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客登入論壇 按這裡註冊 忘記密碼 在線會員 文章搜尋 論壇風格  使用說明   


>>> 誘虫入甕的趣味花草
塔內植物園[ 食蟲植物 ] → 發表回覆

主題標題: [求助]捕蠅草有異狀!!病蟲害??
您目前的身份是: 訪客 ,要使用其他會員身份,請輸入會員名稱和密碼。未註冊訪客請輸入網名,密碼留空白。
請輸入您的會員名稱   您沒有註冊?
請輸入您的密碼   忘記密碼?
目前心情
  • 將放在文章的前面
  •             
                
                
    上傳附件或圖片 (最大容量 9000KB)
    目前附件:(如不需要某個附件,只需刪除內容中的相關 [UploadFile ...] 標籤即可) [刪除]
    內容 

    在此論壇中:

  • HTML  標籤: 可以使用
  • EMOTE 標籤: 可以使用
  • LeoBBS 標籤: 可以使用
  • 貼圖標籤  : 允許
  • Flash 標籤 : 禁止
  • 音樂標籤  : 禁止
  • 文字大小  : 允許
  • 積分標籤  : 禁止
  • 保密標籤  : 禁止
  • 允許使用表情符號轉換
  •   字型樣式:  字型大小:  顏色:         點這裡查看 LeoBBS 論壇所有的專用標籤
      粗體字 斜體字 底線 置中 插入超連結 插入郵件地址 插入圖片 插入 Flash 動畫 插入聲音 插入代碼 插入引用 插入編號 飛行字 移動字 發光字 陰影字 插入表情代碼
     『 HTML 編輯器 』『 ASCII 字型產生器 』『 文字內容取代
     
      模式:使用說明 完全 基本  >> 複製到剪貼簿 | 查看長度 | 轉換剪貼簿超文字 <<
    點選表情圖即可在文章中加入相關的表情
     
    選項

    使用 LeoBBS 標籤?
    是否顯示您的簽名檔?
    您是否希望使用表情符號轉換在您的文章中?
    使用字型樣式轉換?

        

    文章一覽:[求助]捕蠅草有異狀!!病蟲害?? (新回覆在最前面,最多列出 6 個)  [列出所有回覆]
    ㄚ熊 發表於: 2010/12/18 06:57pm
    b大這個人光說不練,死都不肯貼圖,
    我想大家以後不要跟他對話就好了,
    其實腰水盤約1~2公分的水是可以養魚的,孔雀魚或大肚魚,
    但是藻類會更多,因為魚會大便!!
    我就養過2年多了,冬天大部分的孔雀魚、大肚魚都會冷死(台北)
    ................................................................
    這是我用孔雀和大肚魚雜交出來的魚,
    希望用大肚魚的耐寒性繁殖出不用加溫棒就可以過冬的孔雀,
    現在等冬天過了,如果還有活口,就再用孔雀雜交。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在新視窗瀏覽圖片


     
    vn513165 發表於: 2010/12/17 11:56pm
    教主 辛苦了  留一些力氣 在蝕癡會吧  !  

    別把時間都留給這位仁兄啦      

       最好是他家的蝕蟲 都腰水  還養很多魚  

     
    美研所葉巧克 發表於: 2010/12/17 10:22am
    哈哈,眼睛好花,
    可以開『食蟲植物版 -腰水生態區 -魚類篇 -孔雀魚』了,

    應該會有更多很專業的前輩有興趣參與討論。
     
    csyin 發表於: 2010/12/17 08:49am
    我主要反對的是"食蟲植物", "腰水", "魚"三種共存,
    若是"水生或溼地植物", "腰水", "魚"三者共存,
    我所反對的是"腰水"和"魚"的可行性,
    因為在食蟲版的"主觀"當中, "腰水"的容器是淺水盤不是深水盤.
    要用深水盤來養食蟲植物當然可以,
    但前提是種什麼食蟲植物, 例如陸生狸藻, 瓶子草皆可高腰水,
    但這次討論到的腰水問題是從捕蠅草開始的,
    捕蠅草的慣例是淺水盤, 用這樣的淺水盤若無其他裝罝補水,
    就不能養魚.

