 作者: 擬少華
-- 發表時間: 2007/12/04 06:42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擬少華在 2008/09/17 11:18am 第 5 次編輯]

這篇文章裡 T. terrestris蒺藜是6倍體
花小於1公分


至於那種花很大的蒺藜
在臺澎地區的這種植物的名稱

在flora裡叫大花蒺藜
後來在維管束植物簡志裡改名為特有種 臺灣蒺藜


flora裡的大花蒺藜 或是簡志裡的臺灣蒺藜
指的都是一樣的東西
就是產於臺澎地區的開大花的那種蒺藜


[UploadFile=P1010634_1205507927.jpg][UploadFile=P1010635_1205507942.jpg][UploadFile=P1010636_1205507953.jpg]
臺灣只有產臺灣蒺藜跟蒺藜

真正大花蒺藜只有產於東沙
我覺得簡志是刻意忽略東沙的標本

但是實體真的有差
目前
flora是舊的資料了(他的描述指的東西是一樣 只是名稱後來改掉了)


-- 作者: peterbhong
-- 發表時間: 2007/12/04 10:42pm

我剛剛也自行找到了您提供的 Taiwania 那個資料庫,則目前共有三個版本,整理如下-

Flora of Taiwan --

Tribulus cistoides(大花蒺藜):
小葉 15-22 mm 長,先端尖或鈍,花瓣長 11-13 mm。

Tribulus terrestris(蒺藜):
小葉 4-12 mm 長,先端尖或鈍,花瓣長 3-5 mm。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

Tribulus taiwanense (台灣蒺藜) :
小葉長橢圓形,長於1.5 cm,先端鈍至圓。

Tribulus terrestris(蒺藜):
小葉卵狀披針形,短於1.2 cm,先端銳至鈍。


Taiwania --

Tribulus cistoides(大花蒺藜):
小葉長 1.2-1.5 cm,先端尖或鈍。

Tribulus taiwanense (台灣蒺藜) :
小葉長 1.0-2.0 cm,先端鈍。

Tribulus terrestris(蒺藜):
小葉長 0.8-1.0 cm,先端尖。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和 Taiwania 都同時註明「台灣蒺藜」小葉「先端鈍」,或「鈍至圓」;我拍攝這張照片的蒺藜,小葉長超過 2 cm,雖符合小葉長度的標準,但先端明顯有小尖突,和以上三種權威文獻的記載都有出入。

我實在搞糊塗了,這到底是哪一種蒺藜呢?


-- 作者: 擬少華
-- 發表時間: 2007/12/05 12:5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擬少華在 2007/12/05 09:19pm 第 2 次編輯]

這是台灣蒺藜
閣下的照片是先端鈍
末端的部分(雖然看來像有尖突)但先端形狀是圓鈍

在1992年在台灣新竹以南跟澎湖發現另一種花朵較大與Tribulus terrestris(蒺藜)不同的植物

當時因為與描述中的大花蒺藜特徵近似
所以以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當新紀錄種發表

http://ejournal.sinica.edu.tw/bbas/content/1993/1/bot341-03.pdf
第二版的flora引用的為1992中研院植物所的這篇文章
文中指的花較大 產於台灣中南部與澎湖的植物被當成大花蒺藜

這個植物到了東沙的分類群被發現後
於1994年taiwania 這篇文章
http://tai2.ntu.edu.tw/udth/bin/taiwania.exe/dl?id=236
將之改立為台灣蒺藜(Tribulus taiwanense )是四倍體 且為特有種

也就是flora裡的叫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的四倍體植物
後來改叫台灣蒺藜Tribulus taiwanense
http://www2.nutn.edu.tw/bst/chi/Microsoft%20Word%20-%20%E5%8F%B0%E7%81%A3%E8%92%BA%E8%97%9C.pdf

