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多食蔬菜水果有益身心健康
塔內植物園[ 蔬菜水果 ]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分享]自然農法上課文字報告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可以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禁止
  • 音樂標籤  : 禁止
  • 文字大小  : 允許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禁止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文章一覽:[分享]自然農法上課文字報告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fierycloud 發表於: 2006/07/06 07:20pm

    下面引用由ranma2006/07/05 08:14pm 發表的內容:
    我覺得各有各的々j家不懷疑玉米對氮的需求高, 是否可以說, 正因為它的需求高, 本身吸收多的氮, 而自然農法會將每年的玉米植株回歸土地當來年的肥料, 慢慢的會累積土藻酗@些物種會累積氮到土躉搹釦颻_狀的根來競 ...



    不是很了解 不過一般農家都會把這些植物殘體燒掉後 或是切碎後埋進土裡吧
    並不是只有自然農法才會這樣做 綠肥植物也是起相同作用
    遺憾的是 玉米的氮是集中在含大量蛋白質的果實中 由於會持續移出果實 因此不太可能不添加額外的肥料就能讓土壤正常
    只有移出的食用部位幾乎為澱粉 也就是原料只需要水與空氣的 才比較接近平衡 但是這樣的作物對人類來說 卻只有提供熱量的功能

    我也不認為化學肥料有較多壞處 多是因為合理化施肥的操作沒有落實
    有機肥料其實重金屬疑慮也不少 特別是牲畜排遺肥 其危險程度不少於經過驗證的合法化學肥料
    土壤不經檢驗就種植 自家栽種的不見得比市面上販售的安全
    用當地作物或雜草當肥料不僅會讓部分營養元素集中 也會讓部分汙染物集中 並非只有好處 商品作物都必須要長期監測才安全

    植物也是只能吸收分解到一定程度的有機肥料 而在此時與化學肥料的成份不相上下
    好處在於適量的有機質可以提供較好的土壤物理性質及腐植質 但是在台灣因為長期高溫多濕 必須要持續的補充
     
    ranma 發表於: 2006/07/05 08:1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ranma在 2006/07/05 08:36pm 第 5 次編輯]

    我覺得各有各的觀點上不同, 但其實都有其正確的地方.

    比如 lsychw 大說的, 在第一年缺氮的土地上種植需氮的玉米, 會越長越好, 假設大家不懷疑玉米對氮的需求高, 是否可以說, 正因為它的需求高, 本身吸收多的氮, 而自然農法會將每年的玉米植株回歸土地當來年的肥料, 慢慢的會累積土壤中的氮含量? 或是自然農法將其它物種共存在一起, 其實也有一些物種會累積氮到土壤中?

    用之以科學, 本來生物在越對自己不利的地方, 越能激發其潛能, 如有雜草競爭養份,  自然稻米也需有更茁狀的根來競爭, 土壤養份不夠, 為了獲得能量, 只能盡力自己合成, 就生長更多葉綠素, 好吸收陽光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來合成, 自然葉子更綠, 這也是很科學, 很簡單的事, 沒什麼好不可思義 的, 也如 amino 所說, 沒必要將之神奇化.

    無論自然農法或有機農業, 就是太多人將之神奇化, 說這樣才是最好的, 對身體才好, 試問, 如果全球都使使用有機, 自然農法, 能養活所有的人類嗎? 每種物種都有其原產地, 也都有其適合的環境, 但也只有那些物種可大量提供人類食物來源, 如果不強迫將這些物種移植到非原產地或不那麼適合的地方, 有怎麼增加其生產的面積呢?

    說到福壽螺, 這物種並非台灣本地就有的, 也不是由其它地方引進的嗎? 可說是自作自受嗎? 但話說回來, 咖啡的原產地是非洲的衣索匹亞, 一直到 17 世紀前還只有原產地和阿拉伯半島有, 辣椒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 也只存在於中南美洲. 有多少物種是因人類介入才遍佈全球呢?

    我不反對自然農法和有機種植, 但是請不要將使用化肥說得如此不堪, 畢竟它也養活了世上許多人, 沒有一件事是絕對的, 在當下有它的角色和舞台及有用之處. 要在同一處長期高密度地只種植同一種作物, 也只能使用最最不自然的方式, 但全球的人類可以經得起完全低密度的種植方式嗎? 也只有不餘饋乏的我們吧!?

    如果要將一切人造或人為之物當成不自然, 那人類也未免太自大了, 當自己是萬物之主了吧? 畢竟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份, 一切所作所為(包含我們自己認為不自然的作為), 也屬於整個自然的一部份呀!! 可順其自然時, 當然順其自然最好囉....
     
    lkk3353 發表於: 2006/07/02 08:11pm
    你真是沒進入狀況.
    [通俗科學]就是把你們那些艱深難懂的科學理論.知識.經吸收.消化.
    再用簡單.易懂.有趣味性的文筆寫出來.使一般大眾(兒童與大人)也能一窺自然科學的奧妙.
    簡單的說.也就是像[LIFE]自然叢書之類圖文並茂的書籍.
    這樣懂了吧!
     
    fierycloud 發表於: 2006/07/02 03:33pm

    下面引用由lkk33532006/07/01 09:20pm 發表的內容:
    通俗科學.從0-120歲.
    我看你倒像寫大學課本的.讓人看了一個頭兩個大的.
    也好.這樣才讓我有外快可賺.才能.



    通俗科學 那不就跟那幾本老書的作者一樣嗎
    大大的外快 大學現在有在補習的嗎? 難道是論文代工 以及考古題販售

    如果大大是出版相關的話 可否請大大推荐一下 台灣地區可代定簡體書的書店
    想買一些簡體中文書 問過幾家多是不能代訂的 或是要先有一定消費金額累積 才能代訂
    大陸地區也有國外企業進入生產自然農法產品回銷母國 也有相關的書籍
    不過看目錄很多都是周邊農業的生產廢棄物再使用 不曉得內容如何
     
    lkk3353 發表於: 2006/07/01 09:20pm

    下面引用由fierycloud2006/07/01 04:36pm 發表的內容:
    方便請教一下大概的教育對象層級嗎
    因為多數教育者都有相似的現象 那就是思考會漸漸地接近其教育的對象
    也因此漸漸地無法去了解不同年齡層的表達方式
    我自認是屬於社區大學碎碎念型的


    通俗科學.從0-120歲.
    我看你倒像寫大學課本的.讓人看了一個頭兩個大的[教科書].
    也好.這樣才讓我有外快可賺.才能[五子登科].
     
    fierycloud 發表於: 2006/07/01 04:36pm

    下面引用由lkk33532006/07/01 04:01pm 發表的內容:
    看你咬文嚼字的大論.實在很累.饒了我吧!



    方便請教一下大概的教育對象層級嗎
    因為多數教育者都有相似的現象 那就是思考會漸漸地接近其教育的對象
    也因此漸漸地無法去了解不同年齡層的表達方式
    我自認是屬於社區大學碎碎念型的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