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作者: simoncml
[這篇文章最後由simoncml在 2008/07/25 02:15pm 第 2 次編輯] 冇料仕有多少料, 看看名字便知一二, 但承蒙蟲友厚愛, 冇料仕在此分享一些個人種植心得。 想食蟲植物盛放, 一些基本條件如灌溉水質、陽光照、腰水等等, 相信各位經常爬帖之蟲友已耳熟能詳, 但他們往往未有注意到 "泡根" 問題之嚴重性, 冇料仕在此和各位蟲友分享何謂 "泡根" 。 "泡根" 是指食蟲植物之根部因高温或植料含水量過高而腐壞, 最終引至健康狀況會由盛轉衰, 甚至死亡, "泡根" 之初期病徵往往難以察覺, 食蟲植物仍保持良好之生長形態, 當壞根開始擴散至接近頂部時候, 葉子開始變軟、發黑, 健康狀況急轉直下, 當細菌擴散至全棵植物時, 便是和食蟲植物說永別之時。 大部份食蟲植物的葉子, 如因某些原因而導至枯萎, 但根部狀況保持良好, 食蟲植物的復元能力可以說是百份百, 但當 "泡根" 之情況出現, 食蟲植物之根部開始腐壞, 當細菌由食蟲植物之根部蔓延至整棵, 復元能力可以說是接近零。
大家常常將心愛食蟲植物放在陽光下讓它們享受日光浴之餘, 往往會怱略食蟲植物根部温度變化對其健康狀況之影響, 在大自然中, 食蟲植物經常受到長時間及強烈日光照射, 在地面温度不段上升之同時, 大量水份經地底至地面蒸發, 在水份蒸發之同時, 因地底温度較地面低, 清涼之濕氣把食蟲植物根部之熱力帶走, 令地面温度上升至 30 度以上之餘, 食蟲植物之根部温度仍可以保持在 30度以下, 保持透氣涼快, 這正好亦可以作為其中一個解釋, 為何一些品種的食蟲植物如 D. Burmannii, 根部系统會深入地底 6 寸以上。 在家中種植食蟲植物, 當它們享受日光浴之餘, 腰水用器皿內之存水因受強烈日光照射, 水温急速上升至室外温度, 帶高温水份經由腰水用器皿至植料表面蒸發, 像蒸餃子般, 濕氣不能把食蟲植物根部之熱力帶走之餘, 高温加上高濕引至細菌滋生, 最後引至根部開始腐壞, 繼而死亡。
沒錯, 種植食蟲植物時, 我們需要多加注意植料濕度, 因此大部份蟲友為了省時, 都會採用 "腰水法", 但採用 "腰水法" 的同時, 我們必需要留意, 存水水位之高度不可觸及食蟲植物之根部, 食蟲植物不是像水草的水生植物, 當食蟲植物之根部長時間浸泡於水中, 根部便會開始腐壞, 繼而死亡, "腰水法" 之用意為保持植料之濕度微濕, 不是要全盆植料像 "泡水麵包" 般。 以上純屬 "冇料仕" 之個人意見, 並不是什麼金科玉律。
-- 作者: jun1106
把豬籠草放在屋頂全日照,上個月發現有點不對勁,頂芽變的很怪異
-- 作者: cyi68 這不是lowii x truncata 嗎??怎麼會這樣!!
-- 作者: csyin
"泡根"是專有名詞, 還是樓主自己的發明?
