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wufusunny
-- 發表時間: 2010/05/17 01:07pm
請教諸位: 台灣的三叉蕨當中.有哪些具有兩型葉的? 薄葉三叉蕨.或蛇脈三叉蕨. 有兩型葉嗎?
-- 作者: memneker
-- 發表時間: 2010/05/17 11:57pm
三叉蕨屬葉片形態是很多變,但猜你可能看到的是實蕨屬
-- 作者: wufusunny
-- 發表時間: 2010/05/18 03:48pm
短直立莖. 二回羽葉. 葉兩型. 孢子葉較長. 幼葉紫紅色. 營養葉寬大較短. 幼葉綠色. 葉脈游離. 近羽軸有網狀脈. 孢膜圓腎形. 排成兩列 薄葉三叉蕨(Tectaria devexa) 嗎?
-- 作者: wufusunny
-- 發表時間: 2010/05/18 03:50pm
[UploadFile=Tectaria20003_1274168970.jpg][UploadFile=Tectaria20005_1274169003.jpg]
-- 作者: memneker
-- 發表時間: 2010/05/19 01:15am
[這篇文章最後由memneker在 2010/05/19 01:16am 第 1 次編輯]
是薄葉三叉蕨,但薄葉三叉蕨不能定義為二形葉,是生境以及植株成熟度不同而造成的葉片形態區別,不是二形葉。
-- 作者: JJ-Merry
-- 發表時間: 2010/05/19 02:02am
[quote][b]下面引用由[u]memneker[/u]在 [i]2010/05/19 01:15am[/i] 發表的內容:[/b] 是薄葉三叉蕨,但薄葉三叉蕨不能定義為二形葉,是生境以及植株成熟度不同而造成的葉片形態區別,不是二形葉。 [/quote] 偶是看不出來照片上那是什麼蕨,但!我知道那是三叉蕨屬的一種,而且肯定是葉二型。孢子葉一型,營養葉一型。 廣義的蕨類最佳鑑定階段是成熟株,即是已經成型孢子葉。
-- 作者: r88621108
-- 發表時間: 2010/05/19 08:32am
[這篇文章最後由r88621108在 2010/05/19 08:52a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wufusunny[/u]在 [i]2010/05/18 03:50pm[/i] 發表的內容:[/b] [/quote] 4F的照片有點像是屏東三叉蕨 三叉蕨屬的沙皮蕨及地耳蕨兩型葉形態、大小差異更是明顯。
-- 作者: memneker
-- 發表時間: 2010/05/19 10:29pm
沙皮蕨和地耳蕨確實是二形葉沒錯,不過圖中的薄葉三叉蕨在文字資料上也沒描述為二形葉,圖片上也沒看出來有什麽二形,僅僅是不育葉和能育葉的成熟度區別而已,或者說差異不大。能育葉要比不育葉修長硬挺這種情況在蕨類中很常見,比如烏毛蕨的能育葉就比不育葉細窄,成熟植株也會比幼株無論在葉片還是羽片上都更修長,羽片的缺裂也更深,但不能就此定位為二形葉。二形葉有很多是公認的典型品種,好像紫萁、單葉新月蕨、地耳蕨、實蕨、鹿角蕨、貼生石韋等,整個葉片的結構和羽裂的排序均有明顯區別。
-- 作者: JJ-Merry
-- 發表時間: 2010/05/19 10:58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memneker[/u]在 [i]2010/05/19 10:29pm[/i] 發表的內容:[/b] 沙皮蕨和地耳蕨確實是二形葉沒錯,不過圖中的薄葉三叉蕨在文字資料上也沒描述為二形葉,圖片上也沒看出來有什麽二形,僅僅是不育葉和能育葉的成熟度區別而已,或者說差異不大。能育葉要比不育葉修長硬挺這 ... [/quote] 我也覺得照片中的像似屏東三叉蕨。 memneker兄說的是有道理!可是畫面中這種蕨,孢子葉縮羽的程度將近深裂達營養葉一半以上,可以明顯的和影養葉區隔開來了。所以我認為它是二型葉。
-- 作者: wufusunny
-- 發表時間: 2010/05/20 03:43pm
[UploadFile=tectaria20devexa_1274340754.jpg] 屏東三叉蕨書上說肋毛較少. 孢子葉明顯較 營養葉小(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UploadFile=tectaria20devexa_1274340779.jpg] 它原本只有沒孢子的葉子. 後來連長兩片有孢子的. 這是新的幼葉. [UploadFile=tectaria20devexa_1274340799.jpg] 另一株較小的. 沒長過孢子. 幼葉明顯較綠.
