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昆蟲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2)
--- [貼圖]渡邊氏長吻白蠟蟲的生與死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062)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12:59pm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3/08/04 02:00pm 第 1 次編輯]

拍攝於2003.08.02.台北象山,由原圖裁去上下邊後縮小。

我也來報告發現渡邊氏長吻白蠟蟲。這一天看到兩隻,正好都在離地1公尺處,且鄰近步道。雖然兩隻的配合度都很高,我很想以不同的角度多照幾張,無奈一群小朋友蜂擁而上,一位像是暑期才藝班的帶隊者說這可能是白色的蟬,根本不理會我說這是保育類昆蟲,以致年紀較小的孩子,還是一味揮動網子。我只有先用身體擋住,用手勢揮舞,讓牠們移動到三公尺以上高處。如果不這樣做,即使當時能穩住這群小朋友,稍後白蠟蟲也一定會遭殃。

原本我是將這篇附在[url][u]http://www.tbg.idv.tw/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996&start=0&show=[/u][/url]的第三頁,但因為內容頗多,且自成系統,所以改登新主題。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04pm

這是較後面的一隻,前端的色彩比較偏向橘色的感覺,身上的白粉相當均勻。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06pm

這是較後面的那隻,頭部的形貌。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08pm

這是較前面的一隻,前端多含一點綠色,身上的白粉相當均勻。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11pm

這是前面那隻的前端特寫,白粉沾黏的很好。

注意看最上面,有一道彎曲的界線。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19pm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3/08/04 01:59pm 第 1 次編輯]

拍攝於2003.08.03.台北象山,由原圖裁去上下邊後縮小。

第二天,我又到山上找,結果在原地附近的三棵樹上,一共找到七隻,分別位於三公尺到五公尺的高度,其中五隻落單,兩隻靠的很近,而且看得出那兩隻的前端顏色有所差異。除此之外,並在第一棵的樹幹突出部位,找到一隻卡在上面的死蠟蟲。以上就是牠的照片。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24pm

這是以趴的姿勢拍攝,前端白粉沒了,翅膀也顯現暗黃的顏色。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29pm

這是尾部特寫。牠是雌蟲嗎?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34pm

這是在附近一間棚子的木樁上發現的另一隻死蠟蟲,顯然是有人放在那兒。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41pm

這是上一隻的腹面圖。
襯在底下的是一張木紋貼皮。不過因為我拍這幾張的時間和閃光燈轉頭的角度不同,影響相機白平衡的判斷,我也沒時間細調,所以色澤有些差異。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44pm

這是尾部特寫。牠是雄蟲嗎?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1:51pm

不知道牠們前端的顏色,純粹只是個體差異?還是因雌雄而不同?
成蟲體型是否雄小雌大?
我只看到牠們如螃蟹般橫移,或直直向前走,不知跳躍或飛行能力如何?
請知道的朋友不吝賜教。


-- 作者: Zygamann
-- 發表時間: 2003/08/04 07:54pm

個人認為飛行能力普通, 如果是在高空彈跳可以在樹間滑行
但是並不能長距離直線且有方向性地飛行


-- 作者: 老洪
-- 發表時間: 2003/08/05 01:31am

這兩天也在宜蘭,某低海拔山坡的烏臼樹幹上瞧見幾隻。
當時其位置很高。
一時心血來潮,用樹枝觸碰它們,想說能否見識到傳說中快速橫向“移形換位”。
結果剎那間,之見它快速向後彈跳近1公尺後,再飛到10公尺外另一棵樹!

結論是……這傢伙很機靈、很會彈跳、也很能飛! -_-''


-- 作者: 老洪
-- 發表時間: 2003/08/05 01:35am

貼張圖。
位置很高,又未帶長鏡頭………


-- 作者: Zygamann
-- 發表時間: 2003/08/05 01:45am

我對飛行能力的判斷不是在於距離, 而是在於飛行行進的路線與蟲體移動的型式, 大型半翅/同翅/異翅類的飛行通常是點對點間的直線/弧線飛行, 而不像蜻蜓, 鱗翅目, 雙翅目等昆蟲會在空中做方向, 高度的"任意"變換, 並利用飛行展現其它的行為. 這是我之所以說白爛蟲的飛行能力普通的理由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5 07:40am

[這篇文章最後由alex0216在 2003/08/05 09:13am 第 1 次編輯]

謝謝兩位的回覆。

依據個人有限的觀察經驗來推想,白蠟蟲似乎有點「像」(當然不是真的)垂直短場起降的飛機,彈跳升高後,可以在航程內飛行,但要牠作較具技巧的動作變化,或是真的一飛沖天、一飛萬里,牠是辦不到的。


