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蕨類植物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22)
--- [分享] 孢子的採集與繁殖方法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22&topic=607)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32am

這是去年參加科博館蕨類研習課程時所拍,其中有堂課是教導大家如何由孢子來繁殖蕨類,以下照片說明孢子採集與繁殖方法,但不同蕨類可能有不同的生長條件,課中是以腎蕨當示範教材.

No:1 將孢子用水柱力量沖刷到容器中接妥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37am

No2: 將容器中的孢子與水一起倒入過濾機器將水濾掉,以便集中與累積孢子的數量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38am

No3: 靠近一點看個究竟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45am

No4: 就是這台機器在下方抽氣,加快過濾的速度 (當時專心拍照,不知道有沒有聽錯,歡迎指教啦! 這個收集的程序應該有個專有名詞哩? 有誰知道呢?)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47am

No5: 接下來用顯微鏡看看濾紙上有什麼東西?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49am

No6: 看到了嗎? 好多孢子耶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51am

No7: 接下來用一點點水把收集的孢子由濾紙上洗滌下來裝瓶,就可以像這樣用滴管吸起來播種囉.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53am

No8: 種到哪呢? 先將水苔泡濕,然後取一些放到小盆內.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54am

No9: 再將剛剛過濾的孢子用滴管吸起來,播種到水苔上面即可.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58am

看到這裡您一定會想:開什麼玩笑,誰家裡會有這些設備啊? 嘿,我家也沒有,這是科博館的實驗室,所以自己在家裡用以下的方法也可以啦.

No10: 將葉片剪一小段,有孢子的葉背朝下平放在水苔上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9:59am

No11: 或者將孢子直接刮下來播種到水苔上也可以. 但不同方法的成功率各有多少就等各位自己實驗囉.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10:10am

[這篇文章最後由kct在 2003/06/14 10:49pm 第 1 次編輯]

No12: 不管啥方法最後請記得套上保鮮膜來保濕,並標註種類與日期就可以了,不過還是如前提所言,這是一般性的做法,至於播種好之後,這小盆要放到怎樣的環境才容易發芽,那又是一門水問的開始哩,希望上述的分享可以提高大家自己繁殖的興趣,說不定將來塔內可以常常看到交換孢子的訊息哩.


-- 作者: yodoca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07:29pm

我已經用孢子繁殖了好多年了,
我比較懶, 就把孢子刮下來,
隨手撒在花盆邊,
一般都很容易繁殖,
但有一些就很難囉!
我覺得用非洲堇的透明盒孵孢子很好,
不然就用裝蛋糕的盒子或裝水果的透明盒子,
有時候整盤的鐵線蕨幼苗,
超像一盤美味可口的生菜沙啦呢!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4 11:10pm

前輩厲害!

繁殖起來的數量還多到像生菜沙拉哩
1.一下妳繁殖的環境呢?例如光線或溫度等等.
2.有成功繁殖的都是哪幾種蕨類呢?
3.請問繁殖地點是台灣北?中?南部?

謝謝!!


-- 作者: 野狼
-- 發表時間: 2003/06/15 11:15am

如何辨識孢子已經成熟可以採集
是否只要有孢子葉就可以了
謝謝!!!!!!!!!!!!!!!


-- 作者: 野狼
-- 發表時間: 2003/06/15 11:54am

對了?
為何發表新主題時
會現出鎖定此文章,不允許別人回覆及刪除字樣


-- 作者: yodocat
-- 發表時間: 2003/06/15 05:4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ct[/u]在 [i]2003/06/14 11:10pm[/i] 發表的內容:[/b]
前輩厲害!
繁殖起來的數量還多到像生菜沙拉哩
1.一下妳繁殖的環境呢?例如光線或溫度等等.
2.有成功繁殖的都是哪幾種蕨類呢?
...
[/quote]
不敢不敢, 我應該不是前輩啦!

