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人像攝影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30)
--- 老師 好久不見!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30&topic=277)


-- 作者: cysung
-- 發表時間: 2004/08/01 08:02pm

老師 好久不見!
(2004/08/01)

2004台灣國際舞蹈論壇今日盛大舉行,知名國際拉邦舞譜大師Ann Hutchinson Guest(右)也首度訪台,並舉辦簽書活動,而台灣第一位舞蹈博士劉鳳學(左)以師生關係與會,並向老師熱情的擁抱。

高政全攝


http://photo.chinatimes.com/photofile/newsweb/today.htm

-

感覺真好 !!


-- 作者: cysung
-- 發表時間: 2004/08/01 08:07pm


(延伸閱讀)

舞譜是什麼?如何記錄舞蹈呢?


--
[size=3]
音樂有五線譜,用符號記載著音樂,舞蹈也有舞譜,以符號記錄人身體動作;五線譜透過演奏者或是指揮的解釋,換化成美妙的聽覺經驗,而舞譜讓舞蹈得以被記錄與延續,經由舞者的重建,讓後人也能欣賞到許多經典的作品。
記錄舞蹈肢體的方式

 談到記錄舞蹈,拜科技之賜,影像記錄工具的發達,似乎可以取代密密麻麻的符號來記錄身體的動作,再透過舞譜的細節,便可完整而忠實的呈現。而透過電腦模擬軟體日新月益,現在只要輸入舞譜資料,便可以看見舞蹈的模擬影像,方便了舞譜的閱讀。

 拉邦舞譜是一種複雜但完整的舞譜符號,是目前國際間記錄舞蹈的一套共通語言與系統。目前世界上的舞譜只有六百本,其中有二十本已完成電腦建檔;而台灣第一本舞譜記錄,即是由舞蹈大師劉鳳學採用拉邦舞譜編寫的個人創作《大漠孤煙直》舞譜全冊。

 這次「二○○四台灣國際舞蹈論壇」的重點之一,便是探討拉邦舞譜與科技間的種種,同時邀請到許多拉邦舞譜的重量級人士,包括了舞譜字典的創始人Ann Hutchinson Guest。如果你想對舞譜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千萬別錯過這次機會。

國內舞蹈界大動員,舉辦三場大型國際會議

 由文建會策劃、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與文化大學主辦的「二○○四台灣國際舞蹈論壇」活動,源起於二○○○年 Feet International Dance Festival在費城舉辦時,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舞蹈系系主任王雲幼邀請了二十六個亞洲舞蹈團體一起參加,引起全球舞蹈學者及舞蹈家對亞洲及台灣舞蹈發展之探究與學習的興趣。

 在王雲幼積極促成下,串聯起舞蹈研究會(CORD)、 世界舞蹈聯盟(WDA)、國際拉邦運動圖譜學會(ICKL)、美國舞譜局(DNB)、北極星教育組織(Polestar Pilates Education/PPE),還有美、英、德、法、澳、、韓、日、紐西蘭、印度、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等三十個以上國家地區,近七百位外國專家學者,一起到台灣參與這次的「台灣國際舞蹈論壇」盛會,預計將有國外一百零九篇、國內三十四篇的論文發表,也讓各自發展的台灣舞蹈界全部動員起來,藉此論壇發展出各自的特色與專攻。

拓展舞蹈視野的展演與書展

 這次論壇的重點周邊活動,有來自十二個國家卅七個團隊的SHOWCASE,三天看三十七個團隊的演出,有點兒像是市場展,可以看到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舞蹈風格,以及整個舞蹈發展的趨勢與流行。其中最難得一見的是柬埔寨的AMRITA藝術表演團,演出傳統舞蹈孔雀舞,關於公主與孔雀相戀的故事。

 同時,在台北藝術大學也將有連續三個晚上關於台灣舞蹈的集錦與呈現,八月一日晚間就會演出編舞家劉鳳學指導新古典舞團演出「唐樂舞」。另外兩場則是舞蹈空間、光環舞集、台北民族舞團、古名伸舞團、三十舞蹈劇場的作品選段演出,以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與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合演。

 配合這次論壇,台北藝術大學附設藝大書店也推出國際舞蹈書特展,除了展出難得一見,涵蓋中、英、法、西、日等語文的舞蹈專書外,多位重量級舞蹈學者也帶著自己的著作來台,在書展現場舉辦簽名會活動,如拉邦舞譜傳人Ann Hutchinson Guest、加州大學舞蹈專家Susan Leigh Foster等。書展活動從八月一日到三十一日止,其間並有行動書展巡迴至文化大學與台北體育學院的會議現場。

◎ 原文刊載於《PAR表演藝術》第140期,即將上場╱舞蹈,2004年8月
[/size]


http://www.paol.ntch.edu.tw/e-mag-content.asp?show=1&id=1390171

 



-- 作者: cysung
-- 發表時間: 2004/08/01 08:27pm

(延伸閱讀)

1.資料來源 : http://www.epochtimes.com/gb/3/12/10/n427376.htm

2.資料原為簡體,因閱讀方便,而轉為繁體

========================================
[size=3]

劉鳳學《大漠孤煙直》舞譜出版 學者評價高

【大紀元12月10日訊】
〔大紀元記者趙曉慧 臺北報導〕

繼上月底公演唐代樂舞《團亂旋》後,臺灣舞蹈大師劉鳳學今天(十日)舉行新書發表會,
推出採用拉邦舞譜編寫的個人創作《大漠孤煙直》舞譜全冊。

據悉,這是臺灣第一本舞譜紀錄,旅美舞譜研究學者王雲幼教授也指出,
此舞譜的完整度及精美度堪稱世界第一。

中英對照的《大漠孤煙直》,全冊共四大卷,是劉鳳學個人第一一五號舞蹈交響詩創作,
創作靈感來自唐朝詩人王維的詩作「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舞臺設計的構想則來自中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的渾天儀。