-- 作者: r88621108
-- 發表時間: 2010/05/20 05:3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wufusunny[/u]在 [i]2010/05/20 03:43pm[/i] 發表的內容:[/b] 屏東三叉蕨書上說肋毛較少. 孢子葉明顯較 營養葉小(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它原本只有沒孢子的葉子. 後來連長兩片有孢子的. 這是新的幼葉. 另一株較小的. 沒長過孢子. 幼葉明顯較綠. [/quote] 以前野外看過屏東三叉蕨長孢子葉,部份狀況和描述相同(孢子葉較小)。 不過自己種一盆後狀況就和wufusunny您照片中差不多。 生長環境似乎也會影響營養葉和孢子葉形態上的差距。
-- 作者: memneker
-- 發表時間: 2010/05/20 11:23pm
葉柄的顏色也同時取決於植物對土壤中礦物質的富集情況,利用不同的基質種植植株可以改變其在原生環境應該展現的顏色。比如用木炭種植筆筒樹,可以令其葉柄成為棕黑色,不過生長點距離基質越遠會恢復原來應有的綠色,因為有足夠的細胞數過濾了礦物質。
-- 作者: wufusunny
-- 發表時間: 2010/05/26 01:01pm
謝謝大家的說明.獲益良多.
-- 作者: fong九妹
-- 發表時間: 2010/05/27 08:11am
屏東三叉蕨重點.孢子葉脈游離. 營養葉近羽軸有網狀脈. 比較容易混在一起的是排灣三叉蕨.屏東三叉蕨和南洋三叉蕨 薄葉三叉蕨不容易和前三種混淆. 很有趣的是好像是日本人將排灣三叉蕨併到屏東三叉蕨 可是我們在孟加拉看到的排灣三叉蕨他門給的名稱是吉大港三叉蕨 年初在西雙版納看了非常多的排灣三叉蕨.屏東三叉蕨和南洋三叉蕨混生 可是他們只給屏東三叉蕨和南洋三叉蕨這兩個學名 泰國的好像也是將兩種排灣三叉蕨.屏東三叉蕨合併 在越南溪谷中可看到類似台灣的排灣三叉蕨可是又有些微差距 個人覺得依台灣的材料應該可分開. 可是會混在一起一定有原因. 或許是我們看的不夠廣 總之這群需要再多看一些.
-- 作者: JJ-Merry
-- 發表時間: 2010/05/27 09:01am
各位看有到樓上的9妹大大的回覆嗎?這才是大師級的回覆!......我要把這一段背起來!
-- 作者: JJ-Merry
-- 發表時間: 2010/05/27 09:43am
就背這一段(或許是我們看的不夠廣 總之這群需要再多看一些)兩年前我敢保證台灣所有簡誌上記載的三叉蕨科我都有拍到圖片,而且圖檔還很輕鬆的就能編上學名,接下來再拍的編輯上卻出現了大問題!?問題出在以前拍的學名好像編輯過早了些.......XD
-- 作者: wufusunny
-- 發表時間: 2010/05/27 11:55am
請教fong九妹: 這是兩型葉囉?因您提到孢子葉與營養葉 該蕨類葉脈符合您的描述. 可是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說 屏東三叉蕨葉柄沒有肋毛. 回到原始問題. 可知道台灣的三叉蕨當中.有哪些具有兩型葉的?
-- 作者: JJ-Merry
-- 發表時間: 2010/05/27 12:5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wufusunny[/u]在 [i]2010/05/27 11:55am[/i] 發表的內容:[/b] 請教fong九妹: 這是兩型葉囉?因您提到孢子葉與營養葉 該蕨類葉脈符合您的描述. 可是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說 屏東三叉蕨葉柄沒有肋毛. ... [/quote] 我手頭上這本簡誌一冊已經是第三本了,第一本是完全翻到爛掉無法辨識,第二本是記號和標本夾過多不能當書本使用了,老實說簡誌上面沒有寫詳細的可多的哩,我認為學習蕨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如九妹大大說的那樣(多看),不然就是死纏著9妹大大討教學問!
-- 作者: wufusunny
-- 發表時間: 2010/05/27 04:00pm
附帶請教: 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常提到的 "遠軸面" 到底是蕨葉的哪一部分?
-- 作者: JJ-Merry
-- 發表時間: 2010/05/27 06:24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wufusunny[/u]在 [i]2010/05/27 04:00pm[/i] 發表的內容:[/b] 附帶請教: 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常提到的 "遠軸面" 到底是蕨葉的哪一部分? [/quote] 有"遠軸面",當然也有"近軸面"咯~它是描述上所用的名詞,這裡指的是正反面,如葉面(近軸面),葉背(遠軸面),就像是手掌也有分手背和手心的差別一樣。
-- 作者: wufusunny
-- 發表時間: 2010/05/27 07:10pm
非常感謝.
