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覽:蓋斑鬥魚-地方型之珍貴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
charles2003 |
發表於: 2006/05/22 10:22am |
不知各位大大是否想過, 蓋斑在台灣各個棲息地是否是個彼此可以交流的流域(水域), 答案好像不是吧,有許多棲息地只是個水塘,一條溪流的上游靜水域 經過長期生態演進,才發展出不同地區型基因,在無人為環境破壞下, 這些封閉的生態棲息地是否產生基因弱化? (在山林濫墾前櫻花鉤吻鮭是否也產生基因弱化?--牠是最顯著的封閉環境下的產物) 而現在人類卻扮演起上帝的角色,啟不怪哉! 吾人無上帝之本領,僅能盡力保存物種之現有棲息地 而團結眾人之力之單位,才是整個原生物種棲息地保育的最大最有力之推手 原生棲息地之保護才是當務之急,至於演化,則應交由各物種自行決定 物種演化,由(原物種基因=>基因弱化=>基因突變=>產生更適合棲息地環境的基因),這樣不停循環,萬物生生不息 棲地保育才是根源,物種本身之基因會自行調整 何況,透過人為強化單一物種之基因,可能危害到同棲息地其他物種之生存,只有保存棲息地讓棲息地裡各物種自行演化才是生態平衡之最佳方式。 以上,小弟淺見 有誤,請多包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