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隨便貼貼 隨便聊聊 別太嚴肅了 :-)
塔內植物園[ 隨意貼 ]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如是我聞:【佛•笑•花•是•色•是•花•笑•佛】!?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可以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禁止
  • 音樂標籤  : 禁止
  • 文字大小  : 允許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禁止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文章一覽:如是我聞:【佛•笑•花•是•色•是•花•笑•佛】!?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陳順勝 發表於: 2009/09/22 12:29pm
    [這篇文章最後由陳順勝在 2009/09/22 02:35pm 第 2 次編輯]


    下面引用由陳順勝2009/09/22 12:22pm 發表的內容: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09
    【父肉身擋群蜂  救不回愛女】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22/78/1rjta.html
    ﹝記者楊培華、陳恩惠/台北報導﹞一群登山客前天在北縣雙溪中坑古道遭虎頭蜂攻擊,當時嚮 ...


    1.【遭虎頭蜂攻擊,一定要盡速送醫,目前蜂毒還沒血清,如果遭蜂螫造成溶血嚴重,就得換血。】
    2.【..看到蜂群來襲,不顧自身安全,用雨衣加肉身擋住女兒,無奈愛女仍遭蜂群狂螫上百處,引發溶血症,延至昨晨1時不治,從蜂螫至氣絕前後僅11小時,法醫相驗,研判陳女因遭蜂螫造成呼吸衰竭致死。】
    (1)&(2)→ 疑推:【...送醫11小時...→ 未施行換血急救!?



    .................... ( 11348 ) ....................
     