我在台中, 我住一樓, 後院有一塊小院子, 光線不是直射,
有搭了採光罩, 所以很適合蕨類和非洲堇,
我孵的孢子大多是鐵線蕨, 其他的都是隨便撒在花盆邊的,
所以有好幾種鳳尾蕨, 以及好幾種鐵線蕨,
還有一些忘了是什麼, 目前有一些很奇怪的蕨類,
不知道是怎麼孵出來的,
等我下星期考完試再拍照po上來,
我家的蕨類盆栽很好笑,
因為常常一盆裡長了好多種的, 像這一盆,
裡面有好幾種鐵線蕨,
就讓他們長在一起囉!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5 10:4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野狼[/u]在 [i]2003/06/15 11:54am[/i] 發表的內容:[/b]
對了?
為何發表新主題時
會現出鎖定此文章,不允許別人回覆及刪除字樣
[/quote]

那是功能之一啦,一般不會去鎖定吧,不然別人無法與您討論哩.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5 11:01pm

[這篇文章最後由kct在 2003/06/15 11:22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野狼[/u]在 [i]2003/06/15 11:15am[/i] 發表的內容:[/b]
如何辨識孢子已經成熟可以採集
是否只要有孢子葉就可以了
謝謝!!!!!!!!!!!!!!!
[/quote]

野狼兄:
讓您久等了,我找到以下資料請參好囉.這篇介紹蠻詳細的..
在收集孢子之前,必須先判斷蕨類孢子是不是已經成熟。大部分蕨類孢子成熟時呈現深顏色,如筆筒樹、台灣桫欏是黃褐色,鐵線蕨的孢子是黑色。所以當觀察葉背孢子囊群呈現淺色時,那就不適合採集來收孢子......(全文請詳見以下網址=蕨類植物孢子繁殖法 作者: J.C.)
http://home.kimo.com.tw/cityflower1/fern/fern1.htm    :em04: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5 11:18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yodocat[/u]在 [i]2003/06/15 05:41pm[/i] 發表的內容:[/b]
不敢不敢, 我應該不是前輩啦!
我在台中, 我住一樓, 後院有一塊小院子, 光線不是直射,
有搭了採光罩, 所以很適合蕨類和非洲堇,
我孵的孢子大多是鐵線蕨, 其他的都是隨便撒在花盆邊的,
...
[/quote]

哈哈!我也住中部哩,這樣看來環境條件應該接近,我來試試看妳的方法,或許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方法哩,這樣混合著種看起來也不錯哩,謝謝啦!!   :em04:


-- 作者: yodocat
-- 發表時間: 2003/06/16 11:02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ct[/u]在 [i]2003/06/15 11:18pm[/i] 發表的內容:[/b]
哈哈!我也住中部哩,這樣看來環境條件應該接近,我來試試看妳的方法,或許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方法哩,這樣混合著種看起來也不錯哩,謝謝啦!!
[/quote]
要不要來交換孢子呢?


-- 作者: forestaray
-- 發表時間: 2003/06/16 11:20am

有興趣的人請參考: :em25:

黃曜謀,翁紹良,邱文良(2003)蕨類植物孢子的收集與保存.台灣林業科學 18(1):75-79.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6 09:26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yodocat[/u]在 [i]2003/06/16 11:02am[/i] 發表的內容:[/b]
要不要來交換孢子呢?
[/quote]

好啊!好啊!  :em03:
我整理一下,看看有哪些種類的孢子哩
不過我保存並未放冰箱,不知道是否還會發芽哩?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6 10:1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forestaray[/u]在 [i]2003/06/16 11:20am[/i] 發表的內容:[/b]
有興趣的人請參考
黃曜謀,翁紹良,邱文良(2003)蕨類植物孢子的收集與保存.台灣林業科學 18(1):75-79.
[/quote]

一般網路書店都找不到哩?  請問這本是政府出版品嗎? 謝啦!! :em25:


-- 作者: yodocat
-- 發表時間: 2003/06/17 09:50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ct[/u]在 [i]2003/06/16 09:26pm[/i] 發表的內容:[/b]
好啊!好啊!  
我整理一下,看看有哪些種類的孢子哩
不過我保存並未放冰箱,不知道是否還會發芽哩?
[/quote]
我都是現摘現撒啦!
反正能孵出來就算是撿到的,
過兩星期我就有空了,
到時候再整理一下,
大家可以交換一下囉!


-- 作者: forestaray
-- 發表時間: 2003/06/17 11:10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ct[/u]在 [i]2003/06/16 10:11pm[/i] 發表的內容:[/b]
一般網路書店都找不到哩?  請問這本是政府出版品嗎? 謝啦!!
[/quote]

不客氣........

