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文字方式查看主題

- 塔內植物園 (/tbgweb/cgi-bin/leobbs.cgi)
-- [ 生物與生命科學 ] (/tbgweb/cgi-bin/forums.cgi?forum=14)
--- 乙醯膽鹼? (/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4&topic=222)


-- 作者: 肥喵
-- 發表時間: 2008/11/22 06:37pm

我看書上寫 能增加乙醯膽鹼活性的藥物 就能增進記憶力.
用於失智症患者身上 算是治療.
http://www.catholic.org.tw/stjoseph/ad3.htm

那運用於一般人身上 算是聰明藥嗎?
我實在很好奇的說 ........


-- 作者: taihao
-- 發表時間: 2008/11/23 07:01pm

乙醯膽鹼 是一種神經突觸 媒介
聰明 一詞太過廣泛, 不能跟 乙醯膽鹼 拿來討論

不要浪廢錢去聽信廠商的廣告詞

個人愚見


-- 作者: 肥喵
-- 發表時間: 2008/11/24 11:17am

原來如此 我確實有看到一些打著能增加"乙醯膽鹼"活性的廣告"怪東東"?
所以感到非常的疑惑??
因為大腦書上也是這個原理 用於失智症的藥也是這個原理 所以咧~
給它好奇 十分的好奇 ~
原來理論跟現實還是有差距的 ><
我本來想說去買來吃看看 不然我老是忘東忘西的 = =!
果然人笨沒藥醫 各位塔友不要像我這樣想偷吃步 異想天開!

感謝taihao塔友的解惑 感恩喔 ^ ^



-- 作者: 明月
-- 發表時間: 2008/11/24 06:00pm

[這篇文章最後由明月在 2008/11/24 06:02pm 第 2 次編輯]

有用! 有些人正在研究 也有了一點成果(科學人有相關報導)
初步研究的成果 就是你看到的 阿茲海默氏症的治療


不過距離吞一粒變聰明的 "聰明藥丸"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有多遠哩? 黑火藥~~~氫彈 這麼遠


-- 作者: yalo
-- 發表時間: 2008/11/24 08:45pm

應該是從人類用火到氫彈的距離吧


-- 作者: 肥喵
-- 發表時間: 2008/11/26 12:38pm

乙醯膽鹼活性 與 記憶力 之間的關係
是否跟 製造血清張素的細胞 與 快樂 之間的關係是相同的道理呢?
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mdma_c.html

聰明藥與快樂丸啊 ...... 這是否為人類的目標呢??
看來其背後是有龐大的商機~


-- 作者: yalo
-- 發表時間: 2008/11/26 01:12pm

這個論調就像皮膚保養品裡加Q10一樣,電子傳遞鍊上的東西跟皮膚代謝的關係就像我提到的距離那麼遠.


-- 作者: 明月
-- 發表時間: 2008/11/27 07:05pm

科技是進步很快的
幸運的話二十年後就能知道是火還是黑火藥了

To肥喵
這些藥都是影響神經細胞間傳遞訊息用的通道(受體)

像是乙醯膽鹼 就是一種神經細胞溝通用的分子
用來接收他的就是乙醯膽鹼受體
你問的藥物就是加強他的結合力
這方面我不太清楚 只能解釋到這裡了


神經接收到血清張力素就會讓人感到快樂(實際情形很複雜)
尼古丁等則是加強"血清張力素"的結合力
MDMA是強力結合
細胞被這樣刺激後 血清張力素受體就會減少 造成下次要用更多的物質刺激才能達到效果


-- 作者: 肥喵
-- 發表時間: 2008/12/16 05:09pm

既然談到快樂丸 就會想到"成癮"!!
快樂是會成癮的嗎?
藥物成癮 跟 行為成癮(購物狂 病態賭博 上網成癮 ..) 有無關連呢?
追求慾望就等於是在追求快樂?
慾望是動機 而 快樂是報酬 ?

難不成我們人類就像狗一樣 聽到鈴聲就會流口水??
http://big5.huaxia.com/zk/sq/00097979.html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_print.asp?add_year=2003&popsc_aid=255

花 ~ 花~ 花~ 有夠花 @@"
一個問題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 ><


-- 作者: kacteen
-- 發表時間: 2008/12/17 09:54am

成癮 ( addiction ) 的定義 :

The term "addiction" is used in many contexts to describe an obsession, compulsion, or excessive physical dependence or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such as: drug addiction, crime, alcoholism, compulsive overeating, problem gambling, computer addiction, pornography, etc.

Quot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pendence_(behavioral_medicine)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A%E7%99%AE

狗聽到鈴聲就會流口水是一種經學習或訓練的反射反應 ( reflex ),它與成癮性是完全不同的狀況。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8D%E5%B0%84_(%E7%94%9F%E7%90%86%E5%AD%A6)&variant=zh-tw


-- 作者: 肥喵
-- 發表時間: 2008/12/17 09:09pm

原來狗聽到鈴聲會流口水 是訓練來的哩! 跟成癮無關喔 ~
感謝 kacteen 塔友的詳解 阿不過你寫英文 我看不懂的哩 ><
有沒有白話文的解釋哩??
到底行為成癮 能不能稱得上是一種成癮呢?

