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善良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44)
--- "垂死之家"在台灣的網站  -連結網頁有背景音樂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44&topic=55)


-- 作者: cysung
-- 發表時間: 2003/10/26 07:51pm

[這篇文章最後由cysung在 2003/10/26 08:11pm 第 1 次編輯]

[iframe]http://www.motherhouse.org.tw[/iframe]

--
http://www.motherhouse.org.tw


-- 作者: cysung
-- 發表時間: 2003/10/26 07:55pm


-
體驗生死 歡迎你加入

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您是否也想前往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創設的「垂死之家」,和來自世界各國的義工們,一起照顧流浪街頭的瀕死病患?中華民國和平服務團正在招募第二梯次前往垂死之家的義工,出團日期在明年農曆春節期間。

和平服務團成員、第一梯次垂死之家領隊權自強說,在垂死之家他們遇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這些義工很多人不會說英文,但都有一顆奉獻服務的心。其中有一名日本籍媽媽,在加爾各答的兒童之家一待就是11年,可說是當義工當上癮了。

讓團員們感慨的是,台灣的經濟力不差,也有不少有熱忱的年輕人,但是在垂死之家的十多天裡,他們碰到了來自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國義工,甚至還有許多人遠從歐洲到印度當義工,其中不乏十幾歲的青少年。但除了10名團員,他們沒有碰到過其他台灣義工。

和平服務團明年預計招募約10名志工前往垂死之家,相關資訊可上網「http://www.motherhouse.org.tw」查詢。有意從事海外志工服務的人,可以寄履歷、自傳到「台北市金山南路一段67巷12號和平服務團收」,或者用電子郵件寄到「john0723@ms3.hinet.net」。

【2003/10/26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1640451.shtml


-- 作者: cysung
-- 發表時間: 2003/10/26 08:06pm


-
[小檔案]  垂死之家收容窮人

記者謝蕙蓮


德蕾莎修女1957年在印度加爾各答的一個市集裡,創立了垂死之家(the home of Dy-ing),這是她專為窮人設立的收容所。

德蕾莎修女創立垂死之家的緣起,據說是有一次她坐火車時,看到一名流浪漢坐在一棵樹下奄奄一息,當她回程再搭火車經過時,這名流浪漢已經去世。當時她心中就想,如果有人在這個流浪漢死前和他說話,他一定可以比較平安的死去。

還有一次,德蕾莎修女在街上看到一名老婦人,身體到處是被老鼠、蟲子咬傷的痕跡。她帶著這名老婦人到醫院就醫,走了好幾家醫院,最後才有一家願意接受她,但她住進醫院不久就去世了。

為了讓垂死的人死得有尊嚴,死前有人陪伴、並感受人們的關懷,她創立了垂死之家。被送到垂死之家的人,大約有一半會在垂死之家死去,一半會康復走出垂死之家,許多垂死的路倒者,最後都是穿著乾淨的衣服,握著陌生人的手含笑離去。

【2003/10/26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1640452.shtml


-- 作者: cysung
-- 發表時間: 2003/10/26 08:09pm


-
和平服務團自費赴印照料瀕死者

【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10名來自全台各地的年輕志工,這個月初放下工作、學業,參加中華民國和平服務團,自費前往全世界最貧窮的城市之一、印度的加爾各答12天,在德蕾莎修女創辦的「垂死之家」,為瀕死者餵食、清洗衣物、床單。

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有學校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大學碩士班研究生、美商銀行職員、連鎖咖啡店企畫專員、國小代課老師、雜誌社記者和傳播公司人員。他們經過和平服務團人員的仔細訪談,以及一段時間的專業訓練後,帶著滿腔熱忱遠赴加爾各答垂死之家展開服務旅程。

為了這趟服務之旅,有人放棄好不容易得到的國家劇院、大學研究助理的工作。今天上午,他們齊聚台北舉行記者會,和大家分享他們的服務經驗。

垂死之家是德蕾莎修女在1957年為窮人設的一家收容所,專門收容無家可歸的瀕死者。被帶進垂死之家的人,修女和義工們會為他們換上乾淨的衣服,照顧他們直到去世或是痊癒恢復健康。

志工團領隊權自強是第二次到垂死之家,雖然四年前有過一次短暫的服務經驗,這次帶隊重回加爾各答,每天起床後內心還是會出現不想再進垂死之家的心裡掙扎。

他說,垂死之家位在加爾各答一處市集附近,外面的環境非常惡劣,一走進垂死之家,迎面而來的就是刺鼻的消毒水味,夾雜著病人排泄物的難聞氣味。眼睛所見,則是一床挨著一床,德蕾莎修女所說「貧窮中最貧窮」的垂死病人。

在垂死之家期間,他目睹一名剛從街頭被帶回的老太太,才剛換上乾淨的衣服,就在修女和義工的禱告聲中斷了氣息。第一次親眼目睹死亡,權自強非常震驚;看到一名原本病倒街頭無人聞問的流浪漢,在一群陌生人的圍繞關懷下,不至於孤獨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深深感動。

原本在國小擔任代課老師的「阿得」,在垂死之家期間,每天固定為他稱為「18號病床的爸爸」餵食,替他換穿乾淨的衣服,帶他復健,其他時間則在垂死之家洗餐盤,或在洗衣服清洗病人的床單、衣物。

這名「18號病床的爸爸」不懂英文,阿得不會印度語,但兩人在垂死之家跨越語言,建立信賴和情感。返台前夕,他特地扶著這名住進垂死之家已八個月的病患到頂樓,讓他看看外面的世界。阿得心想,這可能是18號病床爸爸八個月來第一次看見垂死之家外的景色和陽光。

「美女」和「lala」在加爾各答期間,曾經不只一次出現想回台灣的念頭。大學剛畢業還在待業中的「美女」說,這次難得的經驗,讓她感受最深刻的是,她在印度服務陌生老人時,可以親近的為他們換衣服、按摩身體;但自己自長大懂事以來,竟然從來沒有握過自己父親的手。

「lala」則是剛到印度第三天就病倒了,病中她難過得想回台灣、想家,在和其他團員心情分享後,她決定繼續留在這個吵雜、髒亂且貧困的城市,繼續完成這趟服務之旅。到行程結束時,她反而覺得12天太短了。

參與和平服務團的團員們都覺得,到垂死之家的服務經驗,是畢生難忘的經驗。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在遙遠印度加爾各答的一個角落,有許多垂死的人受到來自世界各地陌生志工的照顧,而他們的身影曾經在垂死之家出現過。

【2003/10/26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1640447.shtml


-- 作者: cysung
-- 發表時間: 2003/10/26 08:12pm

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創辦「垂死之家」,來自台灣的「和平服務團」義工,無怨無悔的照料貧苦垂死的病人。

記者曾學仁/攝影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1640447.shtml


-- 作者: 五技鼠
-- 發表時間: 2003/10/28 05:59am

真是不簡單!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