這是公家機關的研究報告

各大圖書館應該都有............. :em18:  :em04:


-- 作者: slug
-- 發表時間: 2003/06/17 01:30pm

請參照
http://www.tfri.gov.tw/tfri_editor/file/journal/J_admin_20030402170358/J_admin_20030402170358_1_08.pdf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7 11:3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slug[/u]在 [i]2003/06/17 01:30pm[/i] 發表的內容:[/b]
請參照
http://www.tfri.gov.tw/tfri_editor/file/journal/J_admin_20030402170358/J_admin_20030402170358_1_08.pdf
[/quote]

哈!! 謝謝啦!!
感謝forestaray和slug
還有Internet...... :em25: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7 11:52pm

野狼兄
您對孢子有興趣的話,這工具應該有幫助才對.
這放大鏡是15倍的,附燈.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7 11:57pm

這支是30倍的
整體為兩管之構造
電池裝在上面那管
使用時將上管往上翹(如照片所示)就會亮燈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8 00:07am

我的第三支放大鏡
(就此打住沒再買了)
倍數50,也附燈

其實15倍就已經很"夠看"囉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8 00:09am

這就是15倍放大鏡下的孢子,所以我最常用來看孢子的還是15倍這支哩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8 00:13am

再一張!!

這是哪種蕨的孢子啊? 無獎徵答 ^_^


-- 作者: suke
-- 發表時間: 2003/06/18 12:29pm

就我的經驗,用圖一這種 15 倍放大鏡,觀察蕨類孢子,效果很不錯。


-- 作者: forestaray
-- 發表時間: 2003/06/18 02:3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ct[/u]在 [i]2003/06/18 00:13am[/i] 發表的內容:[/b]
再一張!!
這是哪種蕨的孢子啊? 無獎徵答 ^_^
[/quote]

歐.

好多""蚌殼""歐..........ccc :em04:

肉都露出來了 :em06:


-- 作者: pruns
-- 發表時間: 2003/06/18 11:49pm

kct大大....
您是在台中科博館拍的照片嗎....
那收集孢子的女生....
好眼熟的身影啊!!!!
祝褔您


-- 作者: forestaray
-- 發表時間: 2003/06/19 00:06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ct[/u]在 [i]2003/06/14 09:59am[/i] 發表的內容:[/b]
No11: 或者將孢子直接刮下來播種到水苔上也可以. 但不同方法的成功率各有多少就等各位自己實驗囉.
[/quote]

各位有興趣的同好

不妨也可以試試其他材質,如2號根基旺

因為有些東西在水苔上會長不出來.........

相對的有些東西在根基旺上面也長不出來................ :em06:

至於栽培位置,溫度及光線的適當組合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em17: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到孢子體的產出....................

如灑播密度,孢子品質,後續的管理........................等等 :em25: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19 01:01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pruns[/u]在 [i]2003/06/18 11:49pm[/i] 發表的內容:[/b]
kct大大....
您是在台中科博館拍的照片嗎....
那收集孢子的女生....
好眼熟的身影啊!!!!
...
[/quote]

答對啦!!
是在科博館實驗室拍的


-- 作者: sean
-- 發表時間: 2003/06/19 02:32pm

No.10的步驟應該是將有孢子的那面朝上
         這樣孢子才會被彈到附近(上課不專心喔~)


-- 作者: 野狼
-- 發表時間: 2003/06/19 05:59pm

先進們
小野狼在此謝謝啦


-- 作者: pruns
-- 發表時間: 2003/06/19 07:24pm

kct大大...
科博館有開相關的課程啊!!!!
那熟悉的身影...好像是我的好友吔!!!!
祝褔您
會轉告她上網看看
她的背影...
.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20 00:35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pruns[/u]在 [i]2003/06/19 07:24pm[/i] 發表的內容:[/b]
kct大大...
科博館有開相關的課程啊!!!!
那熟悉的身影...好像是我的好友吔!!!!
祝褔您
...
[/quote]

對啊!!配合台灣蕨類特展時所辦的一個研習課程哩
http://www.nmns.edu.tw/New/Exhibits/garden_9012/menu.htm

就歡迎您的專家朋友來指導指導囉.  :em02: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6/20 00:55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sean[/u]在 [i]2003/06/19 02:32pm[/i] 發表的內容:[/b]
No.10的步驟應該是將有孢子的那面朝上
         這樣孢子才會被彈到附近(上課不專心喔~)
[/quote]

ㄟ  被發現了  :em06:

不過若是在保濕的環境下,孢子還會彈出去嗎?   :em14:
會不會在吸了水份之後而就在葉子上繁殖呢?
因為在野外蕨類大多是有孢子著生的那面朝地面哩.
先謝謝您的解答啦.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7/11 02:04am

我用孢子繁殖了快一個月的尖葉鐵角蕨
但是尚未有任何消息哩
不知道哪個細節沒注意到哩??  :em14:
有哪位大大有尖葉鐵角蕨的繁殖經驗呢?
謝謝  :em25: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7/11 02:11am

打開保鮮膜看到的現況
綠葉已經快全變黃了
我約兩到三天會打開保鮮膜噴上花寶五號
(稀釋1000倍)
並放在浪板下約有兩小時日照的地方
但是快一個月囉..........
還是繼續耐心等下去呢??


