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DavidChiou
-- 發表時間: 2009/03/30 01:15am
[這篇文章最後由davidchiou在 2009/04/04 10:18pm 第 2 次編輯]
見到一篇不錯的論文: http://www.jstor.org/pss/1936100 重點節錄: * 影響成長最重要的因素是陽光。沒有陽光,不管水份及溫度等如何,都不會長。 * 成長速度原則上不直接受空氣濕度及溫度影響。 * 只有空氣濕度但沒有澆水的話,在 3~4 個月後會死亡。 * 美國南部沒有松蘿鳳梨的區域,常是由於有颶風的關係。也就是颶風是松蘿殺手。 * 原生區之外的池塘上也有時見到松蘿鳳梨成長,但其實不是因為池塘本身提供的條件夠好,而是因為池塘之外的地方的條件太差(例如火災或人工砍伐)。
-- 作者: mak88116
-- 發表時間: 2009/03/30 02:19pm
原來最重要的影響是陽光,我還以為是濕度勒 看來需要把家裡的移個位置了,難怪都長不好 謝謝您的重點節錄報告!
-- 作者: davidchiou
-- 發表時間: 2009/04/01 09:59pm
大陸這個網頁也有些資訊: http://www.xggoo.com/read.php?tid=25680 粗葉跟細葉的特性有點不同。在美國野外的好像是以粗葉的為主,耐日曬、比細葉的耐旱。
-- 作者: davidchiou
-- 發表時間: 2009/04/02 07:59am
這是 1964 年登在美國生態期刊的正式論文。這麼老了,難怪沒有 WWW 版的 XD 這是當年某人的博士論文內容之一。 PDF 版要付五塊美金,不過我已取得了,進一步的內容重點如下: * 1948 年 Pittendrigh 的研究就發現松蘿鳳梨是吸收雨水及露水,但濕度高對其生長幫助較少,而是要由濕度造成露水才會有直接幫助。
* 在 20 世紀初期,松蘿鳳梨的種子繁殖一直沒有成功,1953 年才有人號稱種子發芽,是用水藻培養基。
* 松蘿鳳梨每株真正 "活" 的部份,通常只有 15~20 公分,最長不超過 40 公分。通常看起來的一長串,是許多植株相互重疊連接的結果。每一株的莖節生長狀況可見附圖。
* 松蘿鳳梨有時會因風吹的關係,變成橫向的掛在兩點之間。此時其生長模式會有點不同,變成從橫向的各莖節,開始往下長出新的植物,最後橫向的只剩下已死亡的植株的纖維,而縱向往下長的成為新的植株。詳情可見附圖。藉由這個發現的啟發,作者進一步作實驗,若將松蘿鳳梨橫著養,則莖節會變多(莖節能長出新植株),若將松蘿鳳梨直著掛,則莖節不會那麼多。
* 松蘿鳳梨通常一株只開一朵花;少數狀況一株有二朵。每一株不一定每年都會開花。每朵花大約開四天。
* 水份實驗:
A. 一週澆十次水 B. 一週澆五次水 C. 在濕潤沼澤上但不澆水 D. 在地上但不澆水 E. 接受雨水 A 長得最好。 B 長得不錯,但比 A 慢些。 C 長一點點,但不健康、容易碎、異常較多。 D 長得不健康,非常容易碎。 E 長得不錯。 結論:松蘿鳳梨越常澆水,長得越快。 * 濕度實驗:
十二組松蘿被放置在相對濕度 40% ~ 80% 的地方,不澆水。三、四個月後全部陣亡。 若放在水塘上方但不澆水,則死得比較慢,但似乎總有一天仍會死。 結論:一定要澆水,高濕度但沒水仍會死。 * 陽光實驗:
陽光越強,長得越快,完全的正變關係。 在 16.5% 日照以下的地方,長得極慢。 * 溫度 + 相對濕度實驗:
在不同的溫度及不同的相對濕度下,成長的速度相近,沒有統計上的顯著性。 也就是說只要溫度不會太高或太低,根本不須要管他的溫度。(印象中松蘿鳳梨能耐 0 度,也就是在台灣可能不須避冬。) * 原生地:
原生地都在西半球,主要在南美,然後傳播到北美的南部。甚至在更北的山區,只要有適當的雨量,都能成長,但是種子可能無法成熟。 Ps. 之前看另一篇文章提到,松蘿鳳梨不耐空氣污染。早年在美國有工廠的地方松蘿鳳梨都死光了。
-- 作者: davidchiou
-- 發表時間: 2009/04/02 08:01am
[UploadFile=test_1238630397.gif] [UploadFile=spanishmossh_1238630480.gif]
-- 作者: 小狗滿天飛
-- 發表時間: 2009/04/02 11:15pm
我個人認為 不能因此忽略了溼度的輔助性 溼度越高就越能延長澆水的間隔時間 當種植的環境相當乾燥通風 而你又沒有時間來一天澆兩、三次水的時候 提高濕度就是一項必備的作法 (尤其是當你想要松蘿長的漂亮的時候)
-- 作者: davidchiou
-- 發表時間: 2009/04/04 10:38pm
的確空氣濕度對於松蘿鳳梨的種植,是有輔助的效果。只不過若有多項因素無法兩全其美時,就可以根據研究來調整順位囉!
-- 作者: cc123
-- 發表時間: 2009/04/06 04:21pm
這篇不錯用,收藏起來了. ^^.
-- 作者: cc123
-- 發表時間: 2009/04/06 04:5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cc123在 2009/04/06 05:08pm 第 7 次編輯]
[quote][b]下面引用由[u]小狗滿天飛[/u]在 [i]2009/04/02 11:15pm[/i] 發表的內容:[/b] 我個人認為 不能因此忽略了溼度的輔助性 溼度越高就越能延長澆水的間隔時間 當種植的環境相當乾燥通風 ... [/quote] :em25: :em25: :em25: 我想樓主應該沒有要刻意忽略空氣溼度的重要性, 相對的溼度不夠又如何能夠形成露水?這篇倒也解 釋了我對墨西哥野外空鳳環境的一些疑惑. 我想應該是說,對野外的空鳳來說,如果露水是正餐, 那麼足夠的溼度就是點心了,平時的正餐可以讓我們 不會餓死,但適當的點心可以讓我們保持工作時的愉 快心情及釋放工作時的壓力.(難怪我女朋友要叫我小豬了.:em16: ). [quote] !-------------------------文中串場-------------------------------- (我:抗議!我不是小豬.) (女友:抗議無效,一直吃點心,你就是小豬.)......:em16: :em16: :em16: [/quote] 吃點心當然也會飽,但不是長久之計,如果正餐,點心 及光線還有通風能夠配合那空鳳就會頭好壯壯. 大家可以搜尋一下"墨西哥環境"及"墨西哥天氣"會發現, 不管在緯度上或地形上或溼度上都跟臺灣蠻接近的,但 降雨量卻比臺灣少很多(南部3省不算喔!那3省已經算雨 林了.)野外墨西哥小精靈(<--我的第一棵空鳳.)怎麼活? 我想可以形成露水的環境應該是關鍵之一吧! 如果我的想法有任何的疏漏或錯誤還請各位大大多多 指教,希望所有的大大的空鳳都頭好壯壯. :em25: :em25: :em25:
-- 作者: davidchiou
-- 發表時間: 2009/04/08 02:55pm
謝謝 cc123 幫忙解釋! 的確,有的是主因,有的是助緣,該老博士(寫該篇論文的人不知道目前還在不在人世)應該都考慮過這些定量條件,而作出精密的分析囉,值得參考。而每個人不同的環境狀況,自然就須要有各自的客製化囉。 Have a nice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