-- 作者: KYOSUKE6629
-- 發表時間: 2003/08/05 10:49am

非常詳盡的解說與照片拍攝
令人佩服您的細心與專業
請問一下,您這台5700有加任何近攝鏡拍攝嗎?
若有加近攝鏡,請問是那款?可否自動對焦?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5 12:47pm

謝謝支持!您在各版所登的照片,也是我學習的對象。能夠綜合應用傳統與數位,更非我所能及。

關於整隻蟲的照片,是直接使用5700的近拍功能,小心貼近拍攝。

前端和尾部的特寫,則是在套筒前加上CANON 250D,再套上RAYNOX M-150,以雙重近攝鏡拍攝。其實用一顆RAYNOX M-250的效果也差不多,用RAYNOX更高倍的近攝鏡(CM3500之12X、24X),還可以放的更大,且均可先套上CANON 250D,而無成像圈。最大的組合放大效果,可以將小於0.5公分寬度的東西,照滿整張照片的寬度。此時的清晰深度,根本不到1mm。

根據個人的實驗顯示,無論是哪一種近攝鏡,都有對焦距離的嚴格限制。有人是定在無限遠,然後移動相機鏡頭,直到影像清楚。但是這樣設定,5700的閃光燈會無作用(無窮遠還打什麼閃光?)。所以我時常交替使用兩種對焦方式:第一種是手動設定最近,讓標尺變紅,然後再移動相機鏡頭,直到無風且影像清楚,才小心按下快門。第二種是使用小花狀態,先移動相機鏡頭,直到影像清楚,再將快門一次按到底,等待自動對焦完成並拍照。

以上所述,大概適用於可以用在數位相機的各型近攝鏡。至於傳統單眼相機的鏡頭,可能功能互異,我就不敢打包票了。但純以光學折射的組合來考慮,嘗試找出能對焦的距離限制,是一定要做的事。


-- 作者: KYOSUKE6629
-- 發表時間: 2003/08/05 01:24pm

感謝alex兄的說明
250D的放大倍率有500D大嗎?
看來各種近攝鏡都無法自動對焦,還是得移動相機才行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5 02:15pm

買250D的時候,盒子裡有一張說明,列出250D和500D各自與不同焦距的鏡頭搭配,所能照到的長乘以寬。整個看來,250D能把較小的面積照滿整張照片。

事實上有公式可循,只不過牽涉的因素較複雜,我在網頁上看過就忘了。至於RAYNOX那幾款的編號,則是號碼大的,倍率較高。


-- 作者: KYOSUKE6629
-- 發表時間: 2003/08/05 04:37pm

我用的是雷諾士的 DCR-250
想考慮換成 500D,因為DCR250有很大的成像圈,是個麻煩之處
原來250D比500D的放大率要高啊…不過市面上好像很少看到,請問alex兄是何處購得?


-- 作者: alex0216
-- 發表時間: 2003/08/05 04:49pm

我在德X買的,當時是最後一顆。

250D口徑為52mm,比DCR250(就是我說的M-250)大,不過在5700上面,因為8倍變焦,即使套兩個鏡,也可以消除成像圈。像995和4500雖然有專用的雷諾士近拍鏡,但是想要放到最大,鏡頭前端還是得離物兩公分,不像5700加近拍鏡後,距離反而得以拉開。


-- 作者: 老洪
-- 發表時間: 2003/08/05 11:19pm

[quote][b]下面引用由[u]Zygamann[/u]在 [i]2003/08/05 01:45am[/i] 發表的內容:[/b]
我對飛行能力的判斷不是在於距離, 而是在於飛行行進的路線與蟲體移動的型式, 大型半翅/同翅/異翅類的飛行通常是點對點間的直線/弧線飛行, 而不像蜻蜓, 鱗翅目, 雙翅目等昆蟲會在空中做方向, 高度的"任意&qu ...
[/quote]
呵呵呵~~~此點Zygamann兄所言甚是,贊同! :em25:


-- 作者: wildbird
-- 發表時間: 2003/08/10 07:39pm

不知道牠們前端的顏色,純粹只是個體差異?還是因雌雄而不同?
成蟲體型是否雄小雌大?
我只看到牠們如螃蟹般橫移,或直直向前走,不知跳躍或飛行能力如何?
請知道的朋友不吝賜教。

我原先以為牠們不會飛,有一次靠得太近了,居然就飛走了。
不過感覺上是先跳起來再飛。
飛離樹幹時,還灑了一些液體,好像蟬一樣,不過量很少。
以上只有一次觀察記錄而已。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