啊!人笨無藥醫 我除了文盲之外 還老番顛的說 @@"
感謝指導 感恩喔 ~


-- 作者: kacteen
-- 發表時間: 2008/12/18 09:19am

成癮 ( addiction ) 的定義 :

The term "addiction" is used in many contexts to describe an obsession, compulsion, or excessive physical dependence or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such as: drug addiction, crime, alcoholism, compulsive overeating, problem gambling, computer addiction, pornography, etc.

上面那句是直接引用維其百科全書 ( wikipedia ) 中的內容。
按照字面上來翻譯 :

( "成癮" 一詞被用來形容一些沈迷、渴慾或者生理性或心理性的過度依賴行為,例如藥癮、犯罪、酒癮、過食、賭癮、電腦癮、情色等等。)

過量使用或經常使用具成癮性的物質例如非法藥物、酒、咖啡、煙等等,若一段時間身體突然停止或減少攝取具成癮性的藥或酒來持續刺激的話,非常容易產生戒斷症狀 ( withdrawal syndrome ),不同的物質,例如藥物、酒或咖啡所產生的戒斷症狀不盡相同。由於斷癮會產生身體的生理反應(既戒斷症狀)而稱之為生理性的依賴行為。

過量使用會造成急性中毒,是人體無法在短時間內代謝掉過量的物質或負荷大量物質對身體的刺激而產生毒性反應;慢性中毒則為因其反覆使用而使得神經對這些物資的敏感性減弱 ( down regulation ),為維持原有的效果則需增加物質之攝取量之現象而產生耐受性 ( tolerance ),例如藥物愈用愈多、酒或咖啡愈喝愈多、煙愈抽愈多。

當然,這些物質性的成癮也可能附帶著心理性的依賴行為,例如可安撫情緒、籍以逃避現實或麻醉自我的想法。

每天或固定一段時間一定要上塔內、不按個幾下滑鼠到各個感興趣的板到處看看或貼貼文的話,會不自覺地覺得混身不自在,這也算是成癮症的一種,是屬於心理性的依賴行為。因為不上塔內並不會產生身體的生理反應,某人並不會因為沒辦法上塔內貼文而產生嚴重焦慮、失眠、發抖、震顫、冒冷汗、意識混亂、幻覺、幻聽、抽搐、甚至因一些合併症而導致死亡等等的生理反應,通常只是造成較輕的焦慮精神狀態的依存現象,所以它是種心理性的過度依賴行為。其實每個塔友或花友的行為都是很類似的狀況,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罷了。


-- 作者: 肥喵
-- 發表時間: 2008/12/21 04:37pm

感謝 kacteen 塔友的詳解 你的解說不但簡單明瞭 還帶著幽默感 要是八百年前我的老師授課時 也像你一樣就好了 ^ ^
營造學習的氣氛很重要 ....
我一直以為血清張素受體只存在於大腦中 剛翻了書 原來腸道跟血管壁裡也有 真是太神奇了!!


-- 作者: 肥喵
-- 發表時間: 2009/01/04 05:03pm

如果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兒童或青少年 在老年時得帕金森氏症的比例會比較高嗎? 他們不都是多巴胺太少??

有些人是舉一反三 我是見樹不見林 啃一本書要想很久還反應不過來~


-- 作者: yalo
-- 發表時間: 2009/01/05 02:52pm

成癮跟腦部多巴銨受體有關,藥物結合到受體上產生快樂的感覺,造成生理跟心理成癮,也造成短暫的錐體外症候群.


-- 作者: 肥喵
-- 發表時間: 2009/01/05 05:19pm

請問 我看書上寫"不滿足感是由多巴胺太少所造成的?
http://epochtimes.com/b5/8/10/19/n2301603.htm

所以喜好尋求冒險刺激 無法滿足的野心 尋求更多的刺激上癮者(如: 酒癮 貪食 吸毒 賭博.... ) 的人是他的多巴胺感受體在補捉多巴胺分子時沒效率的緣故嗎?



-- 作者: 明月
-- 發表時間: 2009/01/06 07:13pm

就是對多巴胺產生了耐受性


-- 作者: kacteen
-- 發表時間: 2009/01/07 09:00am

神經細胞上接受體的對於某些神經傳遞物質不斷刺激而產生的 down-regulation 是耐受性產生的原因之一,是屬於生理上 "負回饋
的一種表現。神經細胞籍者減少其接受體的數目來減少神經傳遞物質對細胞本體不斷的刺激,而使得神經細胞產生神經傳導的 "閥值 ( threhold ) " 上昇或增加,可算是神經細胞或是神經系統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這種耐受性的產生通常是漸進性的,不會很短的時間內就產生耐受性。

”求冒險刺激 無法滿足的野心 尋求更多的刺激上癮者” 病理學上的假說之一便是腦中某些神經細胞對於外在感官刺激產生耐受性之故。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摩尼網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