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這週末在台東海邊也有發現 T. terrestris(蒺藜),小葉卵狀披針形,短於1.2 cm,先端銳至鈍,明顯比照片中可能是「台灣蒺藜」的小葉短小一大截。原本我以為是濱海太陽曝曬加上乏人照顧,造成水分和養分不足的緣故;這幾天反覆翻了很多書籍,找了許多中文和原文資料,私下判斷兩種蒺藜或許都「現形」了!
不知道以上推論是否正確?請各位高手不吝幫忙解惑,感謝大家!
peterbhong
發表於: 2007/12/03 11:03pm
[這篇文章最後由peterbhong在 2007/12/03 11:14pm 第 2 次編輯]
《臺灣維管束植物》中「台灣蒺藜」下面還有一段重要的敘述,如下-
Tribulus taiwanense T. C. Huang & T. H. Hsieh. in Taiwania 39: 63, fig. 4. 1994. Tribulus cistoides auct. non L.: T. C. Huang in Fl. Taiwan 2nd ed. 3: 410 , pl. 214, photo 23. 1993.
意思應該是說:
台灣蒺藜(Tribulus taiwanense)和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是同一種植物。1994 年《植物科學期刊》(Taiwania)稱之為台灣蒺藜(Tribulus taiwanense),而 1993 年《Flora of Taiwan》稱之為大花蒺藜(Tribulus cistoides),兩者只是名稱不同。
《臺灣維管束植物》記載 T. taiwanense(台灣蒺藜)小葉先端「鈍至圓」,《Flora of Taiwan》則記載其先端「尖或鈍」,似乎《臺灣維管束植物》有誤,應以《Flora of Taiwan》「尖或鈍」正確。
若以上這樣的理論可以成立,則這張照片的植物就完全符合《Flora of Taiwan》記載「Tribulus cistoides(大花蒺藜)小葉 15-22 mm 長,先端尖或鈍,花瓣長 11-13 mm。」的各項特徵,所以它是大花蒺藜,也是所謂的台灣蒺藜。
(請繼續看下篇文章)
peterbhong
發表於: 2007/12/03 10:44pm
[這篇文章最後由peterbhong在 2007/12/03 11:13pm 第 4 次編輯]
另根據非常權威的《Flora of Taiwan》,該書 TRIBULUS(蒺藜屬)只列出 2 種植物,分別如下,並沒有列出所謂的台灣蒺藜(Tribulus taiwanense)。
Tribulus cistoides(大花蒺藜): 小葉 15-22 mm 長,先端尖或鈍,花瓣長 11-13 mm。
Tribulus terrestris(蒺藜): 小葉 4-12 mm 長,先端尖或鈍,花瓣長 3-5 mm。
兩者關於小葉形狀,都有一段用字完全相同的敘述- acute or obtuse at apex(翻譯:先端尖或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