-- 作者: 鹿角蕨
-- 發表時間: 2003/07/11 08:36am

我記得"花痴"兄講過
有些孢子的成長需歷經6個月以上
所以!您可能還不必急吧?


-- 作者: 花癡
-- 發表時間: 2003/07/11 08:43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鹿角蕨[/u]在 [i]2003/07/11 08:36am[/i] 發表的內容:[/b]
我記得"花痴"兄講過
有些孢子的成長需歷經6個月以上
所以!您可能還不必急吧?
[/quote]
鹿大言重了,.各種類的繁殖的差異性有待各位先進去繁殖紀錄看看.......
尖葉鐵角蕨....我倒是沒繁殖過.....如果成熟度不夠,要發芽的機會也不高ㄋ


-- 作者: yodocat
-- 發表時間: 2003/07/11 10:1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ct[/u]在 [i]2003/07/11 02:11am[/i] 發表的內容:[/b]
打開保鮮膜看到的現況
綠葉已經快全變黃了
我約兩到三天會打開保鮮膜噴上花寶五號
(稀釋1000倍)
...
[/quote]
要耐心等啦!
我繁殖的大多也是等半年左右,
有的品種雖然見到葉子了,
可是成長速度超慢的喔!
我是覺得不一定要用保鮮膜蓋住啦!
留一點空氣應該也不錯的.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7/13 09:54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鹿角蕨[/u]在 [i]2003/07/11 08:36am[/i] 發表的內容:[/b]
我記得"花痴"兄講過
有些孢子的成長需歷經6個月以上
所以!您可能還不必急吧?
[/quote]

是地
我太心急了一點  :em03:
蕨類的繁殖
速度是不能要求的
順其自然才是  :em04:


-- 作者: 野狼
-- 發表時間: 2003/07/13 02:48pm

我是學習用孢子繁殖山蘇的
之前從蘭花盆長出一株不知名的小草
種在小盆中長大才知道是山蘇
不過高度只有十公分很可愛


-- 作者: 野狼
-- 發表時間: 2003/07/13 03:15pm

對了
後來沒了
跟了我四年多就這樣走了
才想繁植看看
不過沒有成功
我用保穌盒密封蓋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8/08 01:40am

呵呵呵!!!
終於孵出來囉
請看看那一點點的翠綠小點
應該是配子體吧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8/08 01:44am

就這樣放的快兩個月
葉片都爛掉了
本來以為沒希望了(請見本討論第四頁照片)
在幾位大大的鼓勵下
繼續耐心等待
終於第一次繁殖到看見配子體
這張中央那兩片像不像一對綠色天鵝?
那是配子體上的孢子體嗎?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8/08 01:49am

[這篇文章最後由kct在 2003/08/08 01:59am 第 2 次編輯]

我的繁殖環境配置圖
請參考啦
還有許多環境上的細節
並未表現出來
只是溼度與適當光線是個人認為重要的兩個因素
所以特別提出來
至於有孢子的葉片朝上或下放置比較容易繁殖?
因為葉子放到爛掉
所以分不清楚了哩
不過我都會一半朝上一半朝下放置葉片
有了初步的小小進展
讓我開始繁殖黑心蕨試試看
這次改用 yodocat 建議的透明的生菜沙拉盒繁殖
兩個月以後看看結果
敬請期待.................. :em03:


-- 作者: 野狼
-- 發表時間: 2003/08/09 11:53am

kct大大
你好利害
有你的成功
我耍再去採孢子回來試試看


-- 作者: kct
-- 發表時間: 2003/08/10 09:48pm

野狼兄
過獎了啦!!
塔內高手如雲
這次只是運氣好吧
我想等到繁殖種類與成功次數多到不計其數時
技術才算穩定吧

記得採收孢子時注意其成熟情況
且回家立即處理
期待看到您的小苗照片   :em03:


-- 作者: 鷓鴣仔
-- 發表時間: 2006/02/17 09:56am

請問一下喔~~
我有一棵魚尾蕨~~
我在網路上面查到它在葉背上端的小凹洞中會產生孢子~~
那.....其孢子的成熟度也是依照上面各位所說的......用顏色判斷嗎??
可是我看全都是黑色的ㄟ~~
是不是只要出現黑點....其實就已經成熟了??
還有.....那個小凹洞內的孢子如果已經掉落.......那這一個凹洞日後還會再產生孢子嗎??
-----------------------------------
因為我用搜尋沒有看到有人種魚尾蕨.......
所以就在這裡問各位了~~
先謝了~~


-- 作者: 花癡
-- 發表時間: 2006/02/17 10:27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ct[/u]在 [i]2003/08/08 01:40am[/i] 發表的內容:[/b]
呵呵呵!!!
終於孵出來囉
請看看那一點點的翠綠小點
應該是配子體吧
[/quote]
上圖介質似乎受到藻類的污染...小心點很容易全軍覆末的
[quote][b]下面引用由[u]kct[/u]在 [i]2003/08/08 01:49am[/i] 發表的內容:[/b]

我的繁殖環境配置圖
請參考啦
還有許多環境上的細節
並未表現出來
只是溼度與適當光線是個人認為重要的兩個因素
所以特別提出來
至於有孢子的葉片朝上或下放置比較容易繁殖?
因為葉子放到爛掉
所以分不清楚了哩
不過我都會一半朝上一半朝下放置葉片
有了初步的小小進展
讓我開始繁殖黑心蕨試試看

[/quote]
溫度也是很重要的,例如;生於中海拔或溫帶的蕨類....不是成長適溫也不會發芽,或是於冬季發了芽,夏季就再見了 :em16:


-- 作者: paco2046
-- 發表時間: 2006/02/17 01:44pm

一點點收集孢子的方法粉想給大家參考看看

可以將採集的蕨類葉子附孢子ㄉ整片放在信封中乾燥
等到落下來集中在信封下面的粉末狀東西就是孢子了
我也還在試驗中
請大家多多指教

另外想請問一下蕨類屬間雜交或種間雜交?不知道有沒有大大試驗過啊?


-- 作者: 鷓鴣仔
-- 發表時間: 2006/02/17 08:23pm

[UploadFile=1137577225_1140178875.jpg]
我目前是有用你說的方法處理山蘇~~
但是魚尾蕨.....剪掉就不好看了~~
雖然我種的也不好看~~
但是.........他不長新葉出來~~
我......不能把僅存的三片剪掉啊~~
兩難~~
哀哀~~


-- 作者: 2468
-- 發表時間: 2006/07/30 11:41am

谢谢各位介绍!


-- 作者: 陽光大地園丁
-- 發表時間: 2006/07/30 03:13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2468[/u]在 [i]2006/07/30 11:41am[/i] 發表的內容:[/b]
谢谢各位介绍!
[/quote]
才挖出來就要謝幕.....?
請教大大前輩們..31樓放大鏡那兒可找到..


-- 作者: abort
-- 發表時間: 2006/07/31 01:35am

太专业了可


-- 作者: ss1es87033
-- 發表時間: 2009/02/01 12:28pm

這麼好的文章不能沉      很好的工具篇阿∼ 雖然是很舊的文章了

裡面很多步驟都可以自己改變延伸阿∼


-- 作者: 碎葉關山
-- 發表時間: 2009/02/08 10:21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kct[/u]在 [i]2003/06/14 09:45am[/i] 發表的內容:[/b]
No4: 就是這台機器在下方抽氣,加快過濾的速度 (當時專心拍照,不知道有沒有聽錯,歡迎指教啦! 這個收集的程序應該有個專有名詞哩? 有誰知道呢?)
[/quote]
"抽氣過濾法"


-- 作者: dmcdfq
-- 發表時間: 2009/02/11 05:25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鷓鴣仔[/u]在 [i]2006/02/17 08:23pm[/i] 發表的內容:[/b]
我目前是有用你說的方法處理山蘇~~
但是魚尾蕨.....剪掉就不好看了~~
雖然我種的也不好看~~
但是.........他不長新葉出來~~
我......不能把僅存的三片剪掉啊~~
兩難~~
哀哀~~
[/quote]
這個魚尾蕨的確是很漂亮
剪了可惜
用紙袋收集孢子的方法,我以前看過
記得好像是有兩種方法
一種就是剪下來放到紙袋里,等孢子脫落
另一種是把一個紙袋直接套在活植物的葉子上,等孢子自然成熟散出來。這樣不用傷害到植物。
我沒試過,我想也可以只套葉子的一部分,選孢子囊多的部分套,其他部分露在外面,這樣比較不影響植物的生長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