而東沙後來發現的2倍體 才為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


在台澎地區Tribulus taiwanense (台灣蒺藜)與Tribulus terrestris(蒺藜)混生在一起, 分布幾乎重疊


在泛東亞則為Tribulus cistoides(大花蒺藜) 與Tribulus terrestris(蒺藜)也常混生在一起, 分布在海岸的地區

1994年以後的觀點, 台灣的找到的就兩種 特有種台灣蒺藜(花大葉鈍)  蒺藜 (花小葉細尖),  文中以花大小 葉形  柱頭型態 區分這兩種
小弟覺得從花大小可初步分出端倪
針筆圖 在 taiwania 1994 年這篇有  可以參考一下

簡志引用的是1994 taiwania 這一篇
只是把 東沙的植物忽略


-- 作者: 擬少華
-- 發表時間: 2007/12/05 01:21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擬少華在 2007/12/07 09:35am 第 6 次編輯]

台灣有兩種  加東沙一種 共三種
是後來的觀點

檢索如下
1. 花直徑 0.8 ~1 CM ; 柱頭短於0.5 mm ,  完全被絨毛覆蓋
; 小葉片 (0.8~1)X(0.3~0.4) CM.
Tribulus terrestris(蒺藜)

1. 花直徑 2 ~2.5 CM ; 柱頭 1 mm ,  不完全被絨毛覆蓋
; 小葉片 (1~2)X(0.6~0.8) CM.
2. 花梗與"短的羽狀複葉總長" 等長或稍長; (它的羽狀複葉 一長一短對生,  花梗比短的羽狀複葉還長)
離果只有長的多細胞毛, 果刺光滑: 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 (見於東南沙) 二倍體

1. 花直徑 2 ~2.5 CM ; 柱頭 1 mm ,  不完全被絨毛覆蓋
; 小葉片 (1~2)X(0.6~0.8) CM.
2. 花梗比短的(羽狀複葉總長) 短;  離果有長的多細胞毛與短毛, 果刺密被毛: Tribulus taiwanense (台灣蒺藜)四倍體

有圖有真相
以下是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 (見於東南沙)

[UploadFile=Image06_1196858849.jpg]
離果只有長的多細胞毛, 果刺光滑

[UploadFile=Image07_1196858832.jpg]
花梗與"短的羽狀複葉總長" 等長或稍長



-- 作者: 擬少華
-- 發表時間: 2007/12/05 08:56pm

東沙產的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
花柄比葉片長

[UploadFile=4DSCN0576_1196859341.jpg][UploadFile=DSCN0576_1196859354.jpg][UploadFile=DSCN0577_1196859367.jpg]


-- 作者: 擬少華
-- 發表時間: 2007/12/05 08:58pm

[UploadFile=DSCN1265_1196859480.jpg][UploadFile=DSCN1266_1196859490.jpg][UploadFile=DSCN1272_1196859504.jpg]


-- 作者: 擬少華
-- 發表時間: 2007/12/05 09:00pm

[UploadFile=Image03_1196859582.jpg][UploadFile=Image04_1196859597.jpg][UploadFile=Image05_1196859611.jpg]


-- 作者: 擬少華
-- 發表時間: 2007/12/05 09:02pm

[UploadFile=DSCN1273_1196859677.jpg][UploadFile=DSCN1274_1196859692.jpg][UploadFile=Image06_1196859715.jpg][UploadFile=Image07_1196859730.jpg]


-- 作者: peterbhong
-- 發表時間: 2007/12/06 09:07am

實在獲益匪淺,真的非常感謝您。這幾天若有空,我再拍攝小葉細尖的「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照片,這篇關於蒺藜的資料就更加完整了。再次感謝您!


-- 作者: felix
-- 發表時間: 2022/10/10 05:22pm

台灣蒺藜 已經完蛋了,
被併入 Tribulus cistoides L.
Native to:
Cape Verde, China South-Central, Comoros, Eritrea, Ethiopia, Gilbert Is., Hainan, Hawaii, Howland-Baker Is., Jawa, Kenya, Lesser Sunda Is., Line Is., Madagascar, Maluku, Marianas, Marquesas, Marshall Is., Mozambique, Mozambique Channel I, New Caledonia, New Guinea, Phoenix Is., Queensland, Somalia, South China Sea, Sudan, Sulawesi, Taiwan, Tanzania, Thailand, Tokelau-Manihiki, Vietnam, Wake I., Western Australia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