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水族世界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39)
--- 石岡某單位送原生種食水嵙蓋班鬥魚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39&topic=2129)


-- 作者: 41156
-- 發表時間: 2006/11/24 07:50pm

[這篇文章最後由41156在 2006/11/24 07:52pm 第 1 次編輯]

限制
1.只有在12 月3日當天9點半前到台中縣石岡穀倉領取
2, 一戶只能領養一對
外縣市也可認養

如果考慮清楚
符合1.2項
再跟我悄悄索取電話號碼預約
要先登記,姓名,地址,電話
才可領養
當日有教如何養魚


-- 作者: weason
-- 發表時間: 2006/11/24 08:25pm

好好喔
可惜太遠ㄌ


-- 作者: ljkyeh
-- 發表時間: 2006/11/25 00:51am

煩請三思ㄚ !

若是如同 苗栗縣銅鑼鄉一樣,送了許多魚,當初並未找出少數尚存真正
當地魚種繁殖 !  是以北縣政府送的繁殖再分送鄉民 !
可知現在銅鑼鄉有多少家庭蓋斑? 看看今年舉辦第二屆的盛況 !
小弟也與會了 !  蓋斑多到難以想像 !  藍彩蓋斑 , 紅彩蓋斑 ...

讓人想來心痛, 蓋斑鬥魚大混雜, 容易繁殖到處放, 抹煞了 極少數當地僅
存原生蓋斑鬥魚的生機, 談保育卻讓原當地魚消失,...

如今 石岡農會 由學校轉送出所謂的食水嵙, 請問有請當初的 曾晴賢教授
再次做基因鑑定嗎 ?  3百對,繁衍開來, 後果與銅鑼鄉有何不同 !
台中縣的人知道  食水嵙溪是 食水嵙型蓋斑的原生地 !!
食水嵙溪不久前已封溪護魚(至少三年) ! 讓牠隨著水流自然擴散開來,
就是最純的當地蓋斑,  刻意的將未確認"純食水嵙型蓋斑"繁殖 !
到處擴散, 實在須多想一想ㄚ !

當年 桃園大溪型黃老伯, 飼養被禁時,原已有高達5萬隻魚,
請問諸君, 若允許各地買賣,有利可圖,至今恐怕不見得會 是稀有保育類吧 !  各當地型可能都保留下來了吧 !  現在各種型混雜的雜蓋斑到處繁殖,
到處放, 美其名是 保育繁殖蓋斑 , 有真正救到 當地原生魚嗎 !

沒有比把當地的棲地列保育區來保護,更直接吧 !!



-- 作者: 41156
-- 發表時間: 2006/11/25 06:56am

[這篇文章最後由41156在 2006/11/25 07:02am 第 1 次編輯]

樓上的大大
為了不想造成主辦者的困擾
我刻意用[某單位]
還悄人請保密
沒有想到您一貼
使得我破功

不知能請您在把那個兩個單位匿名

至於保育觀念,謝謝您的用心



-- 作者: 台灣鬥魚王
-- 發表時間: 2006/11/30 11:05pm

同母異父~都住台灣沒有那麼嚴重~~長相差一點~體質不變~都屬東亞特有種 蓋斑~~~板主可以教我怎樣索取一對嗎~我12.3ㄖ~可能有空~短個索取電話~謝謝


-- 作者: 海王
-- 發表時間: 2006/11/30 11:3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台灣鬥魚王[/u]在 [i]2006/11/30 11:05pm[/i] 發表的內容:[/b]
同母異父~都住台灣沒有那麼嚴重~~長相差一點~體質不變~都屬東亞特有種 蓋斑~~~板主可以教我怎樣索取一對嗎~我12.3ㄖ~可能有空~短個索取電話~謝謝
[/quote]
都差不多??杜賓狗跟狼犬跟柯基犬都一樣,體質不變,長相差一點,都是狗嘛!!
跟人也差不多,長相差一點,都是哺乳動物嘛~~生物多樣性就是在差不多的心態下消失的吧


-- 作者: ljkyeh
-- 發表時間: 2006/12/01 03:35am

一路走來,為什麼要堅持純的型 !
當你知道你小時候至今當地的魚還存在時,會有多雀躍 !
當你知道當地魚不能光明正大的繁衍開來,卻讓混雜的
魚以當地魚的名義,龐大的人力加速擴散,而佔去少數
僅存的原生地魚時,那種無奈的心情又如何 !

因為 一些當地的原生蓋斑仍存在,卻礙於法令,不能公開的擴散!
蓋斑是埤塘中小型魚,多留意些,牠就存在老一輩的田角水塘裡,
一個當地物種因食物,氣候,水質等環境的影響,經過多少的歲月才
演化出些微的珍貴'差異基因'! 試問您硬把生活在冬天冷到近十
度的汐止蓋斑,與台南地處熱帶的蓋斑配對在一起的意義何在 ?
防止基因弱化嗎?  那麼就當地的魚種多取些樣本去繁殖ㄚ !
有必要南北大融爐嗎? "都是同一種", 東南亞的蓋斑與台灣也都
是同一"種",就是因為基因有些許的差異! 才珍貴稀有 ~~

如果當地沒有魚了! 那麼將臨近的魚移來保種還情有可原,問題就
在於當地沒魚了嗎 ? 若還有為何不加以保護棲地,讓牠繁殖多了
自然擴散開來 !!