    當然你引述的連結這樣的做法用魚缸當作深水盤,
    使得魚和水生植物皆能共存是無庸致疑的, 這種做法我早已看過實體.
    但若把影片中的水生植物全換成食蟲植物,
    是否魚還能養在裡面就仍有討論空間,
    就經驗來說是不太可能做得到的,
    除非你有提出某種合理的解決方案才可能行得通.

    另外附帶一提的是,
    這個影片的植物栽培方法,
    便是之前我說某位大大大說的,
    他反對做食蟲造景缸是因為在維護上非常困難,
    但他建議若要做"魚缸"+"食蟲植物"這樣的栽培方式,
    便是如該連結影片的做法,
    食蟲植物仍是一盆一盆放在魚缸中,
    魚缸只是當作"水盤"兼作"溫室",
    如要美化, 則採用活水苔或其他適當材料用"遮掩"的方式,
    遮住花盆而已.
     
    bagelpony 發表於: 2010/12/17 05:23am
    先澄清一點,教主,
    我說"自己生出來"並非說教主自己生出來的,
    這是閩南語的習慣用法,表示憑空發生或沒人知道他怎出來的,
    這點請別介意,

    另外,生物過濾我了解,但生物過濾"器"讓我以為是有形的。
    這點看法一樣,

    至於paludarium的例子是我提出的,
    但他適不適合養魚、有沒有藻,是你提出的議題,
    提出例子不等於議題,例子的重點是存在,
    如果你認為這例子你無法接受,
    那後續pal.的用法我想我們大概不會有交集無須再論,
    (雖然我嘗試的結果,90cm高缸近燈處高溫約32度)

    你無法接受pal.是植物腰水和魚共存的例子,
    那我們看別的例子好了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PPKZxeBHQA
    植物腰水和魚共存,約5cm深且剛好是孔雀,
    似乎也有不想腰那麼深而墊高的植物存在,

    請注意,舉例只是在證明有植物腰水和魚同時存在之例子,
    以說明"植物腰水=室外容易乾的淺水水盤"本身是個不正當連結,
    重點是例子事實存在,不在管理難易度,
    我也不想幫這種管理方式背書

     
    csyin 發表於: 2010/12/17 00:44am

    下面引用由bagelpony2010/12/13 01:32am 發表的內容:

    教主,感謝您承認孔雀魚和食蟲水盤是自己生出來的,
    幫我省下很多來自其他人的麻煩,
    但focus在paludarium可能是又一次,這次我第一時間提出沒問題吧,


    這你最好得自己查證到底是誰先開頭的,
    我從頭到尾都一直反對水盤放孔雀魚,
    怎麼可能會故意放出這個議題來呢?
    而你也有趣, 若覺孔雀魚和水盤的議題很無聊,
    那為何耗費那麼多的時間在這裡?
    早就該停了.


    下面引用由bagelpony2010/12/13 01:32am 發表的內容:
    貼那兩個paludarium連結做例子,
    只是舉証你把食蟲腰水=食蟲水盤=淺水容易乾這樣無條件連結是有問題的,
    當上述的某一個等號不存在,就並非難以養魚了,

    怎又成了
    paludarium的除藻問題?
    paludarium適不適合養魚?
    paludarium適不適合食蟲?
    這下子我又變成了paludarium倡論者了嗎?
    到時候某C又說: "你的pal理論完全用不到!!!",  ,



    paludarium能不能養食蟲, 放魚, 放除藻生物通通是你自己講的, 請見以下內容吧:

    下面引用由bagelpony2010/12/10 11:40am 發表的內容:
    老外常用terrarium、paludarium養食蟲,難道就不可放魚或其他除藻生物?
    例如http://home.wanadoo.nl/v.a.kroon/terracom/main.htm,
    這樣的環境,不能放魚和除藻生物嗎?
    或是http://home.wanadoo.nl/v.a.kroon/terracom/main.htm,