    陳順勝 發表於: 2009/09/22 12:22pm

    下面引用由陳順勝2007/07/23 09:00pm 發表的內容:
    ※A.【虎頭蜂傷人事件】:仁愛國小『陳益興老師』為了掩護學生逃離,奮不顧身……,最後送醫不治而身亡!
    ~•~•~•~•~•~•~•~•~•~•~•~•~•~•~•~•~•~•~
    •民國 74 年10月間,台南縣《仁愛國小師生》前往曾文水庫一帶做戶外教學, 不幸途中遭遇「黑尾虎頭蜂」的攻擊,結果造成多名師生受傷;其中帶隊的『陳益興老師』為了掩護學生逃離,奮不顧身脫下上衣驅趕虎頭蜂,反遭群蜂攻擊叮螫,最後送醫不治而身亡,當時造成社會上很大的震撼。
    •台北縣《登山隊伍》登山途中遭到虎頭蜂攻擊,造成『1死 6傷的悲劇』,而這次發動攻擊的虎頭蜂,是其中毒性最強的黑腹胡蜂,只要被五隻黑腹胡蜂螫到,就會引發可怕的急性腎衰竭。
    •《登山客》在南投遭到虎頭蜂攻擊,根據傷者的描述,攻擊的虎頭蜂應是黑腹胡蜂,這是虎頭蜂中毒性最強的蜂種,毒素含致命蛋白,會破壞身上所有細胞, 死亡率在百分之廿以上。遭虎頭蜂攻擊,一定要盡速送醫,目前蜂毒還沒血清,如果遭蜂螫造成溶血嚴重,就得換血。成人只要受到5隻胡蜂攻擊,就可能引發腎衰竭,被20隻以上螫咬,就會產生全身性毒性,100隻以上,就可能致命。
    ~•~•~•~•~•~•~•~•~•~•~•~•~•~•~•~•~•~•~
    ※B.【網路音樂欣賞】:麥可森-大黃蜂的飛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VY8W5NSG5o&mode=related&search=
    ~•~•~•~•~•~•~•~•~•~•~•~•~•~•~•~•~•~•~
    ※【關於虎頭蜂】:
    •在台灣有『七種』毒性較強的都被直接命名為虎頭蜂,包括:『  黃腰虎頭蜂、黑腹虎頭蜂、黃腳虎頭蜂、台灣大虎頭蜂、黑尾虎頭蜂、擬大虎頭蜂、威氏虎頭蜂等七種』。通常會螫人的多屬於群居性虎頭蜂,台灣七大虎頭蜂都屬於此類。
    •虎頭蜂屬社會性昆蟲,會有集體行動,巡邏蜂約在離蜂巣周圍 50 公尺巡邏,每年10到12月秋冬季是虎頭蜂最為兇猛的時候,此時蜂巢達到最壯盛時期,又為保護蜂后剛產下的卵,警戒範圍因而加大 200 ~ 1000 公尺,且變得更為兇猛。若遇見單飛的虎頭蜂在周遭盤旋,表示你已接近牠的警戒範圍,絕不要揮趕或騷擾、更不可打死巡邏蜂, 並盡速遠離,以免牠發出訊息而招來群蜂攻擊。
    •當巡邏蜂受到騷擾或蜂巢受到震動時,牠們即會透過不同腺體產生「警報性費洛蒙」,快速傳遞訊息給其他同伴以發動群蜂攻擊;更可怕的是,一旦被叮螫以後,其他蜂群還會循著氣味再去攻擊同一目標,因此通常導致喪命的蜂螫事件都是「群蜂攻擊」所造成的。若遭虎頭蜂攻擊,「應該馬上逃跑,而不是蹲下或站著不動」,虎頭蜂並不會因為人類蹲下或站著不動而不攻擊,所以,即使處理虎頭蜂的專業人士都非常小心。
    ※【虎頭蜂的毒性可以區分兩種 】:
    •第一種是虎頭蜂毒液直接毒性, 據估計必須要受虎頭蜂到二百次的叮咬的毒液,才會使一個人有生命危險。叮咬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用冰敷即可解決大部份的疼痛。使用尿液、氨水及醋,都是不好的方法。另外虎頭蜂的刺不可直接的往後拉, 如此會是毒液更進一步的注入身體。 可用擦拭法,較安全。
    •另外一種虎頭蜂蛋白質引起身體的過敏反應,而造成血壓下降休克, 生命危險。一般而言過敏體質的人比較容易會有過敏而休克。 所以在國外某些醫師甚至建議, 過敏體質的人應該上山前, 先隨身攜帶腎上腺皮質素和抗過敏抗消炎的類固醇及抗組織胺類藥物,一旦被叮可以馬上注射以救命。
    ◎【4 大原則】:
    •第 1 原則:就是遠離, 不要主動攻擊虎頭蜂。
    •第 2 原則:虎頭蜂喜歡那顏色鮮明且具有芳香味的花卉植物。
    •第 3 原則:不可以擦香水 。
    •第 4 原則:儘量能夠穿長袖長褲的衣服上山。
    ◎【6 應變處置】:
    1. 虎頭蜂不注意白色,不攻擊光滑平面物體。
    2. 吃剩甜食勿亂丟棄,避免引蜂覓食。
    3. 勿擦香水,避免招蜂引蝶。
    4. 野外活動應聽聲音看狀況,如發現有虎頭蜂圍繞林邊飛翔,        一定有蜂巢,不可前進,趕快退回繞道行走。如遇巡邏蜂,先靜止不動再慢慢退回,等蜂飛回去時再趕快回頭跑。
    5. 成群蜂攻擊時,應分秒必爭,快跑 ( 團體受攻擊時分開奔跑 ) 並為保護頭部,可用白布蓋頭或一面跑一面拿衣物再頭頂輪轉,將衣物拋出,軌反方向快跑。
    6. 如環境許可,可鑽進草叢內,如有溝渠或湖邊,可潛入水中( 但必須有潛水技能 )。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9/09/22 04:09
    【父肉身擋群蜂  救不回愛女】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22/78/1rjta.html
    ﹝記者楊培華、陳恩惠/台北報導﹞一群登山客前天在北縣雙溪中坑古道遭虎頭蜂攻擊,當時嚮導陳文龍帶著28歲女兒同行,看到蜂群來襲,不顧自身安全,用雨衣加肉身擋住女兒,無奈愛女仍遭蜂群狂螫上百處,引發溶血症,延至昨晨1時不治,從蜂螫至氣絕前後僅11小時,法醫相驗,研判陳女因遭蜂螫造成呼吸衰竭致死。
    女兒遭蜂螫上百處
    北市高舢登山隊一行50人20日到雙溪盤山坑中坑古道登山,下午2點多回程時遭虎頭蜂群起攻擊,14人被螫傷。
    隊員轉述,前隊長兼嚮導陳文龍帶著女兒陳采玉一同登山,大家遭蜂群攻擊時,他不顧自身安全,為了護衛女兒與隊友,一度站起身企圖將蜂群引導到他處,然後用雨衣擋住女兒,避免女兒遭蜂螫。
    法醫︰呼吸衰竭致死
    陳女被送往澳底保健站再轉送署立基隆醫院,當時意識清楚,前晚傷勢轉劇,再轉送台北榮總,延至昨天凌晨1時,因溶血症引發肺部出血、呼吸衰竭死亡,陳文龍看到女兒傷勢轉劇,最後竟告不治,悲慟到說不出話來。
    警方鑑識人員昨天到醫院,初步檢視陳女身上有上百處螫痕,研判在父親用雨衣撲救前就慘遭蜂群狂螫。
    醫師表示,虎頭蜂螫人會在人體留下毒蛋白,被螫100多次就可能休克,甚至因器官衰竭而死。
    一起登山、遭蜂螫的山友說,中坑古道並不是第一次走,過去不曾發生過類似情事,前天下午也未碰觸蜂窩或招惹蜂群,可能是登山人數眾多,並不知道接近虎頭蜂窩,眾人散發的體味,讓蜂群誤以為有敵意,才引來攻擊。
    熟悉當地環境的瑞芳警分局柑腳派出所警員連信昌說,從特徵來看,前天螫人的虎頭蜂群是黑腹虎頭蜂,不但體型較一般虎頭蜂大,生性也較凶猛。



