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多肉植物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18)
--- [討論][轉貼]金邊虎尾蘭葉插無性繁殖,其後代金邊消失不同於母株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11356)


-- 作者: 小P豬
-- 發表時間: 2013/02/17 04:26pm

虎尾蘭原文引自: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GHP199801013.htm
嵌合體原文引自:http://cht.a-hospital.com/w/%E5%B5%8C%E5%90%88%E4%BD%93
建議可參考網址(字太多了):http://book.tndais.gov.tw/Magazine/mag40-1.htm

我到google翻譯後,又重新整理、編輯,會比較好懂~XD
曾看過虎尾蘭用葉繁殖,金邊卻消失了嗎?變成觀賞價值不高的植株
這部分相信有人已經千辛萬苦爬文,但總說的模模糊糊,否則就沒有說出重點
這裡我幫你整理好了,大家可讀一讀這篇文章

首先,大家請看完有關嵌合體的文章~再看正文~X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嵌合體
1.由不同基因型細胞構成的生物體。在生物學中的嵌合體是指同一個體中不同基因型的組織相互接觸而存在的現象。
2.最普通形成嵌合體的就是嫁接,砧木與接穗癒合后,將癒合部位切斷,可見切口處先生長出愈傷組織,由此抽出新芽。此種芽中有來自砧木和接穗的細胞以各種狀態混同存在。類似的情況在自然界也能通過體細胞突變產生。
3.不同組織混生的類型大體分為三種:
Ⅰ—方組織向內伸入他方組織的軸心部位,稱為區分嵌台體
Ⅱ包圍莖軸的某些層的細胞基因型屬於另一方的,稱為周緣嵌合體
Ⅲ兩方組織相互交錯在一起稱為周緣區分嵌合體
嵌合體最早的典型例子是嫁接產生的亞當金雀花;這是一個以紫色金雀花外部組織包裹金鏈花內部組織的周緣嵌合體,以後H.Winkl-er(1914)用番茄和狗酸漿嫁接,獲得大量的嵌合體。除了在基因型質上不同的嵌合體之外,還有在量上互不相同的,例如染色體數目不同的嵌合體。分別稱為染色體嵌合體、細胞嵌合體或稱混合倍數性。 Sati-na等(1940)用秋水仙素處理生長點曾獲得倍數性不同的染色體嵌合體,並調查了生長點上哪一些細胞分化為植物體的哪一些部分。
由兩種或多種遺傳上不同的細胞類型混合而成的植物體或植物部分。嵌合體可為「嫁接雜種」,即在植物嫁接時出現於接穗與砧木交接處的芽,包含兩種植物的組織。雖然這種嵌合體在過去偶然出現過,但是德國植物學家溫克勒(Hans Winkler)1907年才首次認真地研究這種嵌合體。在他最早進行的一些實驗中,他將龍葵嫁接到番茄上,在連接處發出的枝條或具龍葵的特徵或具番茄的特徵,只有一個從兩種植物組織交界處發出的枝條,在一側具龍葵的特徵,另一側具有番茄的特徵。溫克勒稱之為嵌合體,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應屬某一個種,在一定程度上又屬另一個種。在以後進一步的實驗中,他給某些嫁接雜種起了專門名字。另一位植物學家鮑爾(Erwin Baur)後來提出證據說明︰溫克勒起了名的兩種植物分別由番茄核心和有1∼2層細胞厚的龍葵外皮組成,而另外兩種則由龍葵核心和1∼2層細胞厚的番茄外皮組成。這樣,在嵌合體中各個組成成分保持它們的特性,但在生長點處以一定的形式排列。
嵌合體亦可因生長區細胞的突變而形成。新的組織類型可以與舊類型明顯不同(例如舊類型為綠色而新類型為無色),但更常見的情況是︰這種差異僅能用特殊的研究手段發現,例如染色體數目的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虎尾蘭金邊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細胞核遺傳彩斑(非嵌合體)
1.西瓜皮椒草上的白色條塊,傳統的扦插、植物非試管快繁技術或組培苗均可穩定地遺傳。
2.細胞質遺傳彩斑,如天竺葵中常見有質體的變異,導致產生葉片出現綠色與白色相間的花斑,這種色斑也比較穩定,可用扦插法獲得具彩斑的小苗。
3.非嵌合體彩斑的遺傳,如冷水花和斑葉秋海棠等葉片上表現出的斑紋,它是由葉片柵欄組織下側的表皮細胞分離的,形成氣泡一樣的組織,在散射光下表現出顏色的差異,因為在遺傳上是同質的,無論是快繁還是組培苗,幼苗上的斑紋都不會消失。
 嵌合體的彩斑遺傳
1.嵌合體的彩斑遺傳比較複雜。其中區分嵌合體比較穩定,周緣嵌合體和周緣區分嵌合體則易出現層間取代和芽位變換,表現出彩斑性狀的不穩定。
2.恰如金邊虎尾蘭的葉片,其中部為綠色,兩邊為金黃色,金邊是由嵌鑲變異而來。變異後的斑紋處的細胞已與原來綠色部分的細胞具有不同的遺傳性。所以,由金邊已消失的綠色葉片再生的小植株綠色。但是帶黃色斑紋的葉片葉插再生的小植株則金邊卻也會消失。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黃色部分的細胞不含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自製養分的能力差,再生的能力遠遠低於綠色組織部分,造成層間代替。
3.有鑑於此,若想得到具有金邊性狀的虎尾蘭,只有採取分株法繁殖或用頂芽(葉片完全未展開)的部分進行組織培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word可跟我要,word檔整理得比較清晰,2010版的word)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