    下面引用由bagelpony2010/12/13 01:32am 發表的內容:

    ----------------------------------------------------------------------------------
    不過要置換成這幾個議題我個人是蠻有興趣的,
    因為我的第二個vivarium就是想這樣搞並以濕地食蟲為主角,
    您說生物過濾器,可能得先解釋一下何謂生物過濾器,
    很多paludarium甚至是沒有過濾器的,但大都會流動循環,


    你大概認為過濾器必須是"有形"的才叫過濾器吧!
    我知道很多人的vivarium沒有設置過濾器,
    只有藉由抽水馬達讓水打到高處再流下來, 讓附著的植物得以得到供水,
    但是只要有水流過的地方, 就能長出微生物,
    所以整體可以視為生物過濾器.
    但像這種只有水循環而沒有"有形"過濾器的vivarium,
    裡面的動物就是必須非常少,
    如果想要放多一點動物就一定要外加"有形"的過濾器才夠.
    但不管怎樣, 一個成功的vivarium本來就不應長藻,
    或只長非常少量的藻,
    所以完全不需考慮同時放入食藻生物.


    下面引用由bagelpony2010/12/13 01:32am 發表的內容:

    1. 先說Paldarium適不適合食蟲?
    我認為這議題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
    也就是將Paludarium形式跟室外日光栽培作比較,
    正如同教主用室內人工光源養毛,是為了得到比室外栽培更好的結果,
    paludarium和教主室內養毛同樣的控制項為何?--光照度與溫度,
    因為當原生境需要高光卻又害怕高溫的前提下,
    人為環境控制是合理的選項,比放在室外陽光栽培簡單的多,


    我用人工光源的目的, 是因為我沒有那麼大的戶外空間,
    所以不得不往室內發展, 並不是說室內的人造環境可以比戶外來得好.
    我記得我應從未講過這種話, 請仔細看我的網站及部落格.
    當然, 使用改造冰箱來種怕熱的品種, 效果絕對比放在戶外來得好.

    Paludarium適不適合養食蟲,
    這種東西至少在台灣來說不是件簡單的事,
    之前就有一位在版上你最敬愛的大大跳出來反對大家搞食蟲缸,
    他的理由大致上是說因為強光導致的高溫很難解決.
    既然會有難度, 就很難說是"適合"吧?
    總不能因為人類科技能輕易解決, 就表示"適合",
    雖然說放個冷氣或用冷水機就解決,
    但這絕非是常態的作法, 已經超出多數人的能力, 故不能當作"適合".

    否則, 若你對於"適合"的定義就是人類科技上做得到就算數,
    那給我無限制的預算, 我就能在沙漠或南極幫你搞出成功的食蟲缸.


    下面引用由bagelpony2010/12/13 01:32am 發表的內容:

    所以G大提出夏天用黑網遮蔭但把日照時間拉長為全日照,
    至少這跟我的經驗是吻合的,
    但我認為室內環境控制是更主動的選項,


    把"日照時間拉長為全日照"?
    這更奇怪, 既然種在戶外怎麼控制日照時間長短?
    難道有人有辦法控制日出日落嗎?


    下面引用由bagelpony2010/12/13 01:32am 發表的內容:
    2. 藻類問題,有人說過paludarium不生藻?
    沒有,我反而說有光、空氣、水就會生藻,
    我不知道教主在說什麼魚被餵食,排泄物生藻,
    餵食本身又是錯誤的前提假設,

    草缸之所以餵食係因為草缸裡結合了自己也想養的觀賞魚,
    例如短鯛、燈魚...這些觀賞魚往往不是以藻類做主食維生的魚,
    是以我們需要餵食,
    若只是為了除藻,並不需加以餵食除藻生物,除非除藻生物放太多,
    我的草缸就沒有觀賞為目的魚,
    只有食螺魚控制蝸牛,只有除藻蝦控制藻類,而我也沒加以餵食,