"封溪"近年來已為國人所認同,溪魚也的確增加而擴散不少 !
"封塘"嗎 ? 私人地方,政府一去驚動還有魚嗎?

蓋斑300對,繁殖開來的效果驚人,一旦放出去了! 收得回來嗎 ~~

希望石岡農會 不要再重復做...北縣政府 及 苗栗縣銅鑼鄉 混型蓋斑繁殖的憾事.

建議:
(1) 較好的方法就是 DNA ,鑑定各型!
(2) 若有幸,遇到因民國79年列保育類而倖存至今已超過16年以上的棲地、種魚。
  [當年,部份民間原有埤塘存養著,全都沉默了...],那麼請當地協助分散保種保存下來。
(3) 不鼓勵混型也不鼓勵野放。期待解禁的那天可以當地擴散開來。


今年95/8/21以協會名義正式發函農委會請求解禁蓋斑,得到的回覆是閃躲問題.
回覆內文:[野生動物保育法所規範者為生存於野外原生棲地之蓋斑鬥魚,將其公告為
保育類野生動物之目的係為保育其野外族群生存,避免人為捕捉之壓力]


引述 2006/11/22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石岡報導】"復育蓋斑鬥魚 每戶養一對"
...
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與義工以人工復育蓋斑鬥魚已有一段時間,並推廣到學校,
石岡國小為讓保育觀念扎根、灌輸學童生態保育與復育觀念,校方並在校園闢設生態池
...

魚源應是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提供的無誤吧! 但是...可能已不是真正的「當地原生魚」吧 ???

在下面網頁的研究報告也可以得到印証...
=====================================================================
http://www.tnrs.net/fish/macropod/macropod.html
〔台灣省自然生態保育工作計畫〕
資料來源也是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
計畫的經費補助來源是台 中 縣 政 府 農 業 局
研究人員其中一位是詹見平    東興國小校長&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理事長

文中...壹.前言..二.執行目的..2.本年度(86年)計畫目標...最後倒數第二行...

"鑑定各型是否同種?若為同種則實施混交,以增加「型」。"

另外在...參、執行情形與成果..2、研究結果摘要...二、復育及保育台灣的蓋斑鬥魚....
後半文章有提到各型鑑定及如何使型增加的方法.....

各型鑑定:
  過去曾經發現蓋斑鬥魚自外形觀察有些許差異,經委請清華大學曾晴賢博士以分子生物技術分析結果,
確定各型之DNA相近,實為同一種,亦即為 Macropodus   opercularis 。因此,本年度起,
為防止「基因劣化」,已將各型混交,且都能繁殖子代,可確定均為同一個種無誤

「型」增加:
  依據曾博士鑑定結果確定台灣現生種「各型」之「蓋斑鬥魚」( 臺灣鬥魚 )均為同一種,
本年度起即混交繁殖,使得臺灣鬥魚各 型增加

增加的「型」為:
1.食水嵙型♂--三義型♀的混生型。
2.三義型♂--食水嵙♀的混生型。
3.食水嵙型♂--嘉義型♀的混生型。
4.嘉義型♂--食水嵙型♀的混生型。
5.食水嵙型♂--北埔龍潭型♀的混生型。
6.北埔龍潭型♂--食水嵙型♀的混生型。
以上計增加6型。

最後...肆、檢討與建議..( 一 )檢討...

"5、本年度委請專家鑑定結果,確定臺灣現存各型之蓋斑鬥魚為同一種。

6、本年度於實驗室將食水嵙型、三義型及嘉義型等交叉混交,均能產生子代,不但「型」已增加,
且可「避免基因劣化」,本點對將來 復育相當重要。"

( 二 )建議...

5、透過學校復育:由農業局提供種魚及飼料供學校飼養、復育。(此點與來文農會相印証)
8、繼續將各「型」混交,產生新子代,「避免基因劣化」。
=========================================================================================

最後 再看 曾晴賢教授等的論述 (同一種,但基因表現還是有差異),保育並沒有主張說要混「型」.