-- 作者: ㄚ甫
[這篇文章最後由ㄚ甫在 2008/07/25 05:22pm 第 1 次編輯] [/quote]
-- 作者: diu1975
[這篇文章最後由diu1975在 2008/07/25 06:33pm 第 2 次編輯] 說的有道理耶 是只有水苔才會腐爛嗎 還是說其他泥炭土等等的混合介質也會腐爛嗎 題外話 之前那一株萊佛已經開第二個瓶子了
-- 作者: melson17
單就進行毛氈苔跟蓳的"葉插"介質來說 目前使用過水苔、泥炭土、赤玉土、桐生砂、鹿沼土 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下 "發霉"的速度依序是 水苔> 泥炭土>赤玉土>桐生砂>鹿沼土
-- 作者: Ghostrider 最近每每看到simoncml網友的"金玉良言"總會引起熱烈的"迴響" 今年四月加入的蝕友可以在短短三四個月之內發表出獨到的見解開始寫起專欄文章 實在是非常的恐怖 實乃食蟲界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材 厲害厲害 也讓小弟對您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 連綿不絕 期待您下次的大作來滋養我們貧瘠的心靈 :em02: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我前陣子也犯了同樣的毛病太過自負給他曬太陽 結果折損了側芽 其實truncata系列原種交種雖然都需要比較強的陽光 但是前提是溼度一定要夠 假如說直接在夏天的太陽下拷的結果大概就是這樣子 所以說其實不好搞 [quote][b]下面引用由[u]diu1975[/u]在 [i]2008/07/25 06:27pm[/i] 發表的內容:[/b]
說的有道理 就看你所選擇的介質能否在崩解腐爛得過程中達到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 反正這種事情都是各說各話 大家都好像看似站的住腳的立場或是假說 因此還是從實際種植的經驗及觀察上來進行討論可能會比較確實一點 像是我自己就滿注重介質的透氣性 這是我在種植過程中得到的經驗 [quote][b]下面引用由[u]melson17[/u]在 [i]2008/07/25 06:39pm[/i] 發表的內容:[/b]
目前使用過水苔、泥炭土、赤玉土、桐生砂、鹿沼土 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下 "發霉"的速度依序是 水苔> 泥炭土>赤玉土>桐生砂>鹿沼土
-- 作者: melson17
[這篇文章最後由melson17在 2008/07/25 10:55pm 第 3 次編輯] 其實truncata系列原種交種雖然都需要比較強的陽光 但是前提是溼度一定要夠 假如說直接在夏天的太陽下拷的結果大概就是這樣子 所以說其實不好搞
我那無緣的小 low ∼∼
小智跟你一人一棵∼
-- 作者: simoncml
[這篇文章最後由simoncml在 2008/07/25 10:16pm 第 1 次編輯]
-- 作者: diu1975
[quote][b]下面引用由[u]simoncml[/u]在 [i]2008/07/25 10:06pm[/i] 發表的內容:[/b] 想請問這位前輩 請問你用紅瓦盆的時候 會不會紅瓦盆變成綠瓦盆阿 我之前用瓦盆外表都長一大堆綠藻 看起來挺骯髒的
-- 作者: HILL
[quote][b]下面引用由[u]melson17[/u]在 [i]2008/07/25 10:06p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simoncml
[quote][b]下面引用由[u]diu1975[/u]在 [i]2008/07/25 10:46pm[/i] 發表的內容:[/b] 綠藻是植料濕度指示錶, 也可以幫助散熱, 沒錯, 看起來挺骯髒的, 但針是沒有两端都是尖的。
-- 作者: ㄚ甫
[quote][b]下面引用由[u]Ghostrider[/u]在 [i]2008/07/25 07:46pm[/i] 發表的內容:[/b] 就看你所選擇的介質能否在崩解腐爛得過程中達到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 反正這種事情都是各說各話 大家都好像看似站的住腳的立場或是假說 [/quote]
-- 作者: CAN 這跟泡不泡都沒關係....新鮮流動的水&流動的溼氣才是王道!!用深水盆水加高一點植物墊高一點再加個小沈水馬達讓水流動效果會讓你滿意!!
-- 作者: nbatp
[quote][b]下面引用由[u]CAN[/u]在 [i]2008/08/07 09:25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無限
[quote][b]下面引用由[u]nbatp[/u]在 [i]2008/08/07 11:16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nbatp
[quote][b]下面引用由[u]無限[/u]在 [i]2008/08/07 11:43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CAN
[quote][b]下面引用由[u]無限[/u]在 [i]2008/08/07 11:43am[/i] 發表的內容:[/b]
-- 作者: 明月 根對植物的影響很重要.. 我的惡習就是喜歡想到把植物挖起來換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