    若比較室外栽培與paludarium,
    顯然反倒是室外比較難控制魚吃到蚊蟲等額外營養來源,
    教主說沒有藻不是除藻生物的功勞,
    我覺得高光前提下當然不存在"沒有藻",
    而除藻生物只是環境控制項目之一,沒人期待單靠他們達到"沒有藻",
    正如草缸放蝦也不期待"沒有藻",而只是分攤我們的維護管理勞務,

    不放自然也可,
    而我只是說paludarium此前提下"可"放,
    以說明直觀連接到食蟲水盤所以武斷提出"不可"養魚的問題,
    並不主張必放,



    你提出這麼多的解釋只為了說paludarium可放除藻生物,
    所以同樣道理食蟲水盤也可放除藻生物...
    這種邏輯是很牽強的.
    養食蟲用的水盤在慣例上是很淺的,
    會用到深的可稱為水池的非常少見.
    我不太讚同用"特例"來作為論點.
    你也是一直被我質疑淺水養魚的可行性之後,
    才改口說用水池養魚及食蟲.


    下面引用由bagelpony2010/12/13 01:32am 發表的內容:
    3.paludarium適不適合食蟲,食蟲缸難度?
    某大大反對paludarium、terrarium養蝕所以呢?
    youtube上就有千千萬萬的paludarium、terrarium,甚至有orchidarium,
    (orchidarium的理想程度我比較保留,因為要促使蘭開花常需要低溫刺激,而我想多數人養蘭是為了花),

    為何都是老外在弄?
    因為溫帶國家冬天更需環境控制,所以他們早有此觀念,
    而國人貌似視為畏途,
    但如教主食蟲水盤+人工光源,不就是一樣的環境控制想法,
    甚至教主室外栽培區所用的自動補水也是,
    (所以水淺會晒乾竟出自教主之口,OMG! 反串文?  ),

    斷言paludarium做不到,那我們家melson怎做到了?
    差別在管理方法,不在食蟲水盤比paludarium好,
    (對照一下P大說您的陶盆主張那段,差別在管理方法不在陶盆不好),
    若用市售水族箱做前提,那我也舉雙手雙腳說不好管理,
    因為通風、排水皆難以管理,

    而melson另一個沒有沉水馬達的缸為何失敗了?
    靜水域腰水又不時常做清潔者可以去比較一下這兩者,
    並留意我此串中回教主水體擾動那段,

    總結以上,我認為這跟"栽培文化"限定我們的思維模式比較相關,
    不管是pal.適不適用食蟲或食蟲腰水直觀的連結到淺水盤,
    都是我們在本地慣見的栽培文化的既定印象,


    youtube上就有千千萬萬的paludarium、terrarium,甚至有orchidarium不代表什麼,
    請先找出個"carnivoarium"的範例再說吧!
    我家的自動補水盤也是個特例, 你先看看版上用腰水的有多少人也是這樣做吧!
    我家的水盤也有人工補水的, 而且因為沒有勤奮監視水位,
    所以水盤經常乾掉.
    melson又做了什麼? 我一點也沒印象, 請引用連結吧!
    那些水陸缸為何都是老外在弄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他們那裡的氣候正適合那樣做,
    他們那裡冬天冷, 在家裡做個缸子養植物本來就容易保溫保溼,
    夏天雖然氣溫較高, 但氣候乾燥, 只要稍微通風就能降溫.
    在台灣要搞好水陸缸很難, 關鍵就在降溫,
    降溫也本來就比加溫難做,
    所以台灣搞水陸缸搞得好的很少, 這不是文化問題造成的.

    最後, 不管是栽培植物還是養殖動物, 都要因地制宜,
    你住在哪裡, 氣候怎麼樣就養怎麼樣的生物,
    而不是隨意在網路上找個國外的範例說"瞧! 外國人都做到了, 台灣人為什麼做不到?"
     


    © 中文版權所有: 塔內植物園 繁體版權所有: 摩尼網
    程式版權所有: 雷傲科技  程式翻譯:auron 版本: LeoBBS X Build041101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言者個人意見,與 塔內植物園 立場無關