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felix
-- 發表時間: 2025/07/21 03:43pm
利馬豆, Lima bean, Phaseolus lunatus, 秘魯的首都利馬, 西班牙人還沒來到美洲之前, 美洲的原住民早就展開利馬豆的育種, 是用選種的方式, 經過歷代農夫選種終於定型, 西元前 2000年前後, 培育出了大籽品種, (利馬類型), 西元 800年前後, 中美洲培育出了小籽品種, (Sieva type), 利馬豆是在台灣光復後引種進入台灣, 經由協防台灣的美軍以及美國傳教士引進, 來到台灣的利馬豆有兩種, 白顏色尺寸大的是大利馬豆, 黑顏色尺寸小的是小利馬豆, 大利馬豆, 小利馬豆, 都使用相同的學名 ~~ Phaseolus lunatus, 台灣人搞不清楚狀況, 說是大萊豆 Phaseolus limensis, 還有 小萊豆 Phaseolus lunatus, http://kplant.biodiv.tw/%E8%90%8A%E8%B1%86/%E8%90%8A%E8%B1%86.htm 學名需要檢討 ~~ Phaseolus lunatus, 1753, 學名正確, [無效學名] Phaseolus limensis, 1839, 學名錯誤, 被倂進 Phaseolus lunatus, 1753, 學名的使用有一套嚴謹的規定, 因為美洲的原住民是用選種的方式來育種, 育種之後無論尺寸大小的改變, 顏色的改變, 其學名都由原生學名來概括承受, 不另立新的學名, 倘若是雜交種, 會另立品種名, 商品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