此舞蹈曾在二○○○年五月於臺北國家戲劇院首演,
演出後劉鳳學便以廿八個月的時間完成舞譜的編寫,
此套書不僅是劉鳳學的第一本也是臺灣第一本的舞譜書。

劉鳳學說,舞蹈在公演之後就算死亡,但透過舞譜的紀錄,就可以獲得保存與延續,
然而編寫舞譜相當費時費力,願意投入的舞蹈家很少,她希望透過《大漠孤煙直》全冊,
做點抛磚引玉的貢獻。同時,此書能夠完成並出版,要感謝的人很多。

她很驕傲能生長在一個文明古國,深厚的文化涵蘊了她的想像力、創造力及研究力,
當她驚奇于古人的非凡成就之餘,想到若不將其轉化成舞蹈與世人分享,
將是她莫大的內疚。

劉鳳學說,在個人眾多創作中獨選《大漠孤煙直》出版,
是因為王維的詩作深具形象、空間、音樂感、色彩感,
文字極少但卻能勾勒出蒼茫渾然的宇宙觀,與她的舞蹈理念十分符合,意義重大,
而《大漠孤煙直》是她近期的作品,在記憶上的保留也較為完整。

舞譜可說是一種舞蹈動作的平面展開圖,《大漠孤煙直》全冊以拉邦舞譜編寫而成,
據瞭解,「拉邦舞譜」是一種複雜但完整的舞譜符號,
由匈牙利舞蹈大師魯道夫.馮.拉邦所發明,目前世界上舞譜的紀錄方法共有五種,
但拉邦舞譜是唯一加入空間層次的,這也是劉鳳學之所以採用的原因。

在這套舞譜全冊中,一至三卷是《大漠孤煙直》的舞蹈動作,
包括動作時間、動作水平、舞者與舞者間的關係、舞者與道具間的關係、舞者進行方向
與空間的關係;此外,亦收錄舞臺平面圖、道具圖、渾天儀制作圖、燈光設計圖、
服裝設計圖。第四卷則是音樂家趙季平所創作的《大漠孤煙直》音樂樂譜。

旅美舞譜研究學者王雲幼教授表示,目前世界上的舞譜只有六百本,
其中有二十本已完成電腦建檔,劉鳳學的《大漠孤煙直》舞譜全冊是其中一本,
但舞譜的完整度及精美度卻堪稱世界第一,非常值得「紐約舞譜局」及
「林肯中心舞譜收藏處」典藏。

王雲幼說,世界上紀錄舞譜的方式僅有中國唐代舞譜、以色列艾斯可舞譜、芭蕾舞譜、
現代舞舞譜及拉邦舞譜等五種,但屬拉邦舞譜最精緻但難度也最高,
想必劉鳳學以禪坐般的耐力讓舞蹈文本完工,她深感佩服也引以為傲。

繼《大漠孤煙直》舞譜全冊之後,劉鳳學表示,第二本舞譜書將推出唐朝樂舞的舞譜。

劉鳳學是中國第一位舞蹈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舞蹈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教授兼
系主任,也曾任國家劇院及音樂廳主任。她一生投入現代舞、唐朝樂舞及臺灣原住民的
舞蹈,並應用拉邦舞譜重建與保存中國舞蹈及個人創作。

一九七六年她創辦「新古典舞團」,這是臺灣具代表性的舞團之一。

三十幾年來她重建完成的唐樂舞已有《蘭陵王》、《拔頭》、《昆侖八仙》、
《春鶯囀》、《皇帝破陣樂》、《蘇合香》、《團亂旋》及《胡飲酒》等,
最近的一次公演於十一月底演出。

[/size]


-- 作者: Andy
-- 發表時間: 2004/08/01 09:31pm

師生情誼之深厚,表露無遺。
謝謝cysung版主分享如此感動人心的故事及詳盡的延伸閱讀資料!


-- 作者: cysung
-- 發表時間: 2004/08/01 09:52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Andy[/u]在 [i]2004/08/01 09:31pm[/i] 發表的內容:[/b]
師生情誼之深厚,表露無遺。
謝謝cysung版主分享如此感動人心的故事及詳盡的延伸閱讀資料!
[/quote]


-
謝謝 Andy 兄鼓勵 :-)


-- 作者: cysung
-- 發表時間: 2004/08/01 09:55pm


Andy兄, 簽名檔有意思 :-)

-
[size=3]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以約失之者,鮮矣!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訥於言,敏於行。
博學以文,約之於禮。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泰而不驕。周而不比。
毋意,毋必,毋故,毋我。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size]


-- 作者: Andy
-- 發表時間: 2004/08/01 11:3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Andy在 2004/08/02 02:08a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cysung[/u]在 [i]2004/08/01 09:55pm[/i] 發表的內容:[/b]
Andy兄, 簽名檔有意思 :-)
-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以約失之者,鮮矣!
...
[/quote]
cysung兄:這是我向先聖先賢學習的座右銘,也是我待人處事的〔指南針〕!
       因為要學的事好多,怕自己會迷失,找不到方向! :em25:


-- 作者: clefairy
-- 發表時間: 2004/08/02 11:27am

論壇壇主?wow!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