     
    prettylan66 發表於: 2008/08/19 04:25pm
    ~~重瓣紫花曼陀羅~~
    夢幻的顏色~~穿著艷麗的舞衣~~值得擁有~~~想哦~~~

     
    晨曦青嵐 發表於: 2008/06/25 10:47pm
    55樓是夏日出遊必備的常識特把他在拉出來  謝謝陳大大的詳細介紹
     
    陳順勝 發表於: 2008/02/25 09:00pm
    [這篇文章最後由陳順勝在 2008/02/26 06:52am 第 6 次編輯]

    ※轉貼: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宇宙•無名太極•生命】:
    『靜』如--古井不波;
    『柔』如--山嵐薄霧;
    『遊』如--行雲流水;
    『動』如--潛龍飛天;
    『勁』如--錢塘大潮;
    『猛』如--風狂雨暴、捲龍上天;
    『剛』可--力破山河、氣貫日月。
    ~•~•~•~•~•~•~•~•~•~•~•~•~•~•~•~•~•~•~•~•~•~•~•~•~
    【太極拳欣賞】:
    太極拳Tai Chi •高佳敏 演示
    http://uk.youtube.com/watch?v=jywr8704HQQ&feature=related
    ~•~•~•~•~•~•~•~•~•~•~•~•~•~•~•~•~•~•~•~•~•~•~•~•~
    武當太極 wudang tai chi


    http://uk.youtube.com/watch?v=9kKbcQT7oo8&feature=related


    ……………… ( 7480 ) ………………

     
    老酒鬼 發表於: 2008/02/23 07:25pm
    [這篇文章最後由老酒鬼在 2008/02/23 07:30pm 第 3 次編輯]




    碰 . 放煙火 .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