-- 作者: r88621108
-- 發表時間: 2010/05/28 03:27pm
[這篇文章最後由r88621108在 2010/05/28 03:50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fong九妹[/u]在 [i]2010/05/27 08:11am[/i] 發表的內容:[/b] 屏東三叉蕨重點.孢子葉脈游離. 營養葉近羽軸有網狀脈. 比較容易混在一起的是排灣三叉蕨.屏東三叉蕨和南洋三叉蕨 薄葉三叉蕨不容易和前三種混淆. 很有趣的是好像是日本人將排灣三叉蕨併到屏東三叉蕨 ... [/quote] [quote][b]下面引用由[u]JJ-Merry[/u]在 [i]2010/05/27 09:43am[/i] 發表的內容:[/b] 就背這一段(或許是我們看的不夠廣 總之這群需要再多看一些)兩年前我敢保證台灣所有簡誌上記載的三叉蕨科我都有拍到圖片,而且圖檔還很輕鬆的就能編上學名,接下來再拍的編輯上卻出現了大問題!?問題出在以前拍的學名好像編輯過早了些.......XD [/quote] 專家高手出手就是不一樣 專業問題還是得有專家解答 希望各位大大多多到蕨版解惑
-- 作者: fong九妹
-- 發表時間: 2010/05/29 09:3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fong九妹在 2010/05/29 09:39pm 第 1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wufusunny[/u]在 [i]2010/05/27 11:55am[/i] 發表的內容:[/b] 請教fong九妹: 這是兩型葉囉?因您提到孢子葉與營養葉 該蕨類葉脈符合您的描述. 可是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說 屏東三叉蕨葉柄沒有肋毛. ... [/quote] 屏東三叉蕨葉柄有肋毛[UploadFile=ABCCAAFA4TA4eBFB_1275140347.jpg]
-- 作者: fong九妹
-- 發表時間: 2010/05/29 09:50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wufusunny[/u]在 [i]2010/05/27 11:55am[/i] 發表的內容:[/b] 請教fong九妹: 這是兩型葉囉?因您提到孢子葉與營養葉 該蕨類葉脈符合您的描述. 可是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說 屏東三叉蕨葉柄沒有肋毛. ... [/quote] 許多兩型葉其實會因為環境有些微差距,有些種類兩型葉沒有很明顯剛好介於中間: 兩型葉明顯: Tectaria fuscipes (Wall.) C.Chr. 屏東三叉蕨 Tectaria zeylanica (Houtt.) Sledge 地耳蕨 Tectaria decurrens (Hook.) Sledge 沙皮蕨 雖然不具明顯兩型葉特徵,但是孢子葉會明顯挑高或外觀可見到差異: Tectaria decurrens (Presl) Copel. 翅柄三叉蕨 Tectaria brachiata (Zoll. & Mor.) Morton 變葉三叉蕨 Tectaria subtriphylla (Hook.& Arn.) Copel. 三叉蕨 不具兩型葉 Tectaria coadunata (J. Sm.) C.Chr. 觀音三叉蕨 Tectaria devexa (Kumze) Copel. 薄葉三叉蕨 Tectaria dissecta (Forst.)Lellinger 南洋三叉蕨 Tectaria fauriei Tagawa 傅氏三叉蕨 Tectaria griffithii (Bak.) C.Chr. 葛氏三叉蕨 Tectaria kusukusensis (Hayata) Lellinger 高士佛三叉蕨 Tectaria phaeocaulis (Rosenst.) C. Chr. 蛇脈三叉蕨 Tectaria polymorpha (Wall. Ex. Hook.) Copel 南投三叉蕨 Tectaria simonii (Bedd.)Ching 紫柄三叉蕨 Tectaria subfuscipes (Tagawa) Kuo 排灣三叉蕨 Tectaria yunnanensis (Bak.) Ching雲南三叉蕨
-- 作者: wufusunny
-- 發表時間: 2010/05/30 07:18pm
好厲害. 高手果然不同凡響. 謝謝.
-- 作者: wufusunny
-- 發表時間: 2010/06/02 10:38am
[UploadFile=Aplenium20001_1275445896.jpg] 原有三片營養葉. 後來長出兩片孢子葉. 孢子葉長一個多月就凋萎了. 營養葉還維持良好. 再新長出來的又是營養葉. 難怪在野外看到的都是只有營養葉的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