請看最後一頁中文摘要:
[苗栗三義與台中豐原族群與其他地區沒有共同基因型,顯示本種在台灣地區有其獨特之基因型,
因此再未來之保育工作上應避免任意放流]
http://lifesci.zo.ntu.edu.tw/~zoology/azt/Z-10-2/Z-10-2-5.pdf

引用的是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學刊 Vol.10, No. 2, 1999
〔台灣產蓋斑鬥魚之親緣關係與保育〕
著作:王子元、曾晴賢、沈世傑
------------------------------------------------------------------------------------------



-- 作者: zxxz
-- 發表時間: 2006/12/01 09:31am

[這篇文章最後由zxxz在 2006/12/01 06:02pm 第 4 次編輯]

地方型保留混種與否真有得吵,個人覺得有利有弊,保留地方型特色長期可發展出特有亞種甚或特有種沒有錯,混種強化基因,避免基因窄化可增強免疫能力及多樣化較能抵抗疾病不易滅絕也沒錯啦!

我覺得大自然是特化與混種並行,利用天災自然現象如風災,洪水,旱災,颱風,地震等現象造成棲地有時隔絕,有時貫通,自然進行不同繁演方式,所以沒有絕對的對與不對啦!

就生存機率而言,特化其實比較不利,對疾病種類的抵抗力差,近親繁殖基因劣化產生畸形,遺傳病顯現,對棲地要求高,食物種類挑剔等都是競爭力弱的原因,一有天災等不利環境因素發生時,滅種可能性較高.


-- 作者: cyhuang5
-- 發表時間: 2006/12/02 06:24pm

家裡有一隻,怕她孤單,想幫她找伴!
外縣市如何領養?
大大可以幫忙領養在寄給我嗎!?
可以的話,我在留短訊給您!


-- 作者: 台灣鬥魚王
-- 發表時間: 2006/12/02 07:27pm

假如30年前環境允許生態允許當然同意地方型保種但是現今開發過度其實存地方型的以經面臨基因重疊~保的了一時保不了一世~假如你能鑒定1000隻純種某區地方型但相較它的基因可能只是2.30對交叉而已且相叫台灣沒有開發前的基因根本不能比較~最後繁殖一堆一樣成為觀賞魚~就算環境變好一樣沒法抵抗外界因素長期生存~有可能走向變種或滅亡~~到頭一樣要混合別地的地方型來生存~~相較下要知道是否有沒有混外來種不如知道它是不是台灣原生蓋斑~比較實在~把住台灣原生蓋班基因稿清楚都拿來混種~環境搞乾淨能找適合環境野放才是王道!


-- 作者: shuan
-- 發表時間: 2006/12/03 02:53pm

剛剛在友站看到網友貼的報導(聯x報)
看到魚的圖片
只是很驚訝 那應該是外來種的藍彩兔啊
什麼時候變成石岡鄉食水嵙的蓋斑了?
只是覺得立意雖好 可是決定與過程甚至結果實在是太糟糕了
很像小朋友一時衝動的決定


-- 作者: 41156
-- 發表時間: 2006/12/04 02:55am

[這篇文章最後由41156在 2006/12/04 03:01am 第 1 次編輯]

今天去領魚
場面有夠混亂的
魚還欠著未領
改天再領

關於是不是
食水嵙的蓋斑
是主辦者說的

養魚快樂就好
其它的就不要想那麼多了
我的原則是不可棄養


 



-- 作者: shuan
-- 發表時間: 2006/12/04 12:42pm

從您的描述用"混亂""欠著未領"
就可以知道到整個活動是
立意甚好決策草率....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沒人敢保證
所謂的原生種蓋斑也不是主辦者說了就算的
加上並未對居民 領養者等做好教育 加上並無環境評估
魚種來源也未確認 現場也應該沒有真的學者在吧?
這樣的活動實難保證將來見到的真正原生種的機會有多大
養魚的確是快樂的
養在自家的水缸中也是個人的自由
雖然棄養只是少數人惡劣的行為
可是只要出現幾個就可能造成極大的災難
例如花東的曼澤蘭誰會想到小小的植物會變成除不掉的怪物呢...


-- 作者: zxxz
-- 發表時間: 2006/12/04 02:57pm

其實真的不該贈送給大眾,因為會養魚,養得活的人是少數,大部份都是連基本水族套件都不齊的好奇,無知,湊熱鬧的群眾拿走玩玩罷了,很可惜養死的將會是大多數!


-- 作者: sengir
-- 發表時間: 2007/02/03 10:57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weason[/u]在 [i]2006/11/24 08:25pm[/i] 發表的內容:[/b]
好好喔
可惜太遠ㄌ
[/quote]


-- 作者: w79522
-- 發表時間: 2007/02/06 08:29pm

讓民眾領養不如交給各級學校去復育  還兼具了教學的效用
去領養的人真的都是抱著復育的心態嗎?...


-- 作者: 喬喬
-- 發表時間: 2007/02/11 02:34am

不知還有沒有?想要幾對回來養在蓮花池裡.....


-- 作者: markgten
-- 發表時間: 2007/06/20 02:17pm

其實一直很想養食水嵙的蓋斑
但是一直苦無管道~~
更諷刺的是我家就在食水嵙溪旁邊,門牌號碼裡還有食水嵙三個字@@
想請問一下該如何拿到食水嵙的蓋斑呢?
難道要等封溪結束嗎~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