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JasonLin
國道6號生態共構 引進動物保命設計 國道六號南投段從台中縣霧峰鄉國道三號主線分出,往東經過南投縣草屯鎮、國姓鄉到埔里鎮銜接台十四省道,全長約卅八公里,約七公里長的愛蘭至埔里段已提前在今年春節前通車,其餘南投段則預計年底完成全線通車。 國六連接許多著名風景區,沿線有許多自然生態與景致,動工前,國工局先委託當地的農委會特生中心,協助調查沿線生態物種,也在特生中心的建議下,嘗試許多在工程與保育兩難中取得平衡的作法。 國工局在愛蘭交流道下方開闢了生態池、生態島,也在國道下方的排水溝設計有坡度的生物逃生坡道。國工局副局長曾大仁說,這雖是一個不起眼的設計,但卻可以讓許多動物保命,因為兩棲爬蟲類或哺乳類動物掉入兩壁垂直的排水溝,有水的時候,牠們可順著水勢爬上岸,一旦水溝乾涸,常常會因爬不出來而喪命。 特生中心保育人員還在鄰近南投段霧峰工地的獅鼻山私人農場的池塘內,發現飯島氏銀鮈的蹤跡。雖然不是保育類,但這種生長在低海拔平原溪流、池塘、沼澤,身長約七到八公分的台灣特有淡水魚類,近來年因為經濟發展與人為破壞,已經瀕臨絕種。 這項發現讓保育人員驚喜不已,雖然池塘不在國六路線及工地範圍內,國工局也嚴格要求包商不能取池塘的水,儘量降低破壞與干擾。 相較於保育人員的小心翼翼,當地居民態度就大不同。國工局第二區工程處南投工務段主任卓高端表示,對當地民眾而言「這種魚從小看到大,」過去當地的山產店中,甚至會把飯島氏銀鮈與溪哥一起炸成菜餚,但現在經過宣導後,情況已大大減少。
-- 作者: hero8479 沉年舊事.還在搬.
-- 作者: Quetzalcoatl
除了人類滅絕時實在是想不到其他方法
-- 作者: 輔
有在農場走動的人。
-- 作者: JasonLin 雖然,目前因為這一段的工程已完成,農場水池的環境也漸漸恢復舊觀,史尼氏與中台銀鮈族群也有復原的傾向! 但我要與各位分享的是-----"真相"是聯合報所說的那樣嗎? 希望今後如有類似事件發生時,這些人能真的去做一些事,而非事後再來所謂的"與有榮焉"之類的謊言------!
-- 作者